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究竟要怎样才能不恐慌,才可以不被外界所干扰,才能真正地做到淡定从容?
也许,我的天空不够广阔,所以才会在流动的音乐中,纠缠不清。
也许,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才会有悲喜哀愁,缠心绕骨。
也许,我还不懂放下,所以总是在记忆中沉沦,患得患失。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习惯了漫不经心,也就习惯了走走停停,只为赏得沿途的风景。
这是一条游人极少的小路,鹅暖石铺就的地面高高低低,穿着散步鞋走在这里,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让我很踏实,很自在,也很享受。
我喜欢这样,一个人,一片天,我只属于我自己,不被打扰,也不用绞经脑汁去附和那些我压根就提不起兴趣的种种。
我喜欢这样,耳畔只有细细碎碎的声息,我知道那是风儿和枝叶在嬉闹。
我喜欢这样,飞鸟扑棱棱地煽动着小翅膀,从我的眉眼间掠过,留下一长串叽叽喳喳的欢笑声。
我喜欢这样,犹如古人一般,于山水间,席地而坐,拨动琴弦,任所有的自在轻盈,飘然入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首《竹里馆》,一种闲情意趣,低吟浅诵间,是绵绵不尽的小欢喜。不去赘述诗者简朴清丽的遣词造句,不去探究诗人淡泊宁静的高雅绝俗。这境界自开的诗行间, “美人在骨不在皮”的神韵,让我如何不心动?
2、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我是习惯独处的。
我常常一个人,对着一片风景,对着一个东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那么或远或近地看着,好像是很茫然又好像是很沉醉,其实我知道,我只是在发呆,与风景无关,与物品无关,我只是在和心中的自己缠绵。
骨子里自带疏离感的我,早已习惯了和自己相惜相随。孤傲也好,寡淡也罢,这些我都不介意,那是别人的感觉;我有我的世界,狭窄也充盈;我有我的世界,无需任何人懂得,更不要同情和理解。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要强融,不要攀比,只要自顾自地沉浸其中,就好。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诗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浪漫,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在。
这所有恰似我和我窗外的小生灵:一杯茶,一本书,或是手执画笔,随心而就;独自栖息,或是闲庭信步。它们叽叽喳喳,在我的对面闹腾不休;而我兀自欢喜,沉醉着属于我的小确幸。我们始终是隔着一层玻璃,彼此观望;我们始终是一个热情,一个冷寂,相安无事在各自的世界里,任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
3、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没有大隐隐于市的气节,却有小隐隐于野的情节。
说起田园,我的脑海里就会有无垠的绿意随风荡漾,我的心上就会有黄橙橙的麦苗迎风招展,我的眉间就会有欢闹奔跑的孩童,以及赶着老牛一边犁地一边吆喝的庄稼人。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
吹向我脸庞
想起你轻柔的话语
说到田园,我的整个人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如沐春风。
田园于我,不仅仅只是一个地方,确切地说是一种向往,是我心灵的牧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如果可能,我也想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里喜欢的书籍,浪迹天涯,游历山水,看草木葳蕤,听鸟雀婉转……
后记:生活只是生活,想象只能是想象。好在有文字,我的想象始终鲜活,在梦里梦外。幸好有文字,可以容我随时虚拟一场田园风雅。(图片源自网络)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