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开局有两个神话故事,一个是女娲补天的故事,揭示了通灵宝玉的前生,一个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故事,说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姻缘。这两个神话故事介绍了红楼梦最重要的男女主人公和一个信物的来历,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可以帮助你打开红楼梦的大门。

女娲补天为什么会剩下一块石头?

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就不赘述了,很多人问补天石为什么会剩下一块,是女娲计算错误了吗?

剩下一块石头不是女娲计算的错误。

炼补天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保证炼就的石头能用来补天,对成品石的质量,大小必然要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不浪费资源,女娲先花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一块样石,石头高十二丈,长,宽都是二十四丈,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批量生产,先后花四年时炼出36500块。

女娲补天遗留了几块石头(女娲补天为何剩一块石头)(1)

石高十二丈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长,宽二十四丈代表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二十四节气,一年365天,36500块代表100年,不管后人是什么时候把一年定为365天,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以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其实这时空的信息早就被女娲隐藏在补天石中了,后人只是陆续发掘出了这些信息。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重新赋予了补天石一些新内涵,把十二,二十四把书中金钗数对应。

至于那块剩下的石头完全不是因为无材补天,恰恰相反,它是一块样石,是标杆,炼出它花九九八十一天,其他36500块总共才用四年,平均一天炼出25块,孰好孰坏一看便知。

那么这块标杆石为什么感觉自己无材呢?曹雪芹在这里向我们透露了几个人生道理:

首先,有才不一定能得到重用,就算你是标杆,不把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别人如何知道你是标杆,有才能要发挥作用才有价值,不能发挥作用有才能又有什么作用呢?连自己也安慰不了,只有长嘘短叹的抱怨。

其次,重用不重用是有世俗偏见的,很多人明明已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被赋予神圣的职能而不自知,因为他要的繁华,受世人瞻仰的虚荣,而不能耐住寂寞,守住内心的平静。

再者,凡事有了知觉,有了灵性便有了攀比,一块灵性稍通的石头都如此,何况人乎?人活着不要想太多,越简单越快乐也越幸福。

女娲补天遗留了几块石头(女娲补天为何剩一块石头)(2)

林黛玉前世在鬼门关还是西天?

三生石是被女娲放在鬼门关前掌管人的三世姻缘的巨石,而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是在三生石畔修成正果的,只是曹雪芹把这三生石安放到了西方灵河岸边,这样一放问题就来了,这个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到底是佛教的统治范围还是道教的统治范围呢?西方世界是属于佛教的,鬼门关是神的世界是属于道教的,所以,绛珠草是生长在令人恐怖的鬼门关还是生长在极乐世呢?

这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道教要的是今生的快乐,肉身成仙,佛教修的是来世的幸福,受的是前世的业障,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佛道两教是混二为一的,一道一僧总是结伴而行,很少单独行动,离恨天的太虚幻境是神的世界,而一僧却能去办业务,将通灵宝玉投入凡世,绛珠草是佛也是道,修成绛珠仙子后,她成天在离恨天活动,而下世为人报浇灌之恩,明显是前世今生的因果相报,是佛世界的因果循环。

女娲补天遗留了几块石头(女娲补天为何剩一块石头)(3)

不管是神的世界,佛的世界还是人的世界,有恩必须要报,为什么?因为有恩不报,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所以林黛玉倾一生的泪水也要报恩,以泄五脏内的悒郁之气,那应该是一种痛快淋漓的举动,哪怕泪干而亡。因此,有恩不报的人,内心应该是不舒畅的,因为有悒郁之气郁结其中,可见,报恩是多么的重要,有恩不报影响人的健康,至少是心理健康,所以,做人要学会报恩。

红楼梦开篇就是两个神话,怎样去解读这两个神话,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一家之言,浅薄之见,欢迎探讨,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