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诗秘境个人私藏原创诗词歌赋(点赞外24首)(1)

176.点赞

诗/笨笨.S.K

吴局长发的微信

每次大家都点赞

吴局长的母亲去世了

大家也点了赞

[点评/陈镜]

赞,得分场合,岂可随便点?

平日里,“吴局长发的微信/每次大家都点赞”。大家的“举手之劳”,老吴当然高兴。

可这次大家习惯性的“点赞”,老吴无论如何是高兴不起来的。

大多数人,对吴局长点的赞绝非出于“恶意”。

(2020年11月24日)

[诗人简介]

笨笨.S.K,原名白小丽。医务工作者,副教授,特约记者。诗作入选《当代诗经》、《新世纪诗典》、《中国先锋诗歌地图》(陕西卷)、《五点半》、《自便诗年选》等诗歌选本,部分被翻译成英文、韩文等国文字。

诗观:诗歌能安放我们的灵魂。

177.卖酒小妹

诗/温永琪

我问卖酒的

小妹喝不喝酒

好像说好了似的

都回我不喝

我亲眼目睹

好几个小妹

一瓶白的

几下功夫便干了

“不喝酒

还敢出来卖酒

骗谁呢”

其中一个

立马回我

“大哥

你见过

买茅台的

自己喝茅台吗”

(2020年5月26日)

[点评/陈镜]

“我”“不怀好意”的问,让“其中一个(小妹)”的一句话给问得噎住了。

“大哥/你见过/买茅台的/自己喝茅台吗”?“我”确实没见过。这哪是喝茅台?喝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我亲眼目睹/好几个小妹/一瓶白的/几下功夫便干了”。这或许是事实,但喝的要么是二锅头,要么是老白干。

卖酒小妹是见过世面的,啥风浪没经过。

(2020年11月24日)

[诗人简介]

温永琪,江西石城人。随主义发起人,教书,写诗。好酒不贪杯,爱茶自陶醉。出版诗集《婴儿心》等。

178.头等人

诗/曾涵

她急匆匆地

排队

加塞儿

跳下摆渡车

登机

抢在头等舱

没有人的时候坐好

并系上安全带

整理头发

补妆

自拍

发了朋友圈

然后才心满意足地

拎包去往经济舱

[点评/陈镜]

头等舱坐的,不一定都是“头等人”。

“她”为发朋友圈,用尽了心思。“她”也可以是“他”。

“抢在头等舱/没有人的时候”,“她”“完成坐好/并系上安全带/整理头发/补妆/自拍”等一系列“动作”后,“才心满意足地/拎包去往经济舱”。

人性的某些弱点是共通的。

(2020年11月24日)

[诗人简介]

曾涵,70后,满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发起人。爱好诗歌、书法。诗作散见于国内诗歌期刊。

179.风俗

白水泉

一九九三年

我和她回家过年

晚上她妈照样

铺好两个房间的床

她有点羞怯地说

我们领了证

她妈直摇头

我们这以办酒席为准

[点评/陈镜]

入乡就要随俗,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领证归领证,但回到“我们这以办酒席为准”。老祖宗留下来的“法”,是不能变的。

诗写的是“一九九三年”,其实二九九三年也是这规矩。

证都领了,还在乎三五天吗?

(2020年12月5日)

[诗人简介]

白水泉,60后,鄂籍北京人,天津工作。前半生爱诗,后半生写诗。

诗观:不忘初心,先做人,后作诗。

180.座位

诗/大朵

父亲走后

饭桌边他的座位

一直没人坐

女儿大学毕业找到

工作的那一天

我坐到那个座位

自斟自饮

酩酊大醉

[点评/陈镜]

“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可是件大喜事儿。

既然是喜事儿,咱就要喝几盅庆祝一下。

“我”坐在父亲曾坐过的“座位”上“自斟自饮/酩酊大醉”。

人逢喜事精神爽,酒不醉人人自醉。

(2020年12月13日)

[诗人简介]

大朵,本名罗勋,壮族,生于上世纪60年代,广西忻城县人,文学硕士。诗歌民刊《麻雀》主编。出版诗集《等待鹊桥》《怀念狐》《痛苦之门》《床尾的兰花》。曾获第四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

181.坏话

诗/王浩郡

说我妈

坏话

妈妈不会伤心为什么

妈妈说我坏话

我却会伤心

(2020年11月28日)

[点评/陈镜]

大人不计小人过。

忠言逆耳。“坏话”听起来不舒服,但是出于好心。恰恰相反,有时候“好话”会害人的。

妈妈说的“坏话”,也许早都忘了,可“我”还记着。

天下没有一个妈妈的所作所为,不是为着自己的儿女好!

