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1)

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彰显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2)

关于报告的基本情况,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报告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党中央进行了两轮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达到4700多人,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意见达850多万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必将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利于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

报告从16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有6个方面:

一是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是新时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经过十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锤炼,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得到消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的面貌和气象发生深刻变化,对于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是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年来,我们举全国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受惠的好时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十年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有效应对外部势力在台湾、香港、新疆、西藏、南海等方向的挑衅破坏,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五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十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六是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彰显。十年来,我们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两个结合”是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3)

关于报告中的理论创新方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介绍,二十大报告的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这次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第一个,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一直强调并坚持的,是中共百年历史中一条最宝贵的经验,也是我们党事业不断成功的法宝。在报告中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个结合是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结合,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第二个结合必将使我们党的理论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获得无比充沛的思想文化资源,也必将使我们党的理论更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扎根于亿万人民的心中。

这次报告还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展现了的人民立场情怀、民族自信自尊、守正创新的勇气、强烈的问题意识、全面系统的观念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4)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介绍,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8.1万元。与此同时,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1.91%提高到2021年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这些都说明,我国发展质量正在逐步提升。

这次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同时,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主要有:

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创新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同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改革要活力。用好“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和保护各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5)

关于法治建设方面,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关于法治建设地位作用、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阐述,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遵循法治之“纲”,这个“纲”就是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法治建设总体要求。报告阐释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全局工作中的坐标定位,明确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二是强调立好法治之“规”,这个“规”就是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工作,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三是强调紧扣法治之“重”,这个“重”就是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只有政府带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国家才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发展。我们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四是强调凸显法治之“要”,这个“要”就是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我们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五是强调夯实法治之“基”,这个“基”就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6)

关于党建方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介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分量很重的部署,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4个突出”:

一是突出党的自我革命。报告充分彰显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围绕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针对性强的任务措施。

二是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报告提出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统筹布局、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三是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报告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建设第一项任务加以部署,彰显了新征程上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四是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报告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同时要求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和制度的规范作用,让二者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未来五年我们这样干)(7)

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介绍,报告要求全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第一,围绕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报告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落实。这就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第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报告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强化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保障,要求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突出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十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1万件,党纪政务处分68.3万人。报告再次警示全党: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必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抓住反复出现的“四风”问题,抓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特点深化整治;必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问题发现即查,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第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最大的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报告深刻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更加注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更加注重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代言人、代理人;更加注重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更加注重健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实录、图片来源 |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