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1)

苏武墓作为爱国教育基地

陕西武功县历史悠久,古为炎帝后裔姜姓封地,称有邰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武墓。如今,苏武墓和苏武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2)

文物保护立碑

苏武墓位于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前的台地之上,苏武墓背附青山,依山傍水,树木苍翠,环境优美。

苏武墓历代皆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197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

1997年,“世界苏氏宗亲会”追本溯源,寻根谒祖,回武功拜谒苏氏墓。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3)

苏武纪念馆的防汉阙门

苏武墓向东,门前有一广场,大门为仿汉制阙门,四阙三开,青砖灰瓦。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4)

苏武牧羊铜像

入得门内,正中是苏武牧羊的铜质塑像。苏武站立面向东南方,节杖旌须迎风而动。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5)

苏武纪念堂的院子

塑像后面是苏武纪念堂,华国锋题写了“苏武纪念堂”和“高风亮节”的牌匾。纪念堂内是苏武的坐像,四周以国画绘制了苏武出使匈奴,流放北海19年,以及回汉以后的生平故事简介。纪念堂前南北两侧的回廊,有苏氏后人名人的生平石刻数十通,大部分皆为武功人氏,苏武的风骨和气节,影响了苏氏族人勤勉上进,立志报国。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6)

纪念堂前的对联

十九年革衣毡帐 丹心耿耿不辱使命 惟依慷慨真气节

三千里冰地雪天 铁骨铮铮克胜淫威 尽赖忠贞大精神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7)

苏武墓冢

纪念堂的背后,便是苏武的墓冢,封土高大,芳草萋萋。四周绿树环围,环境肃穆。前有石碑三通,分别为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知县陈尔茀题碣,和民国时期的题碑。

苏武的气节与精神,流传了2000年,为世人所称颂。铮铮铁骨、昂昂气节,彰显了义士的忠骨与风范,十九年卧冰尝雪,受尽磨难,终不负汉使使命,是为爱国节操的典范。

细思苏武一生,忠贞义胆,慷慨不屈,真乃一代奇人。奇人的故事有很多神奇之处。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8)

苏武墓周边的廊道

一生高寿

苏武出生于公元前140年,为汉武帝时期。40岁时出使,被放流北海(今贝加尔湖)十九年,前81年回到长安,此时汉武帝已崩,为汉昭帝时期。至苏武去世,又过了二十一年,此时已是汉宣帝执政。一生八十岁高寿,经历了三代汉帝。更为神奇的是,自苏武出生到其去世,更是更迭了九代匈奴单于。

1 军臣单于 前161年--126年 老上子,前140年苏武出生

2 伊稚斜单于 前126年--114年 军臣弟

3 乌维单于 前114年 --105年 伊稚斜子

4 乌师庐 儿单于 前105年--102年 乌维子

5 呴犁湖单于 前102年--101年 乌师庐叔

6 且鞮侯单于 前101年--96年 呴犁湖之弟,前100年苏武初始匈奴

7 狐鹿姑单于 前96--85年 且鞮侯之子

8 壶衍鞮单于 前85--68年 狐鹿姑子,前81年,苏武回到大汉

9 虚闾权渠单于 前68--60年 壶衍鞮之弟,前60年,苏武去世

在那个年代,80高寿已是十分罕见,苏武不但高寿,且以40高龄出使,极寒之地流放十九年,在那个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比在发达中原的帝王还长寿,也比彪悍勇猛的匈奴首领还能扛,绝对堪称奇人。

两度生死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9)

苏武纪念堂

汉朝与匈奴交战几十年,互有胜负,亦战亦和,双方互派使节试探,也相互扣留了一些使臣。到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的励精图治,大汉已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帝国,且没有之一。此时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为了缓和与大汉的关系,释放了扣留的汉使并主动朝贡。作为回报,汉武帝遣苏武执节出使,并带礼物给单于。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汉时,匈奴内部生变,“会缑[gōu] 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曾与匈奴的昆邪王一起降汉,后又随浞野侯赵破奴进击匈奴时被卫律所降。缑王和虞常想劫持单于的母亲,苏武的副使张胜与虞常有交情,张胜资助了虞常。然而事情败露,缑王战死,虞常被捉。张胜无奈告知苏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被手下张胜常惠制止。

