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太子城”被更多人所知晓。京张高铁有太子城站,张家口奥运村建在太子城,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颁奖广场就设在太子城高铁站正对面的太子城冰雪小镇站前广场。

笔者专注于城堡的研究与写作,走过京郊160多座城堡,也多次应邀去张家口进行学术交流。前几年去张家口时,笔者专程去了崇礼,当时那里还是一片工地,雪后的冻土较为坚硬。建造过程中,工人挖出一些文物,经全面测绘、勘探与发掘,证实为埋藏多年的太子城。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笔者听到了许多“太子”的故事……

张家口历史博物馆原图(张家口奥运村所在的)(1)

太子城遗址陈列馆(下)、太子城冰雪小镇(上左)和高铁太子城站 新华社

奥运选地现古城

太子城遗址是一座城堡,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417.53米,东西宽约343.05米。东西南三面城墙残存有地下基址,南墙墙体宽2米,残高0.3至0.5米。三面墙体外均有壕沟,南面宽约5米,北墙基址被河流破坏无存。墙内外两侧包砖,内有木柱,墙芯部分为石块与黄土填筑。

城堡设有南门、西门,门外均有瓮城。西门内有南北两组院落。院内西北角有一眼井。城内主街道基本呈T字形分布,东西向大街的南北两侧有大量建筑基址,较为集中,城内共发现建筑基址28座。

遗址出土文物以各类泥质建筑构件为主,有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迦陵频伽等。另有部分绿釉筒板瓦、脊饰等;有木结构建筑上的铺首、门钉、鎏金铜片等铜铁构件。除建筑构件外,还有部分白釉印花、刻花碗盘,粉青釉盒、碗,黑釉鸡腿瓶等瓷器残片。另有两件铜鎏金的小龙头饰件等。

考古人员在文物上发现了文字。建筑构件的素面条砖上有“内”“宫”“官”等字,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四尺五地”“天字三尺”等字样。白釉瓷器中发现十几件印摩羯纹碗盘,底有“尚食局”款识。

“尚食局”是自北朝以来多数王朝宫廷内专掌“供御膳馐品尝之事”的机构。龙凤形脊饰、釉色建材有规制限定,不能随意使用,这表明太子城遗址具有皇家性质。而“宫”字刻写在砖上是在金元时期,因此,此处遗址应为金元时期建筑。

张家口历史博物馆原图(张家口奥运村所在的)(2)

太子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 新华社

史书载有泰和宫

研究历史,金章宗曾到过此地。《金史》记载,“泰和二年春”,金章宗“将幸长乐川”。大臣李愈极力劝阻:“方今戍卒贫弱,百姓骚然,三叉尤近北陲,恒防外患。兼闻泰和宫在两山间,地形狭隘,雨潦遄集,固不若北宫池台之胜,优游闲适也。”金章宗不听劝阻。“夏四月,愈复谏曰:北部侵我旧疆千有余里,不谋雪耻,复欲北幸,一旦不警,臣恐丞相……等不足恃也。况皇嗣未立,岂可远事逸游哉。”但是,金章宗不听谏言,还是去了位于长乐川的泰和宫。

史书中提到“近北陲”的“三叉”,即三叉口。太子城所在的位置,正是三叉口地形:向西通往崇礼县城;东南通往今赤城县龙关镇;东北通往老虎沟、新墩坑一带。

三叉口,属于龙门县地界,即今赤城县,位于太子城东南18公里。金朝初年,龙门县隶属于弘州。明昌三年(1192),弘州龙门县划归宣德州。金章宗使用过“明昌”“承安”“泰和”三个年号。年号改元“泰和”时,三叉口行宫刚好告竣,因名“泰和宫”。泰和二年(1202),泰和宫改名庆宁宫。史载:“甲子,更泰和宫曰庆宁,长乐川曰云龙”,有祈求平安之意。

金章宗的前五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他把泰和宫改为庆宁宫、把庆宁宫所在的长乐川改为云龙川,含有深意。金章宗是金代文化水平最高的皇帝,曾赋诗《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地力发生虽有异,天公造物本无私。”此诗蕴含了金章宗的复杂情感。