(2020年12月26日)

[诗人简介]

王浩郡,2010年11月24日生,河南滑县人。滑县阳光学校四年级二班学生。星语诗社成员。

182.聚餐

诗/高依依

同学聚餐

AA制

我负责收钱

一男同学

看着我

包里有几万呢

说完瞟了瞟

旁边的另一位男同学

我突然想起

他是村官

[点评/陈镜]

聚餐,聚餐,重点在“聚”。

“包里有几万”的“村官”同学,完全有能力埋单。这样一来,“AA制”就“名存实亡”。

所以,“我负责收钱”,理所当然。

“村官”有钱,用不着自己说。

(2021年1月17日)

[诗人简介]

高依依,上海人,诗歌爱好者。

183.通透

诗/木匠

七岁的侄子汤圆说

单身狗的最大好处

就是

可以放心地

私房钱

(2021年1月16日)

[点评/陈镜]

“七岁的侄子汤圆”,知道“单身狗”,还知道“私房钱”,早熟!

“单身狗”,一般是指男生,与“光棍”近义。

“私房钱”藏是藏下了,但意义不大:还不是给将来娶媳妇准备的。

(2021年1月17日)

[诗人简介]

木匠,本名王春云,70后,新世纪诗典诗人。诗作翻译成英、韩文。

184.川普

诗/葛平

85岁的母亲

对美国总统大选

特上心

天天盼特朗普下台

我说

特老头挺可爱啊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为了更具说服力

手机里翻出

特朗普与高考状元的合影

73岁的总统,站着

18岁的状元们,坐着

“啥子德行嘛,老幼尊卑不分

那些个状元

好得到哪儿起(去)……”

母亲一脸不屑

撂一句川普给我

(2020年11月9日)

[点评/陈镜]

“85岁的母亲”,还关心美国总统大选。必须赞一个!

其实,特朗普选上选不上,根本不关咱的事儿啊!

“特老头挺可爱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说无凭,要有图有真相。

“我”的手机里就有“证据”:“特朗普与高考状元的合影/73岁的总统,站着/18岁的状元们,坐着”。

在“铁”的“证据”面前,“母亲一脸不屑”,骂了特朗普,捎带着的把“18岁的高考状元”也骂了。

一箭双雕!

(2021年1月23日)

[诗人简介]

葛平,祖籍山西介休,生于四川雅安。诗作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台湾《秋水》诗刊、《葡萄园》诗刊等。作品入选《天天诗历》《新世纪诗典》《汉诗三百首》等各种选本。出版诗集《一个人的列车》等3部。

185.稿费

诗/大九

我写诗

赚到的唯一一笔钱

是花五万元

印了三千本诗集

诗集卖不了

没地方放

又花了八万元

买了个车库

五年过去了

诗集没卖多少本

车库涨到了三十万元

[点评/陈镜]

这“稿费”赚大发了!

“花五万元/印了三千本诗集”,本来想赚些钱,可事与愿违,一分钱没赚到。

“诗集卖不了/没地方放/又花了八万元/买了个车库”。车库可以放车,也可以放“诗集”。

仅仅过了五年,车库涨到三十万元!印书的五万,再加上买车库的八万元,统统给赚回来了。

歪打正着!

(2021年1月24日)

[诗人简介]

大九,本名郭彦星,1981年生,陕西神木人,现定居内蒙古鄂尔多斯。著有诗集《灵书》《肉危机》《七色空》等。编著诗选集《百年新诗精选》系列、诗日历《我们的诗篇》等。

186.一条大河

诗/代光磊

这首歌

姥姥最爱唱

几十年来

每年过生日

都要唱一次

刚开始还能唱完

最近几年

唱得越来越短

这次生日

只唱了一句

“一条大河”

就忘词了

跟她家门前

流了几十年的

那条大河一样

断流了

[点评/陈镜]

姥姥把《一条大河》这首歌爱唱到什么程度?“几十年来/每年过生日/都要唱一次”。

为什么?她家门前就流淌着一条大河。

“刚开始还能唱完/最近几年/唱得越来越短”,直到“这次生日/只唱了一句/'一条大河'/就忘词了”。

年纪不饶人啊!

