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110443),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S2014-11-G07),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21-ZFRI),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QN2021046),信阳农林学院高水平科研孵化器建设项目(FCL202007)

_李亮杰等

草莓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酸甜适口,富含丰富的营养,其食用部分达到了 97%,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是水果中的珍品,有“水果皇后”之称 ;小果型西瓜外形美观、甘甜爽口,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和家庭食用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城镇大众化果品 。

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在河南省发展很快,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时间,设施草莓一年收益最好的季节是在冬季和早春(12 月至翌年 4 月),4 月份以后价格明显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种植一茬小果型西瓜可以填补设施的空白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空间,草莓生长在地面,小果型西瓜吊蔓栽培生长在空中,互不影响。草莓耐低温性较好,在冬春季种植效益突出,但不耐高温。在草莓生长后期套种一茬既不影响草莓生长,又具较高经济效益的小果型西瓜,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增加了农民收入,每亩的设施草莓收入一般为5 万元,再套种一茬小西瓜,可以增收 1.5 万元,增收30%,每亩的收入达到 6.5 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信阳农林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紧密合作,自2013 年起,利用自己选育的适合设施栽培的小果型西瓜华晶系列品种,开展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的研究,研发并集成了配套的栽培技术,并自 2016 年起在洛阳孟津开展示范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深受种植户的欢迎。目前已经辐射到全省各地,以及省外部分地区,应用面积逐年增加。

1 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1.1 品种选择

草莓应选择休眠浅、早熟、优质、丰产、抗病、大果型品种,推荐品种有香野、红颜、宁玉、久香、粉玉、甘露、圣诞红、章姬等,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土壤条件、销售模式等。其中红颜不耐盐碱,叶片易黄化,不适宜在盐碱土壤的地区种植,盐碱地可以选择甘露、章姬、香野等品种。

小果型西瓜选择耐低温弱光、抗逆、抗病性强、易坐果、品质优良、稳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早熟品种,单果质量不大于 2.5 千克,如华晶三号、华晶六号、华晶十三号等(图 1、图 2)。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1)

图1 华晶三号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2)

图2 华晶六号

1.2 茬口安排

设施选择三层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草莓定植时间在 8 月 20 日至 9 月 10 日,到 12 月中旬陆续开始采收,在次年 4 至 5 月份采收完毕。西瓜育苗时间为其定植前 45 天,在次年的 1 月 25 日至 2 月 1 日开始育苗,定植时间为次年 3 月 10—15 日。西瓜开花时间为次年 4 月 15—25 日。西瓜采收时间为次年 6 月1—15 日。从西瓜定植开始(次年 3 月 10—15 日),到草莓采收完毕(次年 4—5 月份),这段时期为草莓西瓜共生期。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2.1.1 土壤消毒 为了克服重茬障碍,定植前要进行壤消毒,常用的方式是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太阳能高温消毒是在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将4000~5000 千克/亩农家肥施入土壤后深翻混匀,之后浇水,使土壤湿度达到 75%以上,然后放下大棚膜,用塑料薄膜铺在土壤上严密覆盖 40 天以上。对连续种植 2 年以上的大棚,用棉隆等化学药剂消毒效果较好,前茬作物结束后施入农家肥,深翻土壤,浇水让土壤保持 75%以上的湿度,使农家肥充分发酵。之后每亩施棉隆 20 千克,用旋耕机混匀,加盖塑料薄膜,密闭 15~20 天,通气 7 天后方可起垄 。也可采用石灰氮、威百亩等消毒。

2.1.2 起垄定植 8 月 15 日左右开始整地起垄,垄上宽 40~50 厘米,下宽 50~70 厘米,高 30~40 厘米,垄沟宽 30 厘米,南北走向 (图 3)。定植前装好喷灌和滴灌设备,提前 1~2 天喷水造墒,方便移栽;定植后15 天内使用喷灌,每天喷水降温,成活后使用滴灌,去掉喷灌管道。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3)

图3 用起垄机起好的垄

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月初定植,定植前覆盖遮阳网降温,提高成活率。每垄定植 2 行,植株距垄沿 5~10 厘米,株距 15~20 厘米,小行距 25~30 厘米,每亩定植 6000~8000 株。定植时草莓苗弓背向外,深浅适中,不埋心不露根。定植后立即喷水浇透,前 7 天每天需喷水 2~3 次,以后根据缓苗情况和天气喷水,以保证秧苗的成活率,同时喷施杀菌剂一次,预防根腐病和炭疽病。

