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看从汽贸提昂科威s 2799 的车主购车分享,全程吐槽4s店接待冷淡,中午没人管,付款没收据,没合同,验车没人陪同,到站没人接,离开没人送,交车没人洗车从头到尾吐槽了个遍,说到底就是服务不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买车的人是甲方还是乙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买车的人是甲方还是乙方(买车时到底谁才是甲方爸爸)

买车的人是甲方还是乙方

我昨天看从汽贸提昂科威s 2799 的车主购车分享,全程吐槽4s店接待冷淡,中午没人管,付款没收据,没合同,验车没人陪同,到站没人接,离开没人送,交车没人洗车。从头到尾吐槽了个遍,说到底就是服务不行。

-----------好吧我承认就是为了多水一篇-----------

举个例子从甲方乙方的角度解释下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态度。

正常逛展厅本地买车那谁拿着钱谁就是爷,拿钱的就是甲方爸爸,我要买个十几万的车服务不好招待不周,拍拍屁股转身就走哪家买不是买,大不了换个车型嘛又不是就他一家店。所以江湖流传4S店叫“四儿子店”。

甲方爸爸到店,那必须从头到脚无微不至的关怀,毕竟照顾好一个甲方爸爸下个单那利润刷刷地往上涨。4S展厅明天还能不能营业全看今天到店的甲方爸爸撑着。从领导到员工从培训到考核无一不在抓服务。

但是,这就要到但是了:

走二网渠道时关系是反过来的,4S店大客户渠道一手给着市场最便宜的价格,一手捏着车源。车源少客户多,拿着便宜货源才是甲方爸爸。

那在这里面车主是什么身份?是乙方公司的所有者,是乙方公司内的领导。我呢,当然就是随时会被下岗,乙方公司内的小员工了。

市场上一票汽贸公司、资源公司全是乙方公司的小员工,你什么时候见过乙方小员工跑甲方爸爸本部指挥甲方怎么干活来着?但凡不影响乙方公司实际利益甲方说咋办就咋办。

领导这次亲自提车不太高兴,说这个甲方服务不太行下次不做他生意了,作为领导的三好员工那必须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表示认同并理解,因为甲方确实服务的不太行,并加强工作流程安排让领导下次避开这些尴尬的事。哪个乙方小员工要是真的因为甲方服务不行被领导批评了,跑到甲方公司去给他上课那肯定是脑袋进水。

市场上给价格的甲方爸爸就那么几个都一个德性,僧多粥少不够分,想干就得认,硬杠的乙方小员工因为没有业绩都被领导开除凉透了。

换个给跟展厅一个价的4S店大客户经理那给领导的服务是好了,但领导最后做绩效考核时最终考核的还是员工为乙方公司创造的利润呀,不创造利润了要你服务有屁用,离下岗也不远了。

作为乙方员工对内要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对外要协调好领导行程、安排好领导跟甲方的沟通交接。因为领导不常在一线要协调好领导的价格预期不要让领导形成了错误的市场价格认识,协调好领导的服务预期,发挥自己的价值,时刻牢记可以为领导创造利润才是领导给你开工资的根本。

---------------------------------------

最后再补充一点呢,就是对于像我这样买车的客户,很多都是第一次买车,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买车的话,应该就不需要介绍去代买了,直接自己就去跟4S店谈价格砍价了。

恰恰相反,这个行业中的成功者有一半的订单来源是复购,老客户转介绍。建立了信任不要太省心有没有,选好车型打一个电话,人都不用去车能直接送你家门口。行情价 合理的利润,比东奔西跑去不知道多少次4s,砍价砍不下来价只能要一堆不值钱的玩意,买得还便宜。

交易过程中的担心、忐忑、被害妄想,多数都是自己给自己加戏。公事公办的交易,规规矩矩的赚钱还是大多数。但是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作为家庭第二大消费支出,十几万血汗钱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敢赌那万一。

规规矩矩的赚钱前提下:风险、省钱、舒心,就是在这里的不可能三角形。

所以:

想要省钱并舒心最好别去现场。万一风险出现公事公办该退退,该修修,该换换。

想要把万一的风险控制更低,还要少花点钱,就自己多跑两趟亲自验车交接。

想要把万一的风险控制更低,还要舒心,就本地4s店自己谈谈直接买无非是多花点钱。

你要是想作为成年人不做选择全都要,那我等你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我去给你打工。

今天就这样,明天讲个让我领导等了4个小时还没提到车的甲方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