(2021年1月24日)

[诗人简介]

代光磊,1986年生,河北邯郸人。教师,口语诗人。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口语诗选》等。著有诗集《睡前故事一则》。

诗观:如果这世上有什么能伴随一生,那便是爱人、诗歌和美好的回忆。

187.老妈

诗/摆丢

打电话给老妈

她在清晨的大雨中

正赶去廖家

参加出殡

我说可以等雨小点儿再去

老妈说:上山不等人

以后轮到我们了

人家也会淋雨来

天在看

[点评/陈镜]

“出殡”是大事儿,别说下大雨,就是下刀子都得去。

“老妈”的道理很朴素:“以后轮到我们了/人家也会淋雨来”。

老天在看着哩!

(2021年1月27日)

[诗人简介]

摆丢,1975年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暂居上海。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口语诗选》《当代诗经》《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东方诗韵》《2017中国诗歌排行榜》《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给孩子们的诗》《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卷》《秦岭》《诗潮》《净锋》《中国口语诗年鉴2018卷》《爸爸们的诗》等。

188.站立的牛

诗/简天平

牛眼里被塞了一片辣椒

痛让牛无法躺下

一直保持站立的姿势

这样卡车上就塞进了更多的牛

集体站上三到四天

到达终点

一个叫做屠宰场的地方

(2017年2月19日)

[点评/陈镜]

“牛眼里被塞了一片辣椒”,这法子竟有人能想得出来!

人“站票”的罪,让牛也受!

真是不择手段!不就为多装几头牛嘛!

可要知道,这些可怜的牛去的不是,而是要“一个叫做屠宰场的地方”。

一点“牛”文关怀都没有。

(2021年1月30日)

[诗人简介]

简天平,北京,职员。

189.王炸

诗/芽子

一桌文化人

来店里吃饭

载歌载舞

互赠字画

酒卖了些

菜没点几个

饭毕

其中一男文人来结账

问可否优惠

问可否有赠品

问可否有发票

我作答

发票用完给您优惠吧

他随即板脸说

开这么大的店

你咋能没有发票呢

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说着掏出一物件

摔在我面前

就像打牌扔出了王炸

我仔细瞧了瞧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此物

上面写着

记者证

[点评/陈镜]

“王炸”,有些地方也叫“天炸”,不到关键时候,一般不用。

持“记者证”的人,应该算“文人”吧!

“饭毕”结账的这个“男文人”的做派,咋看都不像是“文人”。

这哥们用“记者证”吓唬人,不会是第一次吧?

(2021年2月6日)

[诗人简介]

芽子,80后,自由职业。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以及在美国出版的《零距离:中国当代新诗选》等。

诗观:写诗是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190.家有贤妻

诗/九弟

纪监委找上门

以咬舌的方式

证明夫君的

清白

[点评/陈镜]

妻贤夫祸少。

“她/以咬舌的方式/证明夫君的/清白”,仅凭这一点,纪监委找上门是迟早的事。

“咬舌”既然能证明“清白”,那还要纪监委做啥哩?

不说话,就“万事大吉”?幼稚!

“家有贤妻”,“贤”在哪儿?

(2021年2月25日)

[诗人简介]

九弟 ,1966年5月生,江西九江人。诗歌爱好者。诗作散见于《新世纪诗典》、磨铁诗歌月刊。

191.孙子鼓掌

诗/郭涛

老李退休了

退出单位微信群

他是一把手

他一发微信

大家就鼓掌

他退出单位微信群

在家里建微信群

他当群主

他一发微信

孙子就鼓掌

老李问老伴

其他人咋不鼓掌

老伴说

孙子鼓掌

是要你掏钱哩

(2021年3月27日)

[点评/陈镜]

贵为“一把手”的老李,退休后“退出单位微信群”,是为了避免尴尬。

人都退下来了,还发微信,谁会鼓掌?

官当惯了,群主不当,心里不舒服啊!

就建个家庭群吧!继续当群主!

先发个微信,看看反应。除孙子外,其他人都不鼓掌。

难道鼓掌的是“孙子”?“老伴说/孙子鼓掌/是要你掏钱哩”!

