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3 种。17世纪中叶,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制法,小种红茶成为历史上最早生产的一种红茶。18世纪中叶,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坦洋工夫创建了工夫红茶制法。

金牡丹红茶推荐(金牡丹花果香型坦洋工夫)(1)

1995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机械与制茶研究室在工夫红茶的基础上,采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新选育的乌龙茶品种并对工艺进行改革,试制成功花果香型红茶。2009年,宁德市坦洋工夫研究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艺,花果香型坦洋工夫产品(一泡红)大量面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花果香型红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结匀直,叶色乌黑润泽;花果香、甜香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或醇爽;茶汤花香明显,汤色红艳;叶底红黄软亮。其基本加工工序为:鲜叶→日光萎凋→抖青或荡青→室内自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筛分→焙火。

福安市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唐代的“比屋皆饮”之风,在福安就有踪迹可以追寻;如今,素有“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国家区域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美称的福安,早已因茶而享誉全国,驰名中外。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诞生了位列于闽红三大工夫茶之首的坦洋工夫。传统工艺的坦洋工夫香气甜香馥郁带花香,创新型的坦洋工夫则香气浓郁优雅、花果香显且水中带花香。坦洋工夫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优异的品质在中国的红茶品类中占有一席之地,福安红茶作为宁德红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宁德红茶产业乃至福建红茶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牡丹红茶推荐(金牡丹花果香型坦洋工夫)(2)

目前国内市场80%花果香型红茶产自福安,而且在近年来,福安的茶叶在全国的一些茶叶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都足以说明福安的坦洋工夫技艺特别是创新型花果香型技艺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坦洋工夫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福安市也为此荣获“中国红茶之都”,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围国家非遗名录。坦洋工夫的发展,映射着整个福建红茶产业的发展。

通过生产实际调研和试验研究,探讨总结出花果香坦洋工夫红茶初制采用自动翻板式(链条式)烘干机(选用生物质燃料)烘干、精制采用炭焙的改进工艺。这种复合式烘焙方式是在花果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烘焙工艺细节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既能保证茶叶生产效率,又能使成茶的外形、香气、滋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较好弥补因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缺陷不足,或者因粗老叶产生青臭味和苦涩味,以及贮藏时产生的陈味等异杂味,使茶叶口感更醇和,汤色更清澈明亮,香气更持久,玫瑰香等愉悦香型更丰富,达到品质提升的效果,并能针对市场需求,烘焙出一定特色的茶产品。但是,针对茶青老嫩不同、生产厂家自身设备现状,烘焙方式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不可生搬硬套。同时这种新工艺对能源消耗方面及对茶叶内质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