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和四川清音,在曲艺界久负盛名,作为四川曲艺的代表,扬琴和清音,各具特色,却又互有相通。在四川扬琴和清音的发展、创新中,有这样一群年轻又勇敢的“80后”姑娘,她们用自己的努力把四川扬琴和清音带给更多人,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的艺人不是没有情怀,而是有情怀的艺人,我们还不认识。

四川扬琴艺术(我以芳华付曲艺)(1)

四川扬琴演员-吴瑕(左)胡郦珈(右)

四川扬琴是四川说唱艺术的代表性曲种之一,又称“四川琴书”。四川扬琴,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与京胡、三弦一起称为“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板合称为“五方”。“坐地传情”是四川扬琴的一大特色。

  • 胡郦珈:四川扬琴“男腔”演唱者中的“小女生”

  • 今年34岁的胡郦珈与四川扬琴的缘分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13岁她就进入四川省曲艺团,成为了单位委培的四川扬琴方向的学生。“因为我的嗓音条件比较适合扬琴,所以一开始学的就是扬琴。” 胡郦珈说道。后来,她就一直从事扬琴的演唱,主要角色是“女小生”兼“老旦”。相对于其他女孩子,胡郦珈的声音听起来更厚、更低,所以她经常演唱“男腔”。

    在胡郦珈看来,四川扬琴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根上的东西没有变,但是演艺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与歌曲等其他艺术都有融合。” 据胡郦珈介绍,以前的扬琴演唱者都是坐着唱,现在不仅会站着唱,还会走动,因此对肢体语言也有要求。以前对服装要求不高,现在在服装上越来越讲究了。此外,以前一个曲目经常是40分钟左右,而现在节奏变快了,节目更精炼短小。

    “如果是传统的扬琴曲目展示,那我们的唱腔都是很传统的那种,但如果是新创作的节目、面向大众的节目,那我们会加入一些音乐上的东西,并且把扬琴的哭腔、哈哈腔等精髓融合在其中,让观众感受到扬琴的魅力。” 胡郦珈说面对不同的观众和不同的场合,他们的表演也会有所不同。

    胡郦珈个人很喜欢四川扬琴的一些传统曲目,比如《凤仪亭》、《伯牙碎琴》等,80年代的作品《凤求凰》她也觉得很不错,“以前的作品在结构、故事上可能更完整一些,词曲也很美,大家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多听听。”

    传统的四川清音,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

    在四川曲艺研究院有一位年轻的四川清音演唱清音,她就是80后的卢文庆。她川音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喜欢清音就考到了省曲艺研究院。从最开始的知道,到后来的了解,到如今的深爱,卢文庆谈起四川清音依然如最初般激动。回忆起最初学习的过程,卢文庆觉得学清音的基本功有 “打得儿”、“哈哈腔”等,因此舌头上的技巧很重要。

    传统的清音是表演者左手一个板,右手一个竹鼓。板是用来控制节奏的,同时也是乐队的指挥,而竹鼓主要是用来伴奏音乐的。筷子“啪”一声敲在鼓上,乐队就起。而竹鼓的鼓点子则有很多打法,以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上台演出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的表演也渐渐成熟,对于四川清音,我是越来越觉得美,也越来越爱她。”卢文庆觉得四川清音有一种让人越接触越觉得美的魅力。

    卢文庆觉得自己的嗓音特点是比较清亮、婉转,很适合唱四川清音。“四川清音的小调段落短、节奏明快、容易传唱度,因此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卢文庆经常为观众演唱清音小调。她觉得年轻人只要多听听四川清音,就一定会爱上清音的。

    为了让演员成为综合性人才,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要求演员们“一专多能”,“说学逗唱舞”都要会。

    “唱清音的演员也会参与小品的演出。同时清音的表演者在演唱时也要注意形体上的表演,有一次表演我们就在清音表演中加入了古典舞元素。”卢文庆觉得时代在变化,四川清音也在不断变化,对四川清音的表演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过,她会努力完成好每一次的演出,因为她深爱着四川清音。

    (文:四川工人日报 陈秋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