第二十一级,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的在位时间定位于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前1192年。先不说这个年份确定的是否合理,但就是武丁在位58年,这个时间就商鞅在位58年,那武丁的真实寿命肯定是更长的。

我们现在考证的汉朝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唐代的平均年龄也刚刚达到29岁。在唐朝以前的2000多年,人类的寿命会超过60岁吗?而且60岁还仅仅是武丁的及格年龄,因为武丁不可能两岁就登基了。

商朝究竟有多可怕(世界未解之谜-商朝那些事)(1)

可能有人觉得唐朝以前2000年的环境会比当时的唐代更好,温度湿度也更合适,也没有雾霾,所以武丁的寿命超过60岁也是可能的呀。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啊,这样的环境论也是可能成立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今天的主角儿武丁的老婆妇好,关于妇好史料中有很多的记载。只不过,无论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传统史官史论,还是以我们现代手段的观点,对古代历史的分析。这个妇好都是非常神奇的存在。

作为武丁的妻子,也就是一国之后,按照我们现代的理解,妇好应该是陪在武丁的身边,毕竟是夫妻嘛,总是异地分居的话,早晚要出问题的。可是这个妇好就恰恰不在武丁身边,更多的时候是呆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对你没听错,作为王后的妇好,她居然有自己的封地。这一点呢,已经刷新了我们对于历史的三观。

要知道,中国古代拥有封地的都是皇帝或者天子的直系后代,即便是贵为皇后,也是不能离开皇帝的,更别说封地了。不仅是封地,死后的妇好还有自己的庙号“辛”。要知道庙号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有,妇好居然有自己的庙号。

这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武丁娶了妇好还是妇好要了武丁。除了封地庙号之外,妇好还可以统领军队,对商王后已经不能满足了,还要统领全国的军队,还要亲自指挥对外战争。甚至是武丁都要按照妇好的意图作战。

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曾派遣妇好北讨土方,东南伐夷,西拜八军为商王朝是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妇好统帅最多的兵力达到了1.3万人。按照我们今天的推测,这样的军力几乎是整个商朝兵力的一半儿,妇好带领着举国一半的军队抵御前来侵犯的鬼方,并且大胜而归。

更让人惊讶的是,妇好还是一位军事天才。在妇好与巴军的战斗中,妇好率先小小伏兵,又使巴军进入埋伏圈儿。待武丁正面发起攻击之时,妇好率领军队从后面伏击,前后夹击,大获全胜。关于这场战斗的描述,也是世界公认的战争史上最早的伏击战。拥有如此众多传奇的妇好,即便在死后也依旧继续着传奇,这个方面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妇好的丈夫武丁为妇好举办了冥婚,而冥婚的对象还是武丁的父辈和祖父辈,把自己死去的妻子嫁给自己的父亲和爷爷还不止一次。这样的操作历史上还谁有啊,说回我们的现实,就这么传奇的一位女性,居然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发现了她的墓地。

商朝究竟有多可怕(世界未解之谜-商朝那些事)(2)

1975年冬,全国兴起了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安阳市小村村的西北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港地便成为了被平整的目标。因为附近经常出土一些文物,于是在平整土地之前,先要确定一下这片高港是否存在古代遗迹。

于是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商量,决定先对这片土地进行钻探,这一钻就不得了了。刚刚钻透耕土层就出现了文化层,而且让人惊叹的是,居然在文化层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夯土层出现了夯土证明,这下面是一座墓地啊。

根据墓地规模和周边的初步勘测,认为这座墓属于商代,而且规格非常高。从完整程度上判断,盖木没有被盗掘过。工作人员将这一情况报到了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获得批准后,1976年开始全面发掘。于是震惊世界的商代妇好墓横空出世。成为了1976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

之所以称之为妇好墓,是因为墓中出现了很多刻有妇好字样的青铜器,所以认为这就是妇好墓。该墓一共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我们认为这些数千枚海贝是比较新奇的东西。学者们认为,根据这些海贝的考证,海贝是产生于我国台湾,南海,我们认为这反映了商王朝与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极重要的证据。

但是问题来了,要知道,以河南安阳一带为核心的商王朝,是如何跟我国东南沿海取得直接联系的呢?从河南安阳到东南沿海,少说也有几千公里的距离。

在生产力极为原始的时代,人们如何翻山越岭,到达海边捡海贝再返回来呢?为此,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妇好墓发现的遗骸,在妇好墓内,一共发现了十六个人的遗骸。其中十二个骸骨经过鉴定,属于高加索人种,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白人。

这么一来呢,就大大超出我们的认知,几千年前的中原地区居然会有白人,而且这些白人还会被殉葬,这让我们百思不解。关于这一点有一些解释,甲骨文记载妇好带领军队南征北战,将商王朝的版图扩展到最大,这些白人极可能是跟西域战斗中俘获的。

这么说,确实有一些道理,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已制品。经过鉴定,这些已制品就来自中国的西域地区。但是这还是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西域会有白人,中原地区的商王朝为什么会有白人,而且还要殉葬呢。

目前学术上认为,白种人分布虽然广泛。但在亚洲大陆上也仅仅限于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要在几千年前跨越帕米尔高原和河西走廊,进入到中国内陆地区。能做到这样的几率有多大?

同理,以商王朝的实力又有多大的激励,能够向西到中亚地区与他们发生战争,并且俘获白人回来殉葬。除去这些白人的遗骸,整个妇好墓最大的谜团就是妇好的遗骨,并没有被发现。对,你没有听错,这座妇好的墓,居然没有发现妇好的遗骨。

关于妇好遗骨的问题,我们有一个更加玄幻的解读,想要听呢就关注我,我们继续来聊一聊,可以容纳封神演义的商王朝。

作为这次考古妇好墓发现的最大的疑点。妇好的墓中居然没有妇好的遗骸。这一点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按照逻辑来分析,没有妇好的原因可能只有两个,要么这不是富豪的墓弄错了,要么就是有其他原因导致了遗憾的消失。

咱们先说第一个这个商代墓,被发现之后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墓主人,只不过商代那个时候留下的文字很特别。按照我们通常的认知,商代的文字是甲骨文,当然了,我们之前也说过。甲骨文是不是商代的文字和商代距今的具体的年限都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这里呢我们就不继续说了,我们暂且就认为甲骨文就是商代的文字。

只不过甲骨文和我们古代到今天所用的汉字区别很大,而且也没有系统性地保存在一起。所以呢,并不是每一个甲骨文都被发现了,每一个发现的甲骨文都能确定是什么意思。现今阶段对于甲骨文的认读,我们普遍采用某一位学者的观点。而这个学者呢,我比较讨厌他,所以就不提他的名字了。

而确定甲骨文对应汉字的过程,我认为十分的扯淡,感觉更像是谁资格老,谁职位高,谁就说了算。所以这位学者曾经在甲骨文研究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学术毕竟是学术不严谨的,学术结果必然会被推翻。

之前我们介绍过青铜器的时候说过,说到过司母戊方鼎,但是有很多朋友就给我留言,说这个鼎已经改成了后司母戊方鼎了。这个司已经被推翻了,但是我们之所以还要继续称之为司母戊方鼎,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改正的结果有些牵强。

而且学术界对于甲骨文解读也从来都没有意见统一过,所以就没有改以先入为主的观点,继续称之为司母戊鼎了。如果有一天彻底破译了甲骨文和古代文字,那么我们就一定重新改正错误。

商朝究竟有多可怕(世界未解之谜-商朝那些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