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

前两天两条热搜挨着——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

图源:新浪微博

点开一看,刘畊宏哭,是因为跳操。

但辛巴爆料,确实真的爆料。

辛巴爆料,是迟来的翻旧账——

两年前,他因为卖糖水燕窝被封号。

两年后,辛巴跳出来指控平台双标。

还顺便狙击了一堆卖过燕窝的明星,其中就包括今年四月翻红的刘畊宏夫妇。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

图源:网络

而后刘畊宏回应,承认当时选品不够严谨,且当时发现问题后就已经联系赔偿。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

图源:新浪微博

过往明星疑似翻车,粉丝多是带着“总有刁民想要害我家正主”的否认;

而这次刘畊宏翻车,刘畊宏女孩们说“该罚就罚”“一视同仁”。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5)

图源:网络

看似是又一个明星带货翻车,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其实是,想赚钱却惹了一身“脏”的明星,实在太多了。

而明星不断翻车之路,也是韭菜逐渐清醒的进阶之旅。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6)

早在直播带货火爆之前,不少明星就已经翻车不断了。

只不过那时,明星翻车多是因为代言。

代言是一个迷之又迷的双刃剑——

粉丝为争咖位要数一数各自正主身上有几个高奢代言。

但当品牌有了黑料,明星取消合作的速度又会被列成清单、长久鞭尸。

实际上近几年,代言的“背刺”确实防不胜防。

朗朗代言的vip乐器陪练课,团队人去楼空,家长上万元学费原地蒸发。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7)

图源:网络

孙红雷代言的瓜子二手车,因虚假广告被罚千万;

次年又出现重大肇事车辆未结案就在平台售卖的案例。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8)

图源:网络

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翻了;

很多国民度高的演员,翻了;

很多专业领域人士,翻了......

而每每翻车,坑的不只是消费者和代言人,还有拿出多年积蓄加盟的加盟商。

李维嘉代言的“快乐方程式”茶饮店招商后跑路,加盟商被骗几十万元,而后纷纷跑到湖南台楼下维权。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9)

图源:网络

同样翻车的奶茶店还有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

“茶芝兰”最初为了骗取加盟费,雇人排队营造“虚假繁荣”的阵势。

结果加盟商加盟不到三个月,纷纷倒闭;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0)

图源:网络

郑恺代言的“茶主播”,也涉嫌虚假招商,众多加盟商血本无归......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1)

图源:网络

而明星每每代言翻车,回应得都大同小异,且毫无诚意:

代言前已核实资质;

代言时未出现问题;

代言结束才爆雷。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2)

图源:新浪微博

三部曲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一句话就是“与我无关”。

“冷眼旁观”的感觉,在频频爆雷的高危P2P产品里,尤其明显。

今年八月初,胡军因曾代言理财产品“悟空”爆雷,疑似涉及34万人、390亿元,而冲上热搜。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3)

图源:网络

而这款产品曾经火爆一时。

毕竟既有超高回报率保证,还有一身正气的明星“背书”,产品上线首日交易破百万,三天注册用户过万。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4)

图源:网络

但紧接着迎来的不是回报,而是逾期回款、无法兑现……

要想及时止损,只有三条路——

一是赛博“通胀”,钱变成了仅该商城可使用的“金豆”来兑换物品,而兑换价格是市场价的3-5倍;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5)

图源:网络

二是资金缩水,折扣兑付有可能拿回10%-30%的本金;

三是报警,且等待一小波人联系平台催款。

但工作人员坦诚说,后两种方法不保证成功。

于是,几十万人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

维权无路的人们在评论区喊话要求胡军表态,网传还有人跑到北京人艺要求取消胡军一级演员的资格......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6)

图源:网络

面对这样的“大轰炸”,胡军作为个人没能力负责,作为明星也只能尽量撇清影响:

表示在代言前曾委托律师认真核实,自己也注册成了用户,并且已在产品爆雷之前取消合作。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7)

图源:网络

但这官方回应,却不能让网友满意。

为什么?

一是P2P一夕暴雷,毁掉的却是无数个普通人的家庭。把事情闹大,是走投无路的受害者们最后的稻草。

二是,近几年庞氏骗局遍地、P2P纷纷暴雷。

汪涵、刘国梁代言的金融产品爱钱进APP跑路,涉案金额上百亿、创始人失联。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8)

图源:网络

张铁林代言的鑫琦资产,涉案金额达19亿,董事长被判8年。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19)

图源:网络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明星为了高额代言费,不管不顾下场。

翻车前,是“我相信”“我承诺”。

翻车后,是“已解约”“不清楚”。

甚至还有人轻飘飘地将受害者的苦难判为“活该”,自己则毫发无伤退场。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0)

图源:网络

诚然作为代言人,对未知风险难以预估。

但“P2P”和“保健品”这种高风险品类,几乎全员翻车却依然有人前仆后继代言。

说到底,还是潜在的舆论风暴,不及当下的一纸合同值钱罢了。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1)

