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后宫自皇后为首的诸妃嫔以及还未成年皇子都住在紫禁城。清兵入关之后,就居住在明代北京皇宫,清朝初期皇帝即住在乾清宫,这是按照明朝的旧例,明朝有十四个皇帝都是住在乾清宫。乾清宫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首殿,在乾清门内,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顺治帝、康熙帝均在此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日下旧闻考》有“乾清门之内为乾清宫,皇帝召对臣工,引见庶寮皆御焉。宫广九楹,深五楹,正中设宝座,左右列图史璇衡彝器。”

清朝皇帝皇后在哪里(清朝皇帝皇后妃子住什么宫)(1)

值得一提的是,乾清宫也是清代大行皇帝停灵之处,另外雍正朝后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密旨也是藏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下。雍正初亦居于此宫,之后移居养心殿,此后清代列为皇帝都在养心殿起居,该殿西暖阁“三希堂”则为处理庶务之所,一直到清亡。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在此殿。

坤宁宫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的坤宁宫按满洲旧俗正门开在偏东位置(或与游牧族东向拜日信仰有关),并将该殿扩大。其西暖阁被改为祭神场所,冬暖阁即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均在此大婚。清朝时期,真正在坤宁宫中住过的皇后就只有几位,分别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等。

清朝妃嫔们按等级分别居住在其他的宫殿中。比如西六宫,即故宫后三宫西侧的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著名的慈禧太后在为兰贵人时即在此生下同治帝。另外西六宫中咸福宫一般是品位较高的皇贵妃的寝宫,乾隆帝晚年也曾居于此处。与此相对,后三宫东侧为东六宫,即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康熙皇帝就生于景仁宫。承乾宫原来是东宫贵妃的寝宫,但清朝皇后一般都是不住坤宁宫,而是承乾宫。钟粹宫也曾住过皇后。另外康熙出生的景阳宫后来在顺治朝被改为藏书之地,后殿被辟为“御书房”。

而清朝皇子们的住所,皇子出生后多随生母居于东、西六宫,直到五、六岁时,离开生母寝宫,居于乾清宫东西侧的东、西五所。成年受封后,再由内务府在宫外分配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