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1)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图/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5月29日,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城市之策:京津冀对话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的机遇和挑战”主题论坛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发表了主题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的主旨演讲。

刘伯正表示,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探索“瘦身健体”新路子

刘伯正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开启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变革,积极探索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新路子,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市发展也在深刻转型。

“北京市始终坚持以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刘伯正说,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以及在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例,刘伯正表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我们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政府和市场两手用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比如,在严控增量方面,北京市发布并修订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的增量。自实施以来,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接近2.4万件,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限的同时,也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的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上升到2021年的62%。

刘伯正还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对接和创新协作上不断深化。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经完工投产北京项目达56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3000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加快建设;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建成投产以来累计产销整车超63万辆,实现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北京医药企业98家,成为产业承接聚集化,园区建设专业化,异地监管协同化的范例。

此外,借助北京冬奥契机,放大冬奥牵引带动的效应。北京正全面落实冬奥遗产战略计划,对冬奥每个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方案。大力发展普及冰雪运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协同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强京张两带在冰雪装备制造、高科技产业、农业等领域的合作。

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现在已经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难点问题,例如,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交通一体化程度不够高,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等。

刘伯正表示,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北京市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以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支撑,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架构。

刘伯正介绍,北京近期对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的重点任务。

下一步,“通勤圈”,北京将深化环京周边地区密切合作,率先构建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引导北京市域产业在环京区域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功能圈”,北京市将深化与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两翼对接协作,形成错位联动发展的格局,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和发展,推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融合,用好津冀的出海通道。

“产业圈”,北京将与津冀共同改善区域的营商环境,支持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与配套。

编辑/李潇潇

校对/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