过往,拍戏、综艺、代言是明星挣钱的三大门路。

但风口在哪,人就涌向哪。

如今也有许多明星成立自己的直播团队,深耕带货领域。

但毕竟是隔行如隔山,不拿出点诚意,只会逃不出“尴尬频出”的结局——

钢琴家吉娜直播带货吹风机,夸张到说自己能感受到“负离子”的浓度;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2)

图源:网络

演员车晓直播卖口罩,自己和团队都不知道口罩“有多少层”“是否达到医用标准”等细节,只能装作看不到评论。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3)

图源:网络

这类对产品一问三不知的吉祥物型主播,还只能算是看轻直播、看低观众。

有更多人是存了坏心思,比如售假——

8月22日,童星郝邵文被曝直播间售卖的整切牛排,疑似合成的。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4)

图源:网络

有人解释道:

合成牛排也是符合标准的,这个价格买不到整切,应该是郝邵文说错了。

但展示的是整切,收到手的是合成,中间的利润差是明星说的福利。

最终宛如一场空还要给消费者扣上“谁叫你占便宜”的帽子,哪有这种道理。

这两年下场直播翻车的娄艺潇,曾在直播间29.9元卖大牌口红。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5)

图源:豆瓣

童年女神舒畅也没能幸免。

近期一克黄金的价格在380元上下,但舒畅却可以让大家2位数买到金饰;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6)

图源:网络

这种价格已经明显违背常识,有人劝舒畅,不要因小失大而翻车;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7)

图源:网络

有人去搜99元纯金项链的同款,发现原价30块钱。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8)

图源:网络

在这些售假故事里,最有名的还要数“潘噶之交”——

“嘎子”的扮演者谢孟伟直播带货卖贴牌假酒,被点名批评。

老前辈潘长江连麦教他做人,句句语重心长:

“网络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29)

图源:网络

嘎子被说得眼含热泪,评论区也一片感慨,然后转头,潘长江也去带货卖酒了。

这个故事被封做“潘噶之交”,可谓新时代寓言体。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0)

图源:网络

屠龙少年不一定成为恶龙,但“劝嘎之人”,最终真成了“潘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于是,当利润喜人,身在其中的不少人越来越失去了底线。

甚至有人直接直播要钱——

《乘风破浪3》中观众缘垫底的姐姐赵樱子,被曝出在直播间叫粉丝“老公”,求打赏。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1)

图源:网络

郭德纲的助理王楠也在直播时要求打赏,并直接讽刺直播间的粉丝:

“别人的粉丝都花好几百万,你们咋就不打钱,穷得理直气壮?”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2)

图源:网络

直播间喊话还不算,朋友圈也要重新定义“德云社女孩”——

得在他那花了足够的钱,才算得上“德云女孩”,没有实力买还瞎起哄的,就是无知的玩意儿。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3)

图源:网络

明星,甚至是如王楠一般的内娱边缘人,都可以如此轻易地靠“脸熟”变现,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其实已经是明星光环带来他们的作品之外的、额外的奖赏。

这跟个人的实力无关,而是仰仗时代的东风和消费者的托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因而身在其中的获益者,最起码要承担起与个人影响力、获益成正比的责任。

但实际呢?

责任没看到,我们看到的,只有为他们的“明星光环”买单的消费者,被当作韭菜——

去年,杜海涛和吴昕创办的“辣斗辣”火锅,因为火锅菜汤中有苍蝇被责令整改。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4)

图源:网络

郑恺的火锅店“火凤祥”,因卖变质食材被曝光。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5)

图源:网络

而某男星开的火锅店不仅多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还坑了无数加盟商的血汗钱——

拍视频、请网红,营造一片红火声势,加盟店短时间内疯狂扩张到全国近千家。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6)

图源:新浪微博

而结果是——

明星赚上亿加盟费然后退场,留下一群濒临倒闭的火锅店和一无所有的加盟商。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7)

图源:网络

吸别人骨血,鼓自己钱包。

而近来,又有人被曝光了明星诈骗的新套路——

开学校诈骗。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8)

图源:新浪微博

糊咖钱泳辰,人生唯二的机会在内娱有姓名:

一次是和吕一结婚(吕一曾上过《浪姐2》),一次是被指诈骗。

而这种查无此人的状态被他吹嘘成了“成功人士”,想要成功就必须在他的表演学校学习。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39)

图源:网络

但实际上呢?

他们自己办学校开课,自己找不专业的团队写剧本拍戏,自己再随便花点钱上线,一个低成本、low质感的网剧就诞生了。

也有人由此事,联想到了张庭的“传销”帝国。

在那个帝国里,张庭夫妇把自己造成“神”,坑害了无数需要神拯救的、本就凄惨的“代理宝妈”。

而这样的无耻之徒,竟兜兜转转,在近期于东南亚复活了......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0)

图源:网络

还记得“一爽”成为单位,人们逐渐推开了娱乐圈梦幻大门,知道了明星原来日薪208万、一个人一天650元餐费不够、漏税能上亿……

但我们今天才知道——

人心的贪欲深不见底,“漏税”上亿还远远不是明星翻车的终点。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1)

这样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不仅让大众对不少下场的明星,连古早的角色滤镜都褪得一干二净。

