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奶粉企业中国飞鹤(06186.HK)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收益为9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2%;毛利为65.37亿元,同比减少22.7%;溢利(净利润)为22.72亿元,同比减少39.7%。

飞鹤历年净利润(上半年净利下降近四成)(1)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对于收益变动原因,中国飞鹤解释称,一是由于中国出生率下降;二是公司于2022年实施了“新鲜”战略,进一步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保持货架产品较高新鲜度,并且对分销渠道之整体库存水平实行更严格的控制。

而对于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中国飞鹤表示主要因为经典星飞帆产品收入下降、集团销量减少导致单位固定成本上升及集团毛利率减少。

飞鹤历年净利润(上半年净利下降近四成)(2)

↑截图自中国飞鹤半年报

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认为,飞鹤体量很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比小体量的奶粉企业更大。同时,此前中国飞鹤存在流通渠道货价混乱的情况,直到4月积极调整货价情况才有所好转。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流通渠道货价混乱主要是指奶粉不同渠道价差大、同一渠道价格忽高忽低的情况。在小红书上,有用户曝出相同规格的产品,价差可达上百元。

而流通渠道货价混乱的原因,与国内奶粉行业的常见销售模式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有关。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内奶粉行业的厂方与经销商每年会提前约定年任务量,为了业绩增长,厂方会逐年提高经销商的任务量,这便导致经销商会积压不少货。有知名国产奶粉代理商仓库里叠满9层高的奶粉箱子,2022年6月底还有约3个月的库存没有消化。

当经销商积压过多,想方设法卖货时,就可能会出现优惠活动过多、价格混乱甚至窜货等问题。据华西证券的消息,2020年,澳优(01717.HK)旗下品牌佳贝艾特因渠道囤货遇到渠道窜货问题,随后澳优便开始控制发货降低渠道库存。

中国飞鹤启动去库存的“新鲜”战略或有对上述原因的考量。而新国标即将实施,去库存也成为奶粉企业纷纷在做的事。

中国飞鹤从今年4月开始减少对高库存经销商发货,以降低渠道库存为其减压。而所涉及的产品,从财报内容看,高毛利产品星飞帆系列代表之一,其销量、收入所受影响也直接波及了中国飞鹤整体的收入和毛利率。

后续中国飞鹤的业绩是否会随着新战略的实施逐渐稳定下来,业绩再次起飞?有待时间来检验。但投资者们似乎不太看好中国飞鹤的续航能力。截至2022年8月31日上午,飞鹤市值已从最高峰下跌了近3/4。

飞鹤历年净利润(上半年净利下降近四成)(3)

↑飞鹤的市值下跌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张露曦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飞鹤历年净利润(上半年净利下降近四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