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大惊,亲自抱住苏武,急招医生,把苏武放在一个微火的坑中卧着,踩在苏武背上让淤血尽出,武气绝,半天才缓过来一口气。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苏武伤势渐好,单于让苏武会审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卫律举剑欲斩张胜,张胜请降。再迫苏武,还以利诱。武痛骂卫律:“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这气势,给单于也震慑住了。杀不成,把苏武困在露天的地窖,断绝粮食。苏武在坑中数日,渴吞雪,饿嚼毡,顽强不死。单于以为神人!发配北海放牧去吧,给他一群公羊,等公羊下崽,方使得回汉。

一次自杀被劝,再次自刺重伤,以伤愈后的身体投入地窖爬冰卧雪几日,以毡充饥,数日不死。也难怪单于惊叹,武乃神人也!

超强的生活技能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10)

游人瞻仰缅怀苏公

苏武流放北海,单于断绝供给粮食。苏武会挖老鼠洞,采集野鼠囤积的粮食,就这么开始荒野求生。这没有超强的生活技能,即便信念再强大,也经不住物资的贫乏。但是苏武的名气与影响力,还是给他创造了生存下去的条件。苦熬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猎,去看看苏武。苏武给於靬王纺织箭尾的羽毛,矫正弓弩的准星,让於靬王很佩服,送给苏武牛羊和粮食,使苏武的生活得到改善。这样过了三年,於靬王病死了。真是贵如帝王将相都没有苏武潦倒在塞外牧羊命大。王爷的人也撤了,丁零人偷走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贫困。

这时候,李陵又带着酒食来拜访苏武,还带来了歌舞娱乐班子。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继承了李广百步穿杨的射箭功力,与苏武同在汉朝做中郎将。后随贰师将军李广利讨伐匈奴,武帝本让他当粮草官,心高气傲的李陵却更愿作战,仅率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却遇上匈奴主力。以五千人对抗八万匈奴铁骑,苦战八天,且战且退,杀伤匈奴兵几万,自己的人马也损失大半。李陵仍不愧于战将,他带领的士兵一天曾射出50万支箭矢,连单于都怀疑,这厮边打边撤,莫非引诱我深入伏击圈么?此时已距离汉朝地界仅百里了。单于都准备撤退了,但李陵手下一个叛徒出卖了李陵,单于在最后发起总攻,李陵无奈兵尽箭绝被俘。本想先学赵破奴诈降,再择机回汉,但武帝派出的搜救队却不负责任,误将另一个投降匈奴,在训练士兵的李绪当作李陵汇报给了汉武帝,李陵于是家室被杀,断绝了回汉的希望,最终留在了匈奴。李陵对于苏武,自是心中愧疚,不敢去拜访。这受了单于的委托,不得不来劝降。陵与武饮酒数日,每谈起劝降之事,武仍慷慨辞就,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李陵留下粮食物资,辞别苏武,以后让他匈奴的妻子常给苏武送来牛羊。李陵降后,单于把女儿嫁给了他。苏武在匈奴的十九年时间,也娶妻生子,据传就是李陵之妻介绍的女人,史书中对这个女子却无任何记载。

李陵一共看过苏武两次,第二次去见苏武,是通报苏武汉武帝驾崩的消息。李陵虽降,义气仍在,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争议人物。不仅李陵,在汉匈边境作战的将领,都有互降的经历,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苏武的气节代表了士大夫的精神,但其他的人物,也是各有各的唏嘘无奈。

从流放北海,荒野生存,到坚持十九年不辱使命,除了坚毅的信仰,自己创造条件与利用条件,秉大义而不拘小节,也没少了李陵这类朋友的帮助,才能让苏武度过这漫长的年月,成为苏武精神上的坚强支撑,造就这段传奇。

坚定的文化自信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11)

苏武纪念堂广场的植被花团簇放

苏武在流放期间并非整日戚戚艾艾,忧思故土。苏武反而利用自己掌握的汉朝先进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技能,在匈奴百姓中传播汉文化,并收获了大量粉丝。匈奴人都很佩服苏武,不仅是单于和王爷。