还让本就鱼龙混杂的消费市场,有了更高的鉴别成本。

很多时候,任主播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已经不信“带货”的真实性。

比如,近期戚薇直播间就疑似出现假货。

网友称在戚薇直播间买到了颜色不对的面膜,还在线上鉴定机构经Ai 和5位鉴定师鉴定为假货。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2)

图源:网络

戚薇方的回应亦“刚”亦“柔”,承诺可以给当事人补偿,也报警处理。

在8月25日与《娱理工作室》的对谈中,也表示不会推脱相关责任:“主播的责任是为消费者托底。”

但网友却都已不再买账——

承诺给适当补偿、疑似联系检测机构删帖等,皆被怀疑心虚;

硬气地报警,又被认为态度不友好、与消费者割席。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3)

图源:网络

和常见的“装死”相比,戚薇的回应已经算是少有。

且戚薇确实算得上深耕直播带货的明星,此前多次表明“若卖假货就是脑子有病”。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4)

图源:网络

但为什么这次,等不及官方消息,网友就先急着给她“定罪”?

一方面的原因是内娱滥用“报警”公关,使得信服度降低;

另一方面则是明星的大众信任已经崩塌,网友真的被“割怕”了。

任对你有再厚的滤镜,都有碎掉的可能——

毕竟连春晚常客“潘子”,一脸傻白甜的“美嘉”都在屏幕前作戏了。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5)

图源:网络

更不要说最近的贾乃亮又让人们看到了信口胡说的能力之强——

为校园贷发家的罗敏站台,竟然还能吹嘘罗敏是打拼不易的优秀企业家。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6)

图源:网络

而信任度大幅崩盘的同时,要想自证清白就难上加难了。

毕竟,人们正在对明星逐渐祛魅,随手一搜都是消费者的信任被透支的新闻:

“黄圣依收十万坑位费只卖出5个保温杯”

“花51.5万元请明星带货只卖5000元”

“13.5万元坑位费销售额3万元商家不满杨坤直播带货刷单报警”

粉丝因信任下单,买到假货却不予售后;

商家因明星的人气,给出明星高价坑位费,结果明星直播间里都是拍完即退的水军......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7)

图源:网络

整个链条都成了明星眼里可割的韭菜。

但很多明星没想到的是——

韭菜虽然一茬接一茬,但当名声臭了,镰刀挥舞得再用力,也只能割到空气。

看起来可以变现的明星光环和人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需要用心养护和爱惜的羽毛。

任意挥霍人气、收割利益,只会让无论是角色滤镜还是本人光环,都沦为一次性的消耗品,进而换来不可逆的结果——

令粉丝失望、被市场驱逐、让路人不齿。

有人在挥霍粉丝的信任度,也有人兢兢业业爱惜羽毛。

颜丙燕一生不接广告代言、恪守自己演员的本心;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8)

图源:网络

刘德华出道40周年直播,是一个机不可失的变现机会,但他坚持关闭了直播间的打赏功能。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49)

图源:网络

他不愿让自己置于狼狈境地,主动避免“瓜田李下”的处境。

去直播间卖电影票,66万张票秒卖光,却没人质疑「男神形象崩塌」。

因为带货卖的也是自己懂、自己演的电影;

即便为品牌站台,也一直在询问产品功能,姿态大方得体。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50)

图源:网络

所以,她姐并不是说,明星不能跨行跨界。

跨行无可厚非,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也没什么丢人。

只是,无论是为产品、品牌代言,还是变成主播在直播间带货,明星如此顺畅地转移到另一个赛道,都是因着大众给的关注。

站在一个比常人更高的起点上,就意味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

谨言慎行,本就是根本。

更何况,无论是代言还是带货,本质都是明星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给脱离本行的领域背书,或把影响力外扩到更多的地方。

如果说,在娱乐圈,明星贩卖的是作品。

那转换赛道和行业,无论是否是明星,门槛都在那里,规矩和玩法也在那里。

想要加入其中,正确的做法,是从零开始,去学习、去了解、去承担责任。

而不是,只凭一张脸和名号,下场搅乱市场。

毕竟明星效应只能收割一时,人格魅力只是点燃的引线。

重要的,永远是把人当人,将心比心。

更何况如今,明星下场割韭菜,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了。

今年五月,景甜因代言的保健品称能“阻止油脂和糖分吸收”违反广告法,被罚722.12万、三年内不能接广告;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51)

图源:网络

即便景甜第一时间道歉,但商业价值大打折扣,之前的合作品牌也纷纷第一时间删除了宣传物料。

内娱明星出道前后对比(从资源咖到法制咖)(52)

图源:新浪微博

口碑坍塌了大半个职业生涯的景甜,好不容易凭借《司藤》才得以逆转路人缘,又因此一夜之间回到原点,可谓是得不偿失。

但这又是一件好事。

行业需要规范,明星也需要警钟敲在耳边。

作为公众人物,吃到了红利,也应有同等的自觉。

法律,只是最低最低的底线。

倘若割韭菜还刨根,看似一本万利,其实是自断后路。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