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起了一个难听的名字,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你在知乎上打开这一话题,会发现5000多位网友都在分享他们的血泪故事。

名字叫“魏忠贤”的网友说,他从小到大都是被人叫“魏公公”,同学这么叫,同事这么叫,连侄子都这么叫,好基友虽然不直称公公,但叫的也是差不多的“东厂厂长”。

名字叫“陶淘”的网友,本来名字不算难听的,但当她做了兽医之后,才发现自己跟患者们都重名了。

名字叫“付岩杰”的网友,自从那个著名广告播出后,生命中就没有了春天。

大家的名字虽然不同,但痛苦可能是相似的:叫“高科技”的网友,每次上计算机课都要被老师点名;叫“母星星”的网友,要痛苦地承认自己是个男生;而叫“刘小三”的网友,所体验的无非是“每次点名时都想死”。

当父母们给孩子起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名字时,肯定不会想到,将来孩子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控诉这一决定。



年轻人有多嫌弃自己名字


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当吐槽自己的名字时,最大的苦恼可能是,它太普通甚至俗气了。

比如,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姓氏“李”,再加上一个普通的名字“明”,这位同学就会立刻拥有无数重名的伙伴,以及成为小学课本上做错题、泼墨水,要你给他写封信的人。

而名字如果是“翠花 ”,大庭广众之下,她可能不愿意被任何人认出来。

如果你刚好看过诸如《起名的艺术》之类的书,就会知道父母在起名时的随便草率,可能让孩子面临怎样的尴尬局面。


因为书上叮咛嘱咐的各种取名要避免的坑,父母们可能都踩过。

2006年出版的《现代实用起名艺术》中提到,起名第一避免的是重名,但是1998年的媒体报道发现,仅在北京就有13000多个王淑芬,11000多个张淑芬,还有10100多个刘淑芬。

重名除了被叫时的尴尬外,还可能带来工作生活上的麻烦,比如去医院取药,结果拿错了药单。

而且,如果起名太过直白,你可能也会成为被揶揄的对象。

书中就提到,一个叫“高魁梧”的男生,听到名字会觉得这个人高大魁伟,仪表堂堂。但实际上他身高不足一米六,而且很瘦弱,每当自我介绍时,都会有强烈的反差。而另一个叫“盛美丽”的女生,实际上长得并不好看,名字反倒成了自我嘲讽。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1)

山东临沂,一位叫“支付宝”的村民正在展示自己的居民身份证。有人可以单凭名字就成为网络红人

2018年11月9日,山东临沂,一位叫“支付宝”的村民正在展示自己的居民身份证。有人可以单凭名字就成为网络红人


这样的体会,恐怕名字叫“高富帅”、“白富美”、“成功”、“发财”的人,都能感受到。在知乎上,就有位网友吐槽自己叫“美美”,每次被点名时都想找地洞。

而实际上,让自己的名字含蓄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同样表达美丽的意思,如果换成“一姝”之类的名字,立刻会让人觉得含蓄而美。

只不过,一个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父母文化水平没那么高的普通年轻人,名字很可能是以下单字的排列组合:

如果是个男孩,就是刚、强、坚、伟、杰、振、兴、龙、鹏、蜂、海、志、毅、勇、武这些字,而如果是女孩,则可能是艳、丽、淑、贤、贞、慧、莲、菊、娟、凤、珍、珠、虹这些字。

顶着这样普通的名字,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特别一点呢?




给孩子起名,就要标新立异


所以,给孩子起一个特别点的名字,就相当于给自己的童年补偿。这时候,就算翻烂字典,也要找出几个生僻字来,好像孩子在人群中一眼出众。

于是,在95后00后们的新生名单上,你可能就会看到各种眼花缭乱的彧文、彧添、忞皓、键翀、偲渊、姝偲 、昉轩、翀玥……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2)

一则小学生报名表,生动体现了现在家长起名有多爱用生僻字


起生僻字名字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特别点”,但“特别”本身也在进化。

在2006年出版的起名书籍中,“婧、昉、堃”这样字都还算生僻字。但是如今,我们靠认识新朋友,就认识了这些生僻字。

像“宸、钰、梓”这样的单字,你以前可能都还拿捏不准读音,但这已经是2018年新生儿用得最多名字的前50名。

甚至连“淑慎”、“馛瑀”这种从《诗经》里翻出来的名字,如今都不算少见了。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3)

著名建筑家林徽因。“徽因”就出自于《诗经》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有美誉的意思,但这比直接用生僻字好认多了


我们跟上一代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起名用“静、芳、坤”,我们换成了生僻的“婧、昉、堃”,等哪一天这些字也变得常见了,新一代就要换成更生僻的字了。

起这么生僻的名字,可能是家长为了表现自己“有文化”。“文化资本理论”就认为,如果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知识,或者使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术语,就能跟别人形成差异,显示出不一样的地位[4]。

