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按:纪录片从来都不是绝对客观的。相反地,纪录片从一开始就注定背负着制作团队强烈的个人意志和风格展现。而在这个非虚构的题材之下,主观度的把控一直是纪录片制作和观众反馈绕不开的千古命题。近日,一部被称作是“记录中国公路之壮美的扛鼎之作”的纪录片《最美公路》上线,以挂壁、跨海、飞天、遁地、越野、通途六个不同主题分集,旨在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传递出“中国的故事是由中国的道路来书写的”的制作理念。有趣的是,在与导演最初相约时,第一集《挂壁》刚刚上线,通过对鬼斧神工的河南郭亮村挂壁公路和滇缅公路的展示,赢得了广泛好评;由于时间原因,真正与导演对话时第二集《跨海》也已上线完毕,而片中因为主人公个人故事和情感抒发所覆盖的篇幅过多,导致出现了诸多如“最美公路”主题跑题的观众舆情、观点。因此这次最初定位于了解该纪录片细节的导演对话,更像是一次针对纪录片个人色彩风格平衡的答疑和回应。
李佳梦工作照
“路,对于我们这群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熟悉又陌生。因为它仿佛从来都在那里,只是我们从起点A到目的地B的媒介,习以为常便是忽视。就仿佛我们每天呼吸空气,却不会思考空气为何会存在于那里一般。《最美公路》是一个契机,它向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为何会有路?怎样造出一条路?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也是最终我们在整个作品里,试图去解答的问题。”
这是分集导演戴依戈写在首集导演手记中的一段话。这很好得回答了一切与作品有关的问题伊始——《最美公路》究竟想讲一个什么故事?的确,很少有过客把路当作旅途过程中的核心重点,因此《最美公路》的制作初衷便是以公路为切入点,希望把与路有关的一系列小故事无限放大,见微知著,使其借中国故事之名重新进入观众视野。
双重故事线同步展开
那么,如何来讲这个以路为名的中国故事呢?或者说,如何讲出中国公路故事的新意呢?
《最美公路》所采取的是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感双重故事线同步进行的策略。在自然地理线中,公路的诞生、所连通的壮美风光,以及修路造桥的故事中所发生的故事将被逐一呈现,这一设置与以往的自然题材下公路片的拍摄手法不尽相同。而《最美公路》从一开始所赋予的标签定义就是人文片,它所考虑的问题从一开始便不是如何平衡自然故事中的人文色彩,而是“公路”的故事本身就逃不开对人的描绘。因此,《最美公路》突破了原有同类题材单纯针对于公路建造本身来进行切入的拍摄手法,而在人文情感线方面每期设置了两位嘉宾作为“领路人”,并增添了“自驾者”这一主观视角。李佳梦制作团队所设想的是将传统的“采访”变为沿途的“聊天”,既无喧嚣,也无刻意,让一切发生在公路旅途上的事情自然而然得呈现。不论是“领路人”,还是“自驾者”,他们类似于观众的代表,将自己初次来到目标公路上的故事和感受直观得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加强观众带入感的效果。“这种叙事方法的改变会让我们自身感觉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这一整个旅程的经历其实是会让领路人和体验者他们两个人自身因为这一路的旅程而发生情感上或者是关于路上的故事所发生的碰撞。”李佳梦解释道。
于是,在第一集《挂壁》中,前半段,借助复旦教授蒋昌建和职业赛车手高华阳的视角,片子带领观众穿越了世界上最险峻的郭亮挂壁公路,深入一度与世隔绝的郭亮村。时光倒转,历史穿越,感受13名村民、在悬崖绝壁上凿开26000立方米的山石、凿坏3000个锤头建出连通崖上村落与崖下世界的生命之路,那是老一辈开路人的精神与勇气;后半段,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与自驾游爱好者夏星,则以重走滇缅公路的方式带领观众重回抗战烽火岁月,那是一段20万中国人民仅用9个月时间就在崇山峻岭间以血肉之躯铸成了要用3年时间才能开通的长达1140公里的滇缅公路、奋力救国于危难间的故事。片尾的一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将历史叙述与现实回顾推向情感高潮。首集《挂壁》在可眼见之美与可耳闻之壮行的结合下全面告捷。
前后两段故事的衔接是蒋昌建主持人式的串场,面对“剧本痕迹过重”的质疑,李佳梦重提“领路人”的角色设定,“嘉宾作为观众的视角,与观众一样呈现自己主观的感受,他会把自己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而他们其实就是像观众的眼睛一样,他们只是代表观众去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条非常厚重的路”。
跨海大桥艺术式呈现
“我觉得(公路)这一个题材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做的和其他的公路片不同,能够将每一条路的不同风格包含在里面。当然我们每一集的叙述重点都不一样。这是我们之前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李佳梦坦言道。
“创新”这一点在跨海大桥(最美海上公路)这一题材上显得尤为重要。“跨海这一集最大的壁垒是它对大家来说并不具有神秘感,因为跨海大桥大部分城市中的人都是见到过的”,李佳梦说。艺术质感的融入是李佳梦的制作团队对于跨海大桥故事讲述创新的问题给出的答案。于是便有了领路人舞蹈演员朱洁净的加入,尽管演员本身逃离都市追求远方的故事并没能够像第一集郭亮村村民那样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但对话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创作团队的初心——“跨海大桥更多是跟海洋、跟自然相生相合的过程,所以我们导演一开始的构思就是怎么去平衡自然与艺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希望(朱洁净)能够用一个更柔软的视角去展现跨海大桥建造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感。在她眼里看到的大桥并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充满着人性和哲思的艺术杰作。”
坦言道,导演设想与观众反馈的这一落差并不在意料之外。现在纪录片的主要观众群体集中于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下的人们,大家对于纪录片这一介绍性题材的观看心态更多是猎奇、学习,而非如同电视剧、电影一样寻找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加之《最美公路》这一标题框架的设定,许多公路之下的人文外延故事是否能获得认可还在不断探索尝试。这并不意味着人文色彩的加入有违纪录片初心,只是在跨海大桥这一题材上主观在与客观的平衡之间并未得到有效实现。
不过采访最后,李佳梦笑着补充道:“其实我们自己本身对这一集还是非常满意的。”
1号结语尽管在观众喜好把控、个人风格平衡方面出现了与策划设想的实际落差,但是《最美公路》至今两集的呈现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祖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和纵横几经的中国故事,我们有理由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诗与远方”。而对于纪录片本身,观众或许也应该对于身边题材的关注和描绘实现喜好调整与品位升级。路在脚下,故事在身边。
“最后,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由这样的记忆构筑而成,每一次看到这条路,便想起沿途听到的故事,和沿途亲身经历的种种,这便是人赋予路的意义、赋予它的‘美’之所在了。在出发前,‘最美公路’于我,还是一个空洞的命题作文,而在归来后,我想我已能够发自肺腑地说,我走过的这些路,都有着它们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是首集分集导演戴依戈的个人总结,也是李佳梦整个制作团队最想从观众处获得的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