泰和二年(1202)与五年(1205),金章宗曾驻夏泰和宫。这与太子城的时代、性质、位置、规模、等级高度契合。考古队最终确定,太子城为金代的泰和宫。2019年10月7日,太子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堡选地有讲究

崇礼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结合部,历史上兵家纷争。太子城是通往北方的古道之一,还有农耕与游牧间的商贸往来。

太子城形制极好,四面环山,南北各有一河流自东向西绕城而过。背后有山,环水相绕,依山傍水,前有照,后有靠。

金元两朝时,皇帝每年要去草原避暑。出驾行途之中休息之地称为驻夏,即捺钵,也写为纳钵,大意为皇家渔猎车驾行幸之所,或可称为行宫。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每年也要去避暑。延庆的香水园,俗名东花园,现在称为下花园村,为“纳钵之所止”,一片花园美景,并无军事防御建筑。承德避暑山庄是行宫,多皇宫建筑,却无城堡。

太子城是驻夏之地,建造特殊,不仅建起城堡,还在城墙内外包砖。元代以前建造的城堡均为黄土夯筑,即使元代的大都城也不例外。若太子城墙全部包砖,造价极高,也格外坚固。皇帝远行驻跸,城堡孤悬在外,当然要注意安全,不能有失。太子城门还建有瓮城,可以驻下兵马,防御作战,围歼来敌。金代北方有蒙古等逐渐强大起来的部落的威胁,因此修建城堡具有战略意义。

历经战争的摧毁,自然的风化,渐成废墟的城池掩埋在地下。明朝初期,这里来了山西移民,应是军屯或民屯,此后留下落户。据《崇礼县志》载,村民不知有城。或许泥土中挖出了瓷片碎瓦,或许过往行人带来历史传闻,如此等等,封尘的历史终究遮掩不住,透露出了皇家城池的些许信息,村里流传开了太子的故事。

太子故事流传久

当地流传的故事有诸多版本。有传太子城为秦代太子扶苏修筑,一下把故事推到秦始皇的年代。有传唐朝的女皇武则天生下太子,长着驴耳朵,为隐藏秘密,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建起城堡,让太子藏起来,于是有了太子城。驴头太子驻跸太子城后,让人把驴耳朵割下来,奇迹发生了,竟长出一对人耳。有了人形的太子被武则天接走,太子城就废弃了,渐渐成了老百姓的住所。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情节曲折,还被写入话本小说之中。

还有辽代耶律倍太子的说法。崇礼曾是辽国统治辖区。《辽史》记载:辽道宗在滦河上游太子山打猎并平叛皇太叔重元与其子谋反事。并记:重元埋在太子山北。滦河畔边的太子山附近有行宫,还有辽帝后妃的墓地。又有: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暇曰游猎,七月中旬乃去,并有“会辽主猎于滦河之太子山”。辽道宗驻夏是常态,虽然在滦河流域,却反映出此地与辽代相关。

元朝皇帝忽必烈嫡长子孛儿只斤·真金也被册封为太子,有可能到太子城驻跸。元代实行两都制,太子城在大都去上都的途中,当时的庆宁宫建成仅五十年左右,地处幽僻的深山区,确实是清暑的好地方。真金优柔寡断,不愿被禅位牵连,有大把的时间去读书和游猎。

以上太子的故事涉及到多个朝代。有些故事属于妄传,不可以信。有多部史志记载:“旧时相传城为秦筑,以居太子扶苏者,又云按橹上隐现太子城匾额,均属诞妄不可信”。而从另一面证实了太子城的故事之多,流传年代之远。

奥运村建设伊始,揭开了埋藏多年的隐秘,太子城名不虚传。想来蹊跷,喜欢周游的金章宗完颜璟在香山、金海湖、驻跸山等多处留下足迹,创造了“燕京八景”,自此各地多有“八景”仿效。泰和宫建造几年,皇帝出行的仪仗浩荡,皆未留下传闻,唯独传出了太子的各种故事。是有所忌讳把皇帝演绎为太子?是金代的太子?还是改朝换代之后的太子?总之,太子的故事不会无中生有,还要拷问历史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