(2021年3月28日)

[诗人简介]

郭涛,1967年生,陕西商州人。中国民建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商洛市作家协会理事、 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2年以来,在《陕西日报》《星星》《诗刊》《绿风》《延安文学》《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商洛日报》《安康日报》《渭南日报》《宝鸡日报》《榆林日报》《九江日报》《天水晚报》《文化艺术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村报》《陕西诗歌》《商洛文化》《商洛文苑》《丹水》《天竺山》等报刊发表诗歌200余首。出版诗文集《歌唱》(1999)、《盛世放歌》(2003)、《热爱》(2015),郭涛文学创作资料汇辑《在阳光中静立》(2011)。以龙泉笔名与黄昏、高桅、野牛角合著现代派诗集《荒街上的四色猫》(1989),1992年、1993年分别以诗作《写给毛泽东》《打铁的人》获陕西省文化厅奖励。诗歌《广场》获商州区2000年—2003年优秀文学作品奖诗歌二等奖。诗歌《关于风,我知道的不比一只蚂蚁更多》获2017陕西省总工会职工文学征文诗歌类作品二等奖。2018年10月,获《商洛日报》2017年—2018年度新锐作家奖。 2019年1月28日,诗歌《其实一切都没有发生》入选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诗歌网《中国好诗》74期。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192.五次爱情

诗/贾薇

一天晚上

我突然想起爱情

想我从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二十年间

到底

都遇到过谁

第一个想起的是张兵

我爱上他时十五岁

我们的恋爱很简单

在县城的后山上

最过分的就是拉拉手

第二个叫林小东

我的高中同学

他长得不帅

但有拳脚功夫

我想要个哥哥

就爱上了他

但他没有保护我

高中的第二年

他被淹死了

第三个叫江小明

云天化的工人

憨厚

木讷

在我面前一着急就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有没有爱过他

后来我离家出走

他到成都找过我

第四个叫朱发东

他在去离婚的路上遇到我

就将我从家乡带了出来

我和他生活了四年

然后他留在了北京

我们分开

第五个叫周国斌

我现在的丈夫

我儿子的父亲

我们结婚五年

天天都在一起

我二十年中的五次爱情

平均四年一次

每次大致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

十五岁的时候

我对爱情没有怀疑

而现在

我不敢说出我的需要

[点评/陈镜]

人这一辈子,遇见谁都是命中注定的。爱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和爱情一样,婚姻是讲缘分的。有缘无分不行,情深缘浅也不行。

婚姻,说到底,是搭伙过日子。既然改变不了对方,就慢慢适应吧。

(2021年4月4日)

[诗人简介]

贾薇,1966年12月14日生,云南盐津人,现居昆明。诗人,艺术家。著有《镔铁:1979——2005最有价值先锋艺术评论》《侧身的贾薇》等。

193.针灸

诗/刘不伟

一三五上午扎

还是

二四六下午扎

最好是连着扎上两周

效果好

太疼了

我还是隔一天一扎吧

疼说明你还没麻木

有痛感是好事

是啊

一直有所害怕

一如我这一生的懦弱

[点评/陈镜]

人一旦没有知觉,“针灸”也就没有价值。

就针灸效果而言,当然“最好是连着扎上两周”好。

可“我”怕疼啊!

“疼说明你还没麻木/有痛感是好事”。换句话说,“疼”说明“病”还有“治”。

怕是没有用的,怕啥来啥。

(2021年4月5日)

[诗人简介]

刘不伟,本名刘伟,1969年生,祖籍辽宁辽阳,辽宁鞍山人,现居呼和浩特。诗歌代表作品有《拆那·刘春天》《拆那·靠谱》等,作品散见于《十月》《北京文学》《山花》《诗刊》《诗潮》《橡皮中国先锋文学》《天津诗人》《草原》等。出版诗集《玫瑰花瓣》(辽宁教育出版社)。

194.为什么不自己打电话

诗/张翼

每次爸爸出去后

妈妈就叫我打电话

问他在哪里

在干什么

还特别强调说

叫我命令他

快点回来

(2018年8月16日)

[点评/陈镜]

有“助手”,谁还会亲自干?

“爸爸” “在哪里/在干什么”?

“爸爸”会骗“妈妈”,但不可能哄“女儿”。

“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

“女儿”的话,“爸爸”不能不听。

妈妈懂心理学:对叫“爸爸”快点回来,女儿的“命令”管用得多。

若换成“妈妈”,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2021年4月9日)

[诗人简介]

张翼,2009年6月生,重庆南川人。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孩子选孩子的诗》《君儿读诗》《佛城诗歌》《李锋评诗》等纸刊和网刊。

195.镀金

诗/香如故

母亲看着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

女儿佳妮

比她在国内

更显得优雅知性

对介绍人说

去告诉男方

我女儿刚镀过金

彩礼再翻一倍

一个子也不能少

(2021年4月9日)

[点评/陈镜]

价可不是乱涨的。

菜市场的菜,天天涨价,彩礼当然要涨价了。

“从英国留学回来佳妮”,肯定与众不同。“母亲看着”,越看越觉得“比她在国内/更显得优雅知性”。

“我女儿”的条件在这放着哩!岂止“彩礼再翻一倍”,翻个三倍五倍也“情理之中”啊!

