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伏”。因为2021的今年“夏至”交节的6月21日当天逢上了干支纪日上的“庚子日”,所以当天便是“一庚”,后续又经历过7月1日“二庚”所对应的干支纪日上的“庚戌日”,等到对应着干支纪日上“庚申日”的7月11日时,便是夏至后的“三庚”“数伏日”,今年“数伏”就是要打那一天开始。关于这些,相信大家一定都早已经有所了解了。

暑伏三伏是几月几日(数伏数的是暑伏吗)(1)

“数伏”之所以要从“夏至”的“三庚”数起,这是牵涉到“伏”的意思以及“夏”和“秋”在“五行”上的属性的。

“五行”学说秦汉时期在我国风行而起,“五行”认为,一年四季中的“春”属“木”,“木”生“火”;“夏”属“火”,“火”克“金”;“秋”属“金”,“金”生“水”;“冬”属“水”,“水”生“木”。

这样一来,在四季的自然循环中便遇到了一个问题:当夏天的“火”循环到秋季时,因为“火”克“金”,便使得“金”因畏“火”而要潜伏一段时间。年有四季,之所以还要设“伏”,原因也正在于此。

暑伏三伏是几月几日(数伏数的是暑伏吗)(2)

五行家认为,“秋”属“庚辛金”,在“夏”与“火”的逼迫下,它潜伏的时间大约是20天左右。所以,“数伏”要打干支纪日上的“庚日”数起,并且是要在“夏至”后的“三庚”开始。

那么,“数伏”数的就是“暑伏”吗?应该说这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暑伏”本来指的就是“三伏”,“暑伏”也是人们对“三伏”的另一种称呼。

不过,尽管“暑伏”指的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但“暑伏”和“苦夏”之间却并不能等同起来,“暑伏”和“苦夏”各自所代表的意思也并不一样。

暑伏三伏是几月几日(数伏数的是暑伏吗)(3)

“暑伏”专指“三伏”,包括“头伏”、“中伏”和“末伏”,热是“暑伏”或者说“三伏”天气方面的突出特征。而“苦夏”则是一个医学方面的术语。“苦夏”应该指的是,当夏季炎热的“三伏”天气到来后,由于环境气温升高,导致人体的食量减少,并因此使人身感疲倦、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的一种现象。

“苦夏”的产生,有个人体质上的原因,也有夏季炎热气候方面的因素所致。中医理论认为,“苦夏”就是因为暑湿困遏,导致脾胃气机不利。亦或是暑湿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健运失司所致的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的症状。

暑伏三伏是几月几日(数伏数的是暑伏吗)(4)

人有“苦夏”的感觉,也是中暑的前兆。为了防止“苦夏”症候在“暑伏”期间出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安神戒躁,补充午觉,并适当吃着有助于消暑降温的西瓜、黄瓜、海带、绿豆、丝瓜、苦瓜、冬瓜、黄豆、赤豆、竹笋、草莓、荠菜、芹菜、茼蒿、茭白、荸荠、蚕豆、青鱼、鲫鱼、鲢鱼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