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为了要活着,就得吃饭、睡觉,让身体保持正常状态。为了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快乐一点,人还要不断努力,通过学习、工作,赚到足够的钱,维持生活水平,维护人际圈子,还要繁衍后代,让生命得以延续。

看起来好累的有没有?人看似做出的决定都是自主意识思考和选择的结果,但这些真的是自主意识的选择吗?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是掘地蜂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讲了一个故事。

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1)

科学家对一种名叫掘地蜂的蜜蜂进行了研究,发现掘地蜂有一个生活特性。它会在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存好多粮食,然后把孩子生在洞里。

掘地蜂每次把食物拖到洞口时,都会先停下来,进去查看一番之后,它再出来,把食物拖进去。

从掘地蜂的行为上看,这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表明掘地蜂具有观察、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具有高度思维智能的体现,这让科学家感到震惊。

于是科学家继续做实验,等掘地蜂进洞以后,把食物移远一点。结果掘地蜂出来找到食物以后,拖到洞口,仍然会停下来,重复进去查看一遍之后,才会出来把食物拖进去。

科学家重复了40次,发现掘地蜂永远重复着这一动作。

科学家终于恍然大悟:掘地蜂不是有智能,而是基因里有一套模式,控制着它这样做。

由此科学家提出一问:“你凭什么确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人的行为到底是自由意志决定的,还是基因决定的?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99%的行为,都是基因的自发式反映。也就是说,我们都是掘地蜂。我们的行为看似是自我意识做出的,本质上是受基因控制的。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得出结论:基因是决策者,大脑是执行者。我们的存在是为基因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基因制造副本。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基因想要让人活着,好传递基因的副本。

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2)

生命的源泉

既然是基因决定要人活着,人在漫长的人生中要是突然想罢工怎么办?假如人莫名其妙不想吃东西了,停止进食,就会饿死。于是基因进化出了一套奖励机制,只要人完成了任务,就给点甜头,让人感到快乐。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就是多巴胺,而想要快乐的念头就是欲望。

人见到美食就流口水, 看到美女也流口水,这都是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让人对美食和美女感到快乐,保证了人的生存欲望。

佛陀说,人产生烦恼的根源就在于欲望。欲望本身是想要追逐快乐的,但是一旦落空,就会产生烦恼。

仔细想想,人的一生,追逐的那些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豪宅香车美女,说到底都不过是为了一个目的:快乐。

既然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快乐,那么只要能给人带来快乐,就是最大的价值,人绝对愿意为了快乐买单。

这无意中揭示了财富的密码,贩卖快乐最赚钱。

想想看,世界上什么生意最赚钱最暴利?那一定是能让人一直爽下去的生意。

既然多巴胺能够让人很爽,那多吃点多巴胺是不是就能一直爽下去呢?

人体进化到现在,已经变成精密且复杂的机体,会自动平衡。首先多巴胺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不管是吃、还是注射多巴胺,多巴胺都不能进入到大脑的神经网络里去,起不到作用。

其次,多巴胺并不是多多益善,一旦过量,对人体有害,特别对心脑血管刺激很大。曾经有新闻说有人打麻将,突然胡了一把“十三太保”,结果一高兴反而猝死了,这就叫“乐极生悲”。

典型的如毒品,刺激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大脑一直处于兴奋和高负荷状态。等到药效过后,多巴胺状态会迅速降到平均值以下,称为负多巴胺状态,人会感到空虚,非常难受,只有再次吸食,才能恢复。这就称之为上瘾。

所有导致人上瘾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多巴胺在捣鬼。被欲望所控制,人就成了多巴胺的奴隶。

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3)

亦敌亦友的多巴胺

多巴胺分泌的感觉妙不可言,让人浑身充满了力量,是一种觉得很快就要获得奖励的期望。这时奖励还没有到,但这种期望已经让人兴奋和激动,是看不见的驱动力。

在鹅厂出品的网络游戏《使命召唤手游》里买过一把武士刀。游戏里人手一把机关枪之类的武器,组队互相厮杀。武士刀在手,沾上死,挨上亡,威力巨大,却必须要花钱才能买得到(氪金)。

游戏让你乖乖花钱的方式很巧妙。武士刀是藏在十张卡牌里的,每次抽奖机会都要充值。第一次只要6元,第二次就要30元,之后越来越高。在前几次抽中的概率极低,基本上要到最后几张牌时才有可能抽中。最终是花了三百多才抽中。

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4)

如果一开始游戏中标价三百多一把武士刀,几乎不会有人去买,这样搞个套路下来,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赌徒困境”,乖乖地掏出大量的金钱,仿佛鬼使神差一般。这跟以前路边摊套圈圈类似,都是把多巴胺研究透了的人专门搞出来的套路。

所以说目前中国的游戏很难做出3A大作来,游戏公司背后的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人性的弱点,故意针对玩家设局,想方设法从玩家兜里掏钱。你以为是在玩游戏,殊不知是游戏在玩你。

即便有天才的“首席引擎程序员”,怀着做国产3A游戏的理想,仍然被无形的手逼到绝路,实在是可惜。

真正的3A大作,是视觉的盛宴、灵魂的洗礼,能给人以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就像看电影一样,亚历士多德称之为“净化”作用。相比而言,那些氪金至上的网络游戏就是一只丑陋的、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

多巴胺还有个缺点,就是消退得快,俗称“一时之快”。有没有发现,当很想很想要一个包包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是茶饭不思、坐立难安。可是真正包包到手之后,那种快感却并不能持久。之后就要更大的刺激,才能分泌多巴胺。

也就是说,当奖励真正发生的时候,多巴胺迅速消退,反而不如当初那么让人兴奋了。

因此,心理学家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出,要想获得更多的快乐,就应该延迟满足。

那些立刻能得到的满足,称为即时满足。这种满足当然也是快乐,是即时享乐,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取,来得快,去得也快。

延迟满足,却能让人获得长远的成长、实现成功的目标。经过长期努力达成目标,获得奖励时的多巴胺比即时满足要高得多,快乐得多。

还是拿打游戏为例,游戏的关卡都是精心设计的,打完一个BOSS,马上获得经验和金币之类的奖励,人物升级也有奖励,都会让人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爽。游戏里每隔一定时间就会有一个爽点,让人获得即时满足,一直爽一直爽,就一直想打下去,越打越上瘾。

短视频更是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大数据对人进行分析,专门推送你喜欢看的短视频。至多6秒钟,就会有一个爽点出现。因为如果刺激不到人分泌多巴胺,手指一动很快就划走了。

而手指头一划的这个动作,绝对是超级金点子。这跟实验室里的电极棒原理一样,实质都是强迫大脑作出的反应。

甚至连猴子也学会了在手机上划短视频,也看得手舞足蹈的。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对着手机傻笑,视线从手机上挪开,就知道又一个人掉进多巴胺的陷阱了。

反而像阅读、健身锻炼这些事,虽然明知道长期来看非常有用,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非常非常少。因为它是延迟满足,效果要将来才能显现出来。当然,若能实现大多数人都实现不了的目标,大脑给出的奖励,获得的快感是即时满足没法比的。

而这种选择,也正是普通人与高手的区别。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当理解了多巴胺,重新审视人为什么活着;当不再被欲望所掌控,与多巴胺交朋友,让自己的人生既快乐又成功,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吧。

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5)

#生活日记##酸辣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