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一晃几年过去了。

话说那年国庆放假,闲来无事。我便从陕西蒲城县日晷前出发,欲往山西蒲城县一带一游。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

陕西蒲城县县城南:日晷

一骑轻尘:渭河,潼关,一脚踏三省的秦晋豫标志点,黄河风陵渡大桥,风陵渡镇,运城市永济市的普济寺前。

永济市,古称蒲坂,又称智邑 ,曾为五帝之一的舜帝的都城。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朝属河东郡。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建蒲坂县,属河东郡。新莽改为蒲城县,属兆阳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 境内南部同蒲铁路贯穿东西,过黄河与陇海线接轨,大西高铁在永济建有车站,运风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有普救寺、大铁牛、鹳雀楼、五老峰等风景名胜。

开启首站之旅。

普救寺莺莺塔,高40米,是一座内外皆方,空筒密檐式的十三层四面锥体砖塔,迄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此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其特殊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具有奇特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而著称于世。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

普救蟾声:游人在塔西侧以石相互叩击,塔上便会应声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金蟾鸣叫声,令人连连称奇,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重庆潼南区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莺莺塔产生蛙声回音的原因: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二是特殊的建筑结构,三是特殊的建筑材料。具体讲,一个相当窄的击石脉冲,这些回波脉冲集中在100毫秒左右的时间内到达人耳,形成了与蛙鸣极为相似的音感。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

普救寺概貌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座落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峨嵋塬头上。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西眺滔滔黄河水,白如银带,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和爱情圣地。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3)

普救寺山门前影壁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4)

张生攀杏树踰墙会莺莺重演

墙外这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如今,一对对青年恋人来到这里,吟诵那“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争相在此留影,表达了人们对崔张爱情的向往与羡慕。

梨花深院幽夜歌

一见钟情普救寺,白马解围浓蜜意。

月落牖虚杏枝颤,闻郎踰垣送俪皮。

今天,秋高气爽,朗朗乾坤里:新张生踰垣记

张生攀枝踩杏树,金乌巡天踰垣入;

移风易俗新时代,包藏一卡送崔母。

干嘛要走“歪路”?走,光明正大地从正门进!嘿嘿……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5)

梨花深院

梨花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的匾额引人注目,两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出这里的典雅幽静。匾额、诗联都是我国著名西学专家王季思先生的真迹。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杆修竹之中。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6)

梨花深院院内: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唐代书生张生(张珙,字君瑞)和故相崔珏千金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洛阳才俊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避雨普救寺。碰巧,在寺内邂逅了扶送亡父灵柩回乡安葬而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母女一众,遂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当地驻军首领孙飞虎欲抢崔莺莺为妻,崔母布诺,张生便邀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击退了孙飞虎,崔母悔婚,侍女红娘助力,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个地势高低起伏的园林花园。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7)

同心大锁:一面书“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一面书“永结同心”字样

普救寺由来: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政权的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城内百姓甚苦。郭威遂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满城百姓内应,翌日城破。西永清院随后更名普救寺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8)

寺院山门旁爱情祝福

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

崔张冲破封建礼教,终于收获自己纯洁的爱情故事,在此做了完美的阐释。

普救寺里西厢记

唐朝爱情传古今,武曌玉环不值提。

白马解围普救寺,崔张缠绵西厢里。

封建礼教自由寻,终成眷属红娘赐。

梨花深院觅故事,围城内外恩怨继。

二、游过普救寺,西行铁牛看。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15公里蒲州古城西门外,东临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连中华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处于黄河根祖文化旅游热线上。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9)

蒲津渡遗址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之一——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黄河水又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15公里,蒲州古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后兵燹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铁牛重见天日,保护工作却步履艰难。几经争论,有关部门选择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护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铁牛、铁人、铁柱等从原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以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其它遗迹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台阶以及在铁人周围用石块铺设的地面也将在地面上复原,而原址将被回填埋没。

