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人应该多捐

“你这么有钱,就捐几个?你问心无愧吗?”这样充满道德谴责的质疑,在我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但如果在这方面回复“不解释”,对于公益从业者来说是不合理的。

“简单地用道德绑架的论调来回复,会让大家的感情很难。”业内人士认为,这件可悲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世界捐赠比例的无知。人们经常看到外国富人捐赠巨额资金。看似国外的慈善主要是让富人“给力”,但实际上在美国的捐赠比例中,企业家捐赠的比例远低于公众捐赠的比例。

“成熟的慈善环境意味着人人参与,这有点像买慈善。很多人参与,个人投入有限,但水一直流。”王在多个场合呼吁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即更加注重参与的普遍性。

“企业家用心发展企业,依法纳税,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这是企业家在社会责任中应该更多承担的角色。或许,他虽然捐得不多,但是他把更多的钱用在了生意上,然后交了更多的税,解决了更多的工作。这是更大的公益吗?”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促进公益事业的参与,可以通过捐款金额进行宣传,但过于强调有狭义慈善之嫌。

慈善基本知识(关于公益和慈善)(1)

二、举牌就是要捐款

“你贴了个标语牌说要捐几个亿。为什么还没到?这不是诈捐吗?”看了很久各种捐款报告,很多人认为在捐款活动中高举写有金额的牌子,就意味着捐款已经一次性到位。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首先,举牌的情况不同,但捐款是要签订捐赠协议的;其次,捐赠协议更像是一种合法的捐赠。在协议中,捐赠人可以选择一次性捐赠,也可以指定分期捐赠,并可以协商捐赠期限。

所以,当细心的人观察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自己已经贴了2亿的举牌,但当年只捐了几百万,就没必要再喊“诈捐”了,因为按照捐赠协议,这可能只是第一批捐赠的资金,而且捐赠协议的期限还长。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应该说:“亲爱的,有一种东西叫做捐赠协议。”

三、捐款扣税不高尚吗?

“我没有多少钱可以捐,但我必须把它作为税收抵免。我真怀疑这家公司到底要捐什么。”这种质疑可能不多,但另一种心理却普遍存在,那就是“虽然我捐了钱,但我不交税。”

好像总有人看到税收抵免和“不高尚”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税收抵免政策一方面体现了对参与公益捐赠人的鼓励,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对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

那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亲爱的,我们去扣税吧,感受一下国家的鼓励政策,完成这个捐赠的必要环节,就像吃饭要发票一样。”

慈善基本知识(关于公益和慈善)(2)

四、时间也可以捐吗?

“看到别人捐很多钱,我都不好意思躲起来。”

“你有时间吗?”

“很多!”

“那就贡献你的时间吧。”

“亲爱的,这也是捐款吗?”

亲爱的,让我们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捐赠的时间和你的金钱一样宝贵。请走出去,参与公益事业。当然,你可以是一个独行侠,但我们更希望你加入一个能充分发挥你优势的团队,让你的时间捐赠之旅更高效、更快乐。

钱对公益事业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时间和行动和公益一样宝贵。

五、基金会都可公募

“基金会在搞募捐,亲爱的,去捐吧?”似乎总有很多人不明白公募和非公募的区别,但是公募和非公募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种区别其实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第一,他们的注册资本不一样。其次,非公募基金会不能向不特定人群募集捐款。

但显然,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样的界限已经随着公益的网络化和跨区域发展而变得模糊。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清晰。

现在,你需要知道的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非公募基金会向不特定人群公开募集捐款是违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