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现行的组班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参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小学全面落实阳光分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全面落实阳光分班(中小学现行组班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参与)

中小学全面落实阳光分班

中小学现行的组班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参与

仁和微校.家学唐

围绕着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标正式颁布,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我们先行的中小学班级组织模式是同龄班在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在一岁左右,以此来保证在一个班的的同学在身、心、智三个方面基本一致。

由于一个班的同学在身、心、智方面有基本相同的特征,所以,一个班的同学在语言、行为、理解上的趋同。这可能有利于共性一致规定学习的教育,但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参与。

虽说现在国家提倡和规定中小学生每学期必须要有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和游学研学,但这只是以课程的形式来展开的,并非是社会活动参与的日常。

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能如同社会自然状态一样,每个班采取混龄组织模式,不同年龄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在学习和处理问题时,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处事思维和行为,每位同学有更多的选择,有此才有对比,选择更为妥当。

同龄人的班级组织模式易让同学形成一致的行为,使每个同学的个性特点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每位同学的独立思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很难形成社会参与中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一个思维趋同,行为一致的班级中生活和学习,由于大家所思所想所行基本一样,自然每个人的意愿和想法也就没有表达的必要。这样长期下去,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意识,社会参与度也就会更低。

我们可能担心混龄组班教学会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不便,教学内容的选择会非常困难。其实,只要我真正明白,只有学会才是自己的,不是在几年级就学会几年的知识这个基本常识,我们就能放下同龄组班教学的模式

随着国家围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同龄组班的教学模式也会随之改进,以此来适应中小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