整个景区,建筑布局和谐自然,文化现象异彩纷呈,再现盛唐蒲津浮桥、造石山、凿木船、建两关(蒲津关、大庆关),瀑布遥挂、水帘生花、鱼翔潜底、游人如织,处处彰显大唐气象,件件令您惊叹不已。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0)

蒲津渡遗址

遗址出土文物黄河大铁牛(共四尊),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蒲津桥的桥头地锚,铸造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距今已近1300年的历史,造型精美,威武雄特,铁牛旁各有一铁人牵引,分别代表维、蒙、藏、汉四个民族,为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据考证,唐代改建蒲津桥的用铁量占当时全国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专家认为铁牛数量之多、体积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堪称"国宝"。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1)

南部:铁牛、铁人、铁柱

铁牛分南北两组。两牛一组,前后摆列,面朝西。铁牛等为唐蒲津桥遗物,排列仍如前桥头所列,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

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后有横轴,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

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牛造型生动,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矫角、昂首,牛体矫健强壮,形象逼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斜前连接,每根铁柱分别有反向伸出铁足各一,功能同地锚。在铁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铸范缝痕迹,可观察浇铸、范块痕迹,分析出铸造的工艺技术。铁牛侧均有一铁铸铁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2)

北部:铁牛、铁人、铁柱

巨型铁牛除了起固定索桥的作用外,还有多种作用。《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铸铁牛置于河岸,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人民。古人讲究阴阳相对,在铸造铁牛的同时,也铸造了四个铁人、七星铁柱。七星柱则代表天(仿天上北斗七星布局),这样天、地全有(铁牛为土,亦即地),囊括宇宙。其实,七星铁柱不过是拴船的桩子,与铁牛融为一体充作舟桥索桩而已。伫立铁牛旁的铁人,也和铁牛一样扮演着索桩的角色。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典故由来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唐开元年间,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蒲津铁索桥第一次将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从唐开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桥没被烧毁的500年间,蒲津桥一直是铁牛系铁索、铁索连舟船。桥被毁后蒲津渡一度荒废,但铁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关发展成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

蒲津渡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床迁道的沧桑巨变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今蒲津渡遗址,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6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100米,西距黄河堤岸2800米,隔河与陕西省大荔县丰图义仓遥相对望。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丰图义仓紧北侧有一条下黄河滩的人工开挖的大道,据考证就是秦晋往来的古官道,当年杨玉环“熬娘家”蒲州就是往返此道过蒲津渡铁牛铁索浮桥的。

黄河铁牛颂

蒲津铁牛铸开元,四牛四人七铁杆。

连舟竹索换铁索,河东河西各卅年。

辉煌历史赓明代,清朝黄河改道淹。

蒲津渡口化云烟,蒲州古城渐废残。

三、赏过铁牛,再西赶,鹳雀楼上千里观。

鹳雀楼景区:规划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今永济市蒲州古城遗址西边的黄河东岸。2001年7月,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新建鹳雀楼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高73.9米,坐南朝北,西滨黄河水,北靠吕梁山,东接峨嵋塬,南蹬中条山。楼体壮观,构造精奇,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登临其上:东眺舜都遗址,南观中条与太华,西瞰黄河之水天上来,北望鲤鱼跃龙门、司马迁祠踞高台、表里河山浣纱带,鹳雀楼自古就是黄河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4)

鹳雀楼景区山门

鹳雀楼叫法由来: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时人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它始建于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兵燹。此后数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慕名来访,只能兀自站在黄河之滨,望着北涛南逝浊浪翻滚的黄河水,不断吟诵着那首千古名诗,空吁叹。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5)

远眺崔巍鹳雀楼

购票遂入景区内,未及上桥拱顶,但见眼前远处高台起危楼,嵯峨而壮哉!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6)

凭桥栏拥抱黄河

唐朝山西籍诗人甚多,特别著名的如王维、白居易、王之涣等,独王之涣来此留下了有关鹳雀楼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曾经登临鹳雀楼的古今文人骚客应该更是川流不息吧,为何鲜有描写其的珍文墨宝留世?难道是皆因“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吗?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7)