镀金跟不镀金,差别真大!

(2021年4月10日)

[诗人简介]

香如故,本名暴平方,山西长治人。中国先锋诗平民派成员。诗作散见于《绿风》《磨铁读诗会》《中国先锋诗歌年鉴》《中国教师现代诗选》《读诗》《流派》《山西文学》《北京评论》等。

196.吃海鲜

诗/徐一峰

一群北方人

在南澳岛

点了一桌子海鲜

每盘都有剩的

唯独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吃得精光

(2021年3月11日)

[点评/陈镜]

海鲜的营养,比西红柿炒鸡蛋丰富得多吧?

营养丰富归营养丰富,可就有人不爱吃。“一群北方人/在南澳岛/点了一桌子海鲜/每盘都有剩的”。

问题出在哪儿?答案只有一个:吃不惯。

同理,看不惯的人,哪怕是对的,也是错的。

(2021年4月12日)

[诗人简介]

徐一峰,画家,也写诗歌。诗歌曾入选磨铁读诗会汉语先锋·2019年度最佳诗歌100首、《新诗典》《舌尖上的诗:中国口语诗年鉴》。

197.行李

诗/之道

思想太重

起飞前

我想把它打包托运

安检员断然拒绝:

贵重物品

请随身携带!

[点评/陈镜]

这“行李”不是别的,而是“思想”。

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人有“思想”。

“思想”属“贵重物品”无疑,既然是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就是必须的。

对任何“贵重物品”,“太重”都不是“打包托运”的理由。

“安检员断然拒绝”是有道理的。

(2021年4月14日)

[诗人简介]

之道,《诗人文摘》主编,《终南令坛》主持。作品见《诗刊》《星星》《中国诗选》等诗歌刊物。作品《行李》展示于中国首列诗歌高铁,《雨》展示于北京地铁四号线,《荷说》获“荷花颂”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著有诗集《我拣到了铜》《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编《长安大歌》(陕西优秀诗歌作品选)。新作有《中国村子》《北纬0.7度》《咖啡园》《甲由的鸡毛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印尼等语。参加第32届(以色列)、33届(马来西亚)、36届(捷克)、39届(印度)世界诗人大会。

198.排名

诗/杭爱护

昨天单位统计党龄

我的名字

第一次

排在了局长前面

[点评/陈镜]

排名,总得有个先后吧!不管是以姓氏笔画为序,还是以得票多少为序。

所谓的排名不分先后,实在是自欺欺人。

“昨天单位统计党龄/我的名字/第一次/排在了局长前面”。这排名,以“党龄”为序,贵为一把手的“局长”,能有啥说的?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2021年4月15日)

[诗人简介]

杭爱护,1968年生,陕西西安人,现就职于西安某研究所。年轻时受北岛影响较深,90年代初出个人诗集。后被“事实的诗意”理论所感,近年开始写口语诗,并认定事实的诗意是现代诗歌的核心。

199.捐款名单

诗/关山月

处长捐了300元

书记捐了300元

副处长和工会主席

捐了200元

办公室主任

与各科室的科长

捐了100元

其余都是50元

(2021年4月10日)

[点评/陈镜]

等级无处不在,甚至是“捐款”。

由“处长捐了300元/书记捐了300元”可知,这个单位的级别是厅级,最低也是副厅级。

“副处长和工会主席/捐了200元/办公室主任/与各科室的科长/捐了100元”。级别相同,“捐款”的数额就相同。

“其余都是50元”,捐款的是“群众”吧?!

“捐款”捐的是爱心,数额多少倒在其次。

(2021年4月16日)

[诗人简介]

关山月,本名钟静海,口语诗写作者。

200.惊蛰

诗/朵儿

有人用红包测试

1分钱

就把人

从微信群

钓出水面

[点评/陈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一响,蛰伏地下的虫子都出来了。

听见雷声的人,未必就出来。

要想人出来,办法还是有的。

不妨用“红包”试试看!

果不其然,还是孔方兄面子大。“1分钱”的“红包”,就把问题解决了!

(2021年4月16日)

[诗人简介]

朵儿,70后,河北承德人。诗作散见于《葵》等报刊,入选《2007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河北诗选》《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中国先锋诗歌年鉴•2017卷》《新诗典》等选本。出版诗集《朵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