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章丘城子崖遗址附近焦家村发现的“焦家遗址”,考古人员2016-2017年在对其发掘研究中发现,当时流行一种异俗,直接改变人头颅的形状!
前面提到,焦家遗址出土墓葬的规格是较高的,一是在215座墓葬中,使用棺、椁葬具的超过60%,使用棺椁葬具被考古界视做“高等级墓葬”的标配。焦家遗址墓葬中使用棺椁的情形属于首创,在全国同时期墓葬中极为少见。二是其中104座都随葬有不同数量、等级的玉器,更证明墓主生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使用的生活玉器
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
譬如在大型墓葬m152号,这是一个土坑竖穴墓,墓口长4.4米,头端宽2.65米,面积达到11.66平方米。它的葬具为两椁一棺,墓主是一个老头儿。陪伴他的有39件随葬品中,陶器27件,出土时少量涂满彩绘,多数陶器位于棺椁之间或内外椁之间,像陶鼎、杯、壶、豆以及高柄杯等。放在墓主身边的器物,多为玉器,像玉指环、玉铲、玉钺。另外,还随葬了两件龟甲器——别小看后面的器物,在远古时期,龟甲器具有特殊功用和色彩,预示持有者拥有某种统领地位。另外,墓葬中还随葬有牙雕筒、獐牙勾形器、獐牙等骨雕器,这些在其他地域或文化遗址中也是不大常见的。
龟形器
大汶口文化焦家遗址中,还有一些比较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先民的一些特有的信仰和风俗,包括头骨人工变形、拔牙、口含小珠等。
先说第一样头骨变形。考古发现,人工变形头骨是大汶口文化居民中普遍存在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北辛文化,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时期。一般来说,男性变形率高于女性。头骨变形的突出特点是,头骨的枕部变的不再那么凸出,弧度变得相对较平缓。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形可能是墓主长时间枕在硬质器具上,导致脑后枕骨位置扁平。
此次山东博物馆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中,特地辟出一个展柜,并排展出两件古人的头盖骨,证明这些异俗。其中左边的一只头盖骨,其后脑枕部明显凸出,与今天常人无异;右边这一具,同样的部位就变得相对较平,乍看上去,与前者就像不是一个人种。参观到这里,很多观众心中会疑窦丛生:右边这位是怎么把头型变成这个样子的呢?实在是令人费解。可以想象,改变头骨造型或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否则哪有这么大的变化。
位于右侧,脑后枕骨弧度明显减小
位于左侧,脑后枕骨弧度较大
实际上,人工干预头型的事情,现代人也一直干。譬如,有的父母相信在婴幼儿成长时,可以把小孩的头型睡圆或睡扁。这个道理,看来早在5000年前济南的先民们就懂。
中国古代最被人熟悉的人工干预身体行动,要推明清时期令人发指的“裹脚”,将好端端的脚掌人工变形成“三寸金莲”。
另外比较好玩的是拔牙的习俗,而人工拔牙则是大汶口文化居民的特有习俗之一。
拔牙的年龄一般选在13-21岁的青少年、青年时期,其男女性别比例差别并不明显。拔除的通常是上颌的一对中门齿,侧门齿和犬齿。其中,又以拔除一对侧门齿的现象最多见。有时上颌下颌一起拔。牙槽在拔牙之后,保留的非常齐整。相关研究认为,这种拔牙的习俗是远古先民们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已婚的标志之一,对外宣示:本人已婚,他人勿扰。
哎呀呀,真不知道这些老祖先是咋想的,结个婚就就把好好的牙拔去,非得露着豁口才可。在山东博物馆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上,展出的两具头盖骨,牙齿非常平整,经过5000年的地下掩埋,牙齿已经玉化,显出玉石的光泽。从牙质看,纯白整齐,坚若玉石,似乎非常善于咀嚼。
大汶口文化“焦家人”还有个奇怪的风俗,就是口含小球,小球有的是石球,有的是陶球。
这种特殊风俗,在当时居民中比例不高,而且含球的多为女性,以含石球居多,陶球儿比较少见(可能是怕陶球含化了掉渣吧)。小球直径一般在1.5-2厘米,在口腔内来回滚动,造成颚骨球面膜磨蚀至变形。考古发现,被磨蚀的程度随着主人年龄的增大而不断的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