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这首《龟虽寿》,完美地诠释出了一代枭雄的雄心壮志。也正是这首著名的诗句,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在暮年发光发热,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开国上将陶峙岳,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典型代表。他以90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

陶峙岳,国民党起义将领,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他于1892年9月18日生于湖南宁乡市仙凤乡,6岁入私塾读书,12岁考入长沙城南师范附属小学。两年后毕业,又考入求忠中学,一年后投笔从戎,进入湖南陆军小学堂。辛亥革命时期,陶峙岳赴武汉考入陆军第三中学,后到北京北苑陆军第八师受入伍训练,充任军官递补生。1915年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不久升任湘军第一师上校团长。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

北伐战争期间,陶峙岳将军率军英勇作战,勇挫敌军,晋级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第3旅少将团长。1927年会攻南京,陶峙岳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第3师副师长,代理南京卫戍司令,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陶峙岳历任国民党第8师24旅旅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和对中央苏区的历次“围剿”。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

抗日战争爆发后,陶峙岳担任第76军军长兼第8师师长,积极拥护“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亲率大军开赴抗日前线,是有名的抗日将领。淞沪会战中,陶峙岳率军由陕西经河南驰援上海,但苦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策略,淞沪会战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大上海成为一座东方不设防的城市。在之后的抗战岁月中,陶将军一直坚守抗战必胜的信念,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

抗战胜利后,陶峙岳将军虽然想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但苦于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他一度陷入思想的低潮,意志消沉,情绪低落。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发生伟大转折的一年,也是陶将军重获新生的一年。当时陶峙岳担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9月25日,陶峙岳在新疆率部通电起义,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热烈欢迎。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

1949年12月,新疆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隶属于第一野战军,陶峙岳担任第22兵团司令员。1954年新疆建设兵团成立,陶将军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领导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戈壁,挥汗荒原,创造出在戈壁滩上种植棉花、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造城市等许多奇迹,使新疆逐渐走出落后贫困的古道,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1955年开国大授衔,陶峙岳被授予上将军衔。

烈士生平事迹简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实践。”陶峙岳将军一生最大的信念就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再创辉煌。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的这一愿望被拖延了好多年。1982年9月,陶峙岳上将以90岁的高龄成功入党。陶将军闻讯后激动不已,叹道:“伟哉共产党,饮水必思源。四化又长征,追随幸有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