2.1.3 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在起垄前每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40~50 千克,过磷酸钙 100 千克。如果土壤偏碱,每亩施入 50~100 千克硫黄粉。适时追肥,在铺地膜前每亩追施复合肥 10~15 千克,以后间隔15~20 天滴灌一次水溶肥,以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肥液肥为主,每亩用量 3~5 千克。定期喷施叶面肥,蕾期喷施 1 次 0.3%的硼砂溶液;间隔 15~20 天喷施1 次 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复配氨基酸、黄腐酸等有机类叶面肥;定期叶面喷施钙肥和铁肥。

2.1.4 温湿度管理 及时扣棚与覆膜,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 8 ℃,平均温度降到 15 ℃左右为保温适期,河南省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开始覆盖大棚膜;当夜间气温低于 5 ℃时,日光温室要覆盖棉被或草帘;塑料大棚要加盖二膜,在二膜内温度低于 5 ℃时,加盖三膜。扣大膜后 7 天左右用黑色或银黑双层地膜全园覆盖,不露土壤。

保温开始后,进行高温提苗,白天 28~30 ℃,不要超过 35 ℃,避免高温烧苗,夜间 12~15 ℃,不要低于8 ℃。现蕾期:白天 25~28 ℃,夜间 10 ℃,不能超过13 ℃;开花期:白天 23~25 ℃,夜间 8~10 ℃。膨果期:白天 20~25 ℃,夜间 6~8 ℃。果实采收期:白天20~23 ℃,夜间 5~7 ℃。

土壤含水量在花芽分化期要求达到田间持水量的 60% ,营养生长期达到 70% ,果实膨大期达到80%。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70%以下。

2.1.5 植株与花果管理 一般在顶花序开花时在主茎两侧保留 1~2 个健壮侧芽,其余弱小侧芽和匍匐茎要及早摘除,每株保留 10~15 片绿叶,经常摘除衰老叶片。采用蜜蜂辅助授粉,每亩棚室放 1 箱蜂,蜜蜂数量以每株草莓 1 只为宜,花开前 3~4 天移蜂箱入棚,前期人工喂养,在 10%植株初花时放蜂(图 4)。注意放蜂期不能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剂或烟熏剂。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4)

图4 蜜蜂辅助授粉

将花序理顺到垄的外侧。在开花期把高级次小花摘除,在幼果青色期将病虫果和畸形果疏除,大果型品种每花序保留 3~4 个果,中等果型的品种每花序保留 6~8 个果,部分品种也可以不疏花疏果。

2.1.6 采收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 80%以上,果实由硬变软时及时分批采收(图 5)。采收时五指张开形成空心轻轻拢住草莓斜向上扭一下,果实即可轻松摘下,不带果柄。采后立即放进 4~5 ℃的预冷库预冷 l小时后,进行采收果实的分级、包装。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5)

图5 草莓成熟期

2.2 套种小果型西瓜的关键技术

2.2.1 西瓜定植 定植时间在第二年 3 月中旬,白天平均气温超过 15 ℃,垄上 10 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2 ℃以上,在晴天选取 3~4 叶 1 心的健康种苗定植。每垄定植一行西瓜苗,株距 40~50 厘米,每亩定植 1300~1600 株。也可隔一垄草莓套种一行,套种株数减半。在草莓垄中间开定植穴,再放入西瓜苗,定植时应保证幼苗茎叶与苗坨的完整,定植深度以苗坨上表面与畦面齐平或稍低(不超过 2 厘米)为宜,培土至茎基部,并封住定植穴,浇足定植水。

2.2.2 草莓植株管理 西瓜苗定植前摘掉定植穴周围的草莓叶片,为定植和瓜苗生长腾出空间,避免遮光。随着瓜苗的生长,要定期摘除西瓜苗四周的草莓叶片,利于通风透光。

2.2.3 温度和湿度管理 为了利于西瓜缓苗,定植后要提高设施温度,白天保持在 28~30 ℃,夜间 15~18 ℃。到西瓜伸蔓期要降低棚室温度,避免瓜蔓徒长,白天保持在 24~26 ℃,夜间 15 ℃左右。开花结果期白天保持在 26~30 ℃,夜间 15~20 ℃。膨果期拉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品质。

2.2.4 水肥管理 小西瓜在整个生长期内不再追肥,只在定植时浇 1 次水,以后的灌溉与草莓一致。同时每隔 10~15 天对草莓和西瓜叶面喷施 1 次 0.2%磷酸二氢钾。