如果给孩子起名“文才”,你可能就是个普通中产,但如果给孩子起名“翀偲”,虽然意思上差不多,别人会觉得你是个识字多的中产阶级。


可是,家长们光顾着炫耀自己的文化,顶着这生僻名字的孩子可不好受。

一位叫“李馛瑀”(bó yǔ)的网友就说,从小到大就没被人叫对过名字,每次老师点名,都是叫成“李什么什么”,“李某某”,只有一个老师艰难地认对了一个字,叫成了“李什么瑀”。

为了不那么费劲地向同学解释自己的名字,她干脆就接受了同学按名字谐音给她起的外号——小魔女。

还有叫禤靐龘(xuān bìng dá)的网友,由于名字太生僻了,小学同学直接叫他“雷雷雷”,中学同学则叫他“喂”。


取名“马騳骉”的同学,客气点可能会接被人叫做“万马奔腾”,再直接点就要被叫成“马一群”了。

如果名字里放进像“龘靁蘡燚、赑曌叕、骉翳禤瓛翾”这样的生僻字,别人可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二维码。

其实念不对名字还是小事,多念几次就行了。名字里有生僻字最惨的,是可能影响到实际生活。

有网友就表示,自己的名字叫“王瞾堃”,但是机票打印出来就成了“王○□”。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4)

不仅是生僻字的名字受追捧,《生僻字》这首歌都火了很久


这还不算什么,有媒体报道,一个名字里有“頔”字的大四学生,本来要保送研究生,但名字却没法输入“学信网”系统,因为系统中没有这样的生僻字。如果报不上名,保送生的名额就可能泡汤。

还有一位想买房子的市民,在银行办理按揭时,输入法打不出名字里的生僻字,结果不但按揭办不了,房子没买到,连之前缴纳的中介费都打水漂了。





今天的梓涵,就是当年的翠花

抛开那些麻烦不说,一门心思想起“特别名字”的父母,肯定不会想到,他们想一块去了。

想要让孩子更特别点,结果起出来的名字都成了毫无差别的轩轩、萱萱,浩浩、昊昊、灏灏、暠暠。

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个名字为:梓涵、一诺、浩宇、欣怡、浩然[2]。

而使用最多的5个字,则是:梓、宇、子、涵、泽。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5)

孙俪一家人走红毯。哥哥全名叫邓涵之,妹妹叫邓涵一,看来“涵”字在父母起名时大受青睐 / 孙俪微博


如果在新生名单里看到“泽言”、“许墨”,不要以为这是哪位霸道总裁家的少主,或者书香世家的千金,他们可能就是和你一样普通的小张小李。

从他们的名字里,你不一定能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但一定能看出他们对言情小说的深爱。

甚至是那些我们追过的明星,在给孩子起名时,也明显被潮流带着走了。

比如刘烨的儿子“刘诺一”,身后可能就跟着千千万万个“一诺”。就连杨幂的女儿小糯米,全名也是未能免俗的“刘梓兰”。拳王邹市明大儿子“邹明轩”,还有个弟弟叫“邹明皓“。


这可能才是最尴尬的事情,以为给孩子起了最独一无二的名字,结果老师一点名,站起来了三个“浩然”“昊然”“皓然”。

20年后的浩然,说不定也会像20年前的翠花一样,在网上血泪控诉自己这充满时代感的名字。

现在再来想想,大家现在对生僻字名字、“梓”、“涵”之类名字是什么态度?是觉得家长有文化,识字多;还是一样未能免俗,甚至还有点装?

不同的人当然看法不一,如果是持后一种看法的人,很可能就走向另一个起名方向:让孩子的名字越随便越好。

比如,给孩子起名叫“吴所谓”的吴京,看起来也不像是没文化,反倒更像是另一种标新立异。

事实上,在美国你也会时不时看到几个名字完全是凭空编造出来奇名(比如“Inti”、“Areea”),或者是和寻常拼写方式不符的异类(比如把“Madison”拼成“Madysyn”、把“Andrew”拼成“Andruw”的)[6]。

有这些名字,不是因为父母没文化,而且父母们想要彰显个性。

毕竟,当所有人都叫“梓涵”的时候,“梓涵”就不是个性的名字,“吴所谓”才是。

就像在美国,当迪伦(Dylan)、安珀(Amber)和凯拉(Kayla)这些曾经与众不同的名字,在更低层次的阶级中被普及以后,精英阶层就不再会用这些名字[6]。


有什么奇葩的名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名字)(6)

2016年,鲍勃迪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他出身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不过Dylan这个名字被用滥之后,中产家庭也开始起被的名字了


起名字叫“顾彧媆”的,可能瞧不起“王翠萍”这么直白俗气的名字,可是别忘了,“彧媆”在另一些人看来,也可能是另一种做作的俗气。既然都是为了彰显个性,谁知道“个性”的走向会是哪里。

说不定,今天叫“王梓涵”、“李一诺”的小朋友,二十年后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就是“王萝卜”、“李高兴”、“王王王”、“李离原上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