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大庙是佛教还是道教(道教名址之梓潼文昌宫)(1)

梓潼文昌宫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北10公里的七曲山。原为当地百姓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据载,张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乡人为立庙,以作纪念。民间盛传张亚子显灵的神异故事,并尊其为梓潼神。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梓潼神遂与文昌神合而为一。

人们于是在七曲山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大庙占地面积达1万2千多平方米,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主要建筑有文昌殿、关帝庙、风洞楼、白特殿、瘟祖殿、时雨亭、家庆堂、天尊殿等。它们依山就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鎏金铜瓦,重簷翼角,气势非凡。特别是正门之上的百尺楼,是名闻巴蜀的明代建筑,据说当年曾与湘楚名楼岳阳楼、黄鹤楼媲美。

梓潼大庙是佛教还是道教(道教名址之梓潼文昌宫)(2)

梓潼文昌宫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七曲山,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当地传统,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初一至十五日,要举办两次梓潼庙会

梓潼大庙是佛教还是道教(道教名址之梓潼文昌宫)(3)


文昌帝君

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每年的二月初三是中国道教“文昌帝君”的诞辰。

文昌帝君又称文昌梓潼帝君、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夫子、雷应帝君等,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

一般升学、升职等考试之前都会拜文昌帝君,特别是二月初三这天,更是吉佳之时日。

梓潼大庙是佛教还是道教(道教名址之梓潼文昌宫)(4)

在中国的许多道观中都供奉着文昌帝,道教对这位神仙的接纳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据说文昌帝君是黄帝的儿子,不停化身现世,为民造福,是一位地位很高的神,并负责人们的学习和考试。14世纪以后,中国的许多学校里都供奉着这位神仙。他的生日定在农历的2月3日。特别在清朝时,当他生日时,连皇帝都要派人去祝贺。从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虽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而另一些文献中记载的传说是:在唐朝时,有一个叫张亚的浙江人,后来迁到四川的梓潼居住,在那里当教书先生。他不仅道德高尚,为人诚实,而且很有才华和品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死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就把他当成神加以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受到历代朝廷的信仰,逐渐演化为文学、学术和考试的守护神,渐渐被称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座前有天聋与地哑二神君

在文昌帝君的庙宇神像前,有一男一女两个侍童,分别是“天聋”和“地哑”。

有资料称,男童名叫“玄童子”,女童名叫“地母”。

据说,天聋掌管文人禄运薄册;地哑手持文昌大印。

另外还有文曲星、魁星,很容易与文昌帝君混淆。大家要分清楚哦!文曲星与魁星都是北斗星宿。文曲星与文昌位所处同宫为北斗第四星天权星居巽宫,魁星为北斗第一星天枢星居坎宫正一天师堂:杜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