2.2.5 植株调整 套种小西瓜采取吊蔓立架栽培方式,采用双蔓整枝,只留主蔓和下部的 1 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及早摘除。在主蔓长到 45~50 厘米、侧蔓30 厘米时,开始吊蔓,在垄上高 1.8 米处拉 1 条铁丝,两端固定在棚室骨架或斜顶的支柱上,在铁丝上系尼龙绳,把尼龙绳绕在瓜蔓上,牵引瓜蔓向上生长,主蔓和侧蔓均吊,并且 2 条蔓高度一致,2 条蔓上再出现的侧蔓长到 15~20 厘米时全部打掉(图 6)。坐果后,如植株生长势正常,就不摘心;如长势过旺,需及时摘心,在顶端留 1 侧蔓。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6)

图6 吊蔓立架栽培

2.2.6 辅助授粉与果实管理 一般选主蔓第 3 雌花留瓜,侧蔓不留瓜,每天上午 7-10 时用当天开放的雄花雄蕊涂抹雌花的柱头,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一朵雄花抹 3~5 朵雌花。每株瓜苗只保留 1 个西瓜,多的小瓜及时疏除。当西瓜长到 0.5 千克左右时要用塑料网袋将西瓜吊在铁丝上,防止坠落 [5] (图 7)。

西瓜草莓套种方法(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技术)(7)

图7 及时吊瓜

2.2.7 西瓜采收 西瓜成熟度的判别主要有标记法

和经验识别法,标记法是授粉后在坐果节位拴上不同颜色的绳子(或标牌)做标记,3 天换一次。依据生长天数、品种特性,结合摘样试测确定成熟度。经验识别法:成熟的西瓜果皮光亮,花纹清晰,显示本品种固有色泽,果脐凹陷,果蒂处略有收缩,果柄上的茸毛脱落稀疏,结果部位前后节位卷须枯萎(图 8)。

短距离运输时,成熟时采收。长途运输时成熟前3~4 天采收。雨后、中午烈日时不应采收。采收时保留瓜柄,用于贮藏的西瓜在瓜柄上端留 5 厘米以上枝蔓。采收后防止日晒、雨淋,及时运送出售,暂时不能装运的,应放在阴凉处,并轻拿轻放。采用硬纸箱包装,包装上标明品名、规格、毛重、净含量、产地、生产者、采摘日期、包装日期。每箱装瓜 4~6 个,只装一层,每个均用发泡网包好,然后用打包机捆扎结实。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运输时防雨、防晒,注意通风散热;运输适宜温度 4~6 ℃,空气相对湿度80%~85%。贮藏温度 5~7 ℃,空气相对湿度 70%~80%,库内堆放应气流均匀畅通,贮藏期 2~5 天。

3 病虫害防治

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蓟马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少用药,对症下药,适时用药;鼓励药剂单独使用,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草莓采用脱毒种苗,选择地势较高地块栽植,全园地膜覆盖,控制田间湿度;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控制施肥量;清除病源,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并销毁;一季结束后彻底清园,减少初侵染菌源和虫源。

3.2 药剂防治

白粉病在发病前可用 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倍液等保护性强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护,发病后用42.8%的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2500 倍液,或 40%硫悬浮剂500 倍液,或 12.5%腈菌唑乳油 6000 倍液,或 25%乙嘧酚悬浮剂 1000 倍液,也可采用 45%的百菌清烟剂熏蒸 。

灰霉病可用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腐霉利 800 倍液,或 40%嘧霉胺悬浮剂1000 倍液,或 50%异菌脲 700 倍液,或 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啶酰菌胺 1200 倍液等喷雾防治。在大棚内尽量使用百菌清或腐霉利烟剂,特别是低温寡照、雨雪天气,以避免喷水剂增加空气湿度。

蚜虫用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3000~5000倍液,或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1000~1500 倍液,或 10%烯啶虫胺水剂 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红蜘蛛用 5%尼索朗乳油 1500 倍液,34%螺螨酯悬浮剂 4000~5000 倍液 ,或 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3000 倍液,或 30%乙唑螨腈悬浮剂 800~1500倍液,240 克/升螺虫乙酯 4000~5000 倍液,或 5%噻螨酮乳油 2000 倍液,或 73%炔螨特乳油 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采用杀虫烟剂熏蒸防治。

蓟马用 60 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000 倍液,或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3000 倍液,或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3%啶虫脒乳油 1000倍液,或 10%烯啶虫胺水剂 2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蓟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在下午用药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