社会的发展规律,始终是先进文化淘汰落后文化。当时的汉朝相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绝对是科技先进的大国和强国。只不过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与北方少数民族没少作战,造就了卫青、霍去病一代战神。匈奴对汉朝那是一个羡慕嫉妒恨。所以,只要有名的战将被匈奴俘获之后,不是杀头,而是劝降封官,赏赐牛羊,还把妹妹或女儿嫁给你。对卫律如此,对李陵也是如此,甚至对与匈奴交战多年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也如此。军事是一种采用武力获得资源的手段,文武双全的将领往往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汉将在匈奴有很高的待遇。匈奴在经济和政治上落后于汉朝,在用人方面,匈奴却是比汉朝要宽容和不拘一格。

卫律本是胡人,但长期在汉朝生活,与协律都尉李延年关系亲密,受到李延年举荐出使匈奴,但在使团返回的时候却恰逢汉朝诛灭李延年家族。卫律害怕受到牵连,便出逃投降了匈奴,被封丁零王,与之后被降的李陵(封右校王)都成了匈奴的重要人物。卫律常向单于提及与汉朝和亲的策略,迫于匈奴内部意见不一,一直没有得到施行。

苏武出身在汉朝的政治中心,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士大夫精神,而生存在汉匈边界区域的其他人物,在动荡的年代和两个政权边缘,选择为知己者侍,各为其主,也是历史风云的推波助澜,功过是非各自评说。

以德服人

千年汉代苏武墓(陕西武功县苏武墓)(12)

苏武纪念堂背面的牌匾

汉昭帝继位后,匈奴与汉议和,昭帝派人寻访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苏武手下的常惠买通看守向汉使报信,并让汉使编了个射下大雁,脚上绑着苏武在北海的锦帛的故事。单于信了,将苏武连同当年的随行人等,还健在的九人送回长安。李陵再次摆酒送别。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

此一段话,再次显李陵的无奈,也真心透露对苏武的佩服。不仅李陵,卫律在苏武自刺时及时救助,以及一直对苏武的默默关注,也是折服于苏武的气节和胆识。卫律比之李陵,虽封左右王,嫉妒心重。李广利战败归降之后,匈奴单于也是高官厚待,排位在卫律之上。李广利是李延年的哥哥,卫律与李延年交情很深,这哥俩是的妹妹是汉武帝的妃子,算皇亲国戚。虽然李广利与匈奴作战多年,也曾重创匈奴,但投降以后匈奴仍给予很高的待遇,但卫律却不爽。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单于的母亲阙氏生病了,卫律指使巫医说:“老单于发话了,匈奴之前出兵前祭祀常常立誓说,若抓到了贰师将军李广利,便要拿他做祭品。如今为何不遵守誓言?”单于听从了巫师的话,李广利就此被杀。苏武却安安稳稳等到了回汉朝的一天。

苏武回汉之后,被昭帝封典属国,专门处理少数民族事物的外交官。苏武这一遭事迹,是非常典型的爱国教育题材,但他这十九年,对于汉朝执政集团而言,实际的业绩贡献却有限,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典属国的职位也适合苏武长期生活在塞外的见识与履历。然而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桀的阴谋而被处死。主要原因在于上官桀与霍光的争权斗争。谋反的罪名几乎顶天了。霍光,名将霍去病弟弟,汉朝三朝元老,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在处理上官桀叛乱案中,有人说苏武应受他儿子的连坐。霍光默默的压下来,仅罢免了苏武的官职,并没杀苏武。霍光的权力,是曾废过汉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皇帝位子的,这孙子27天被列出1100多条罪状就被霍光联合一批老臣废了。

汉宣帝继位后,苏武又被复职,因节操显著,德高望重,仅初一和十五上朝。宣帝还主动询问苏武在匈奴期间所生子女的情况,派人接回苏武在匈奴都儿子苏通国,并封为郎官。苏武年事已高,将赏赐和俸禄都分散给邻里,更显高风亮节。苏武死后,被汉宣帝列入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名十一,排第一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德高望重,善始善终,一生可谓历尽坎坷,却忠贞一世,无人能出其右,自古无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