临鹳雀楼下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会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闻陋见,积极向上,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8)

复建鹳雀楼碑记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扬古今,鹳雀楼也因此诗而蜚声海内外。

一座楼,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唐代诗人;一首诗,反哺了一个历史文化遗迹得以重塑。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19)

直插苍天鹳雀楼

吾登鹳雀楼吟

复建鹳雀楼,意遂天下人。

兴来登观瞻,乐归气象新。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0)

登鹳雀楼:西瞰黄河之水天上来;北望鲤鱼跃龙门、司马迁祠踞高台、表里河山浣纱带

唐代登临鹳雀楼,若恰逢日落西山红霞飞,无须置身塞外黑水大漠,在此便可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1)

南观中条山与黄河最后一个弯,还是直角弯。中华龙脊秦岭山脉和巍巍太行山脉隔河互观

言此,有人可能会跟我较真,那就稍使耐心听我简述一下黄河对岸的地质特性和往事:大荔沙苑,总面积有350多平方千米,沙梁高差达50米左右。就是唐代大诗人,因《滕王阁序》而出名的王勃在《德兴宫》序里描写的“襟三河而带晋豫,控秦陇而引巴蜀”的沙苑,它夹槽于黄河、北洛河和渭河的三河之滨,大西北沙漠里的沙土通过风与水的不断运输飘落、沉淀、累积,终于形成国内唯一的内陆大沙漠地质区,隋唐时期就已是皇家御马牧场。当时的沙苑有沙埠、沙洼、沙坡、沙版、沙池、沙卤、沙滩、沙漠等地质地貌特质。时人描述沙苑里“沙梁金蟒腾,深林棘草疯。鸟兽噙雉兔,白水潋滟青。”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2)

黄河落日

“渔阳鼙鼓动地来”,郭子仪奉命搬来四千骁勇善战的回纥骑兵为平定安史之乱,四千回纥骑兵至大荔黄河边时闻言安史之乱已平,随后回纥官兵见此地水草丰美就赖着不走了。自此,才有越来越多的人驻留沙苑了。

现如今沙苑民居建筑特色还彰显古代回纥族民居建筑风格。近些年来,大荔沙苑成了方圆百里人体验和畅享沙漠风情的旅游度假佳域。大荔县于2014年便开通了高铁。大荔县的“1008”特产都产于沙苑沃野里。潼关县在北洛河入渭段的渭河南岸修有三河口公园,想去大荔沙苑的朋友可不敢跑错地了。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3)

向前辈王之涣讨教

登临其巅,环楼观景廊道游目四野,方圆无障之处尽收眼底:南边的太行山余脉中条山、陕西潼关老城、渭河入黄段、险峻太华;西边的黄河水、丰图义仓、朝邑农场、沙苑;北边的司马迁祠、黄河龙门与石门、吕梁山、汾河谷地、后土祠;东边的蒲津渡遗址景区、蒲州古城遗址、普救寺、峨嵋塬、永济市……

黄河,依旧是秦晋天险。在1939年“六·六战役”中,中条山抗日英雄部队近3000名陕西楞娃在弹尽粮绝、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跪天跪地跪爹娘后,高吼秦腔,跳崖入黄,慷慨取义!整个抗日战争中,三秦儿女愣是扼小日本没能迈入黄河一步,因为对岸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坚固堡垒,更有中华民族钢铁脊梁之称的红色长城!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4)

豪迈的黄河儿女

鹳雀楼颂

旗亭画壁展才艺,王之涣登天下名。

戍楼滨黄成一景,欲穷千里更上行。

游目四野分众壑,星河灿烂耀文明。

滔滔波浪东逝水,悠悠岁月留真情。

永济的普救寺离临猗多远(运城两日之永济市普救寺)(25)

鹳雀楼之歌

永济三景寄情

普救寺里烟火生,梨花深院流真情。

蒲津渡栓大铁牛,秦晋之好商贸兴。

河东河西兵燹凌,蒲州古城人逃净。

山河依旧古今证,欲穷千里得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