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1)

(阳安田园风光)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嫡系子孙自唐末迁移至岭南,遍布广西的钟山、恭城、荔浦、永福、金秀、博白、陆川等地,广州和香港都有陶姓人家居住的一条街。而桂北平乐县阳安乡的陶村,是陶姓始祖过岭南的第一站,有如水流的源头,两广各地的陶氏子孙支脉,都是从这儿分流出去的。为什么当年陶氏后人会选中这样一个群山中的偏僻小村,作为居家立业繁衍生息的发祥地呢?

山河拱卫 峙立一方

从平乐县城出发,沿县道平(乐)榕(津)公路往东过桂江边的长滩,进入一片崇岭高山。山道迂回盘旋,穿过海拔五六百米的莲花山谷(主峰海拔950余米),过桥亭、青龙二乡,进入该县腹地阳安乡,地势豁然开朗,万亩良田俯伏于圣山脚下。距离圣山约3公里的一个村落,便是有名的陶村。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2)

(航拍圣山风光)

据村委干部介绍,陶村离县城约45公里。晚唐天二年(公元905年)从中原到此定居,已有46代1100余年了。陶村和整个阳安乡一样,是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种水稻,兼种红薯、黄豆等。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大多数人家建了新房,古老的建筑已留存不多了。

从地形来看,陶村可谓是山河拱卫,峙立一方。村东面有阳安一带最高的山———圣山,海拔834米。山旁有库容近6000立方米的桂北第二大的平口水库,灌溉周边田地5万余亩。兴建于大跃进时代的平口水库,吸纳了榕津河上游的东江等溪流。千百年来,丰富的水资源养育了历代的陶氏子孙。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3)

(圣山脚下风光美)

平乐县境内的河流统属西江体系,总的流向是从北向南流。榕津河是该县最大的内流河,全长近79公里,集雨面积近900平方公里,其流向却是从南往北,自源头镇丘陵中发源,经阳安、张家、二塘诸乡镇直至沙子镇水南村注入茶江,茶江又向南流入县城附近的三江口(茶江、漓江、荔江三江汇合处),汇入桂江。

而居于上游的陶村,其势如高屋建瓴,顺水行舟,可直下三江口至梧州、广州。陆路上,则有崇峦险隘为屏障,易守难攻。真可谓俯视三江直达两广,水肥地美,物阜民丰,颇有其祖先笔下桃花源之佳境。

秉承家风 慎终追远

陶氏宗祠的香火台上,供着身着甲胄的始祖陶英公和当年随其过岭南的一批文臣武将的泥塑像。年过半百的陶善益老人拿出家谱说,广西的陶姓来到岭南的第一代始祖为陶英公。他是浔阳(陶渊明故乡江西九江)嫡派子孙,晚唐时居山东青州。他被朝廷敕封为太尉拜征南大将军,率军来到岭南昭州,以威德服众而奏捷。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4)

(身着甲胄的陶英公及文臣武将塑像)

但当时因朱温窃柄叛唐,“天四年(公元907年)称梁帝,北方已非唐。公是以隐于圣山,效靖节(陶渊明谥‘靖节’)之遗泽,处山林而群麋鹿,耻为梁官。”随其同行的“如李如莫如翟,皆陶氏之眷属而随征之将校也。遂卜居圣山下之莲塘村,家焉”。

除了李、莫、翟诸姓这些人跟着英公定居平乐,英公的6个儿子当时在朝中担任左丞相、侍郎、骠骑大将军、太常侍卿等要职,时称“六望大族”,也先后弃官,追随父亲来到岭南,其后人分别在荔浦、永福、恭城等地生活繁衍。如今,仅在平乐的陶氏子孙就有好几万人。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5)

(陶村古民居)

陶家人定居的莲塘村,后来改称为陶村。陶氏子孙在这里建宗祠,置义田,兴教化,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技知识带到岭南。儿孙们继承先人家风,世代农耕课读,从宋元明清至今出了不少的举人、进士和贤才。

翻开1995年新修的《平乐县志》,人物传记介绍中就有:“陶守训,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乡试第一名。”后任三水县令,因勤政为民,发展经济,“百姓立碑纪念他”。“陶彩蛟,1952年4、5月,与丈夫创建了县内最早的互助组;1954年1月中旬,办起全县成立最早的初级社。”陶彩蛟被选为社长,县人民政府授予她县劳动模范称号。

走进村民家中,家家的香火台上都供着“浔阳邑陶氏历代考妣宗亲”的牌位。村寨大门为清代青砖砌的圆拱门,七级青石台阶之上是2米余高、1.5米宽的大门,门上有楷书“莲塘门”三个大字,两边有龙凤图案浮雕;最上端为方形墙脊,上面覆盖着青瓦,两角塑有两条飞翘尾巴的龙,中间有楷书“陶氏世居”四个大字。整座门7米余高,内侧青石门墙厚30余厘米,两边连接砖墙瓦舍,远望极雄伟而古朴。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6)

(莲塘门)

转过一条小巷,巷子口有一座4米余高的青砖拱门。门楣上写有楷书“荣秀门”,顶端有“五柳通衢”字样(现已模糊)。陶善益老人说,清乾嘉年间村里接连出了18个秀才,有的还中举人点进士出朝为官,村人以此为荣,起了这座“荣秀门”,以褒奖弘扬好学之风。而今,每年村里都有好几个学生娃进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已出了60余个大学生。

平乐上吕古村(陶令不知何处去)(7)

(荣秀门)

陶令不知何处去,圣山陶村好耕田。千年已过,生活在陶村五柳先生的后人依然秉承着家风,恢弘祖德,慎终追远,令人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