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候鸟白琵鹭现身额尔古纳湿地(大红鹳误入沉湖)(1)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白琵鹭。

杨鑫 摄

珍稀候鸟白琵鹭现身额尔古纳湿地(大红鹳误入沉湖)(2)

大红鹳。

魏斌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晓雨)随着入秋渐深,武汉各大湿地均已雁鸭成群,进入最佳观鸟时期。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冬候鸟数量已达2万只,其中还“误入”了一只迷路的大红鹳。这种鸟儿在武汉十分罕见,此前在武汉历史上只被发现过一次。

3日傍晚,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工作人员通过湖区监控系统发现了一种不太一样的鸟。经过专业鉴定,这种鸟是在武汉十分罕见的迷鸟:大红鹳。由于它的迁徙路线并不经过武汉,所以只有在它们迷路时,武汉市民才有机会“一睹芳容”。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大红鹳在武汉唯一一次记录,是2015年出现在府河湿地。4日一早,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魏斌就赶往沉湖,拍到了大红鹳的美照。

只见这只鸟体型很大,高约130厘米,羽毛偏粉色,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它时而在湖心单腿小憩,时而在浅水区漫步觅食,起飞时,如同低空一抹飘着的粉红云朵。

据介绍,大红鹳是一种火烈鸟。但为何它没有印象中的火烈鸟红?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解释,火烈鸟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红色,而是食用了含有丰富类胡萝卜素的食物,身体吸收分解后,羽毛逐渐变成红色。

“大约10日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卷羽鹈鹕时隔6年再现沉湖。两种罕见鸟类时隔多年同时现身,是对沉湖湿地生态修复成果的肯定,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和大红鹳一同到来的,还有数万只冬候鸟。候鸟齐飞的壮观景象又出现在了武汉各大湿地。

10月28日—11月2日,为配合湖北省秋季迁徙水鸟调查,武汉观鸟协会志愿者们对沉湖、涨渡湖、草湖、武湖、安山、府河、天兴洲等7个湿地公园或湿地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野生水鸟4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分别是黑鹳和卷羽鹈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5种,分别是鸿雁、白额雁、小天鹅、灰鹤、白琵鹭。

“目前沉湖冬候鸟数量已经达到2万只,是往年冬候鸟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武汉最佳观鸟时期已经到来,还有更多鸟儿将陆续抵达。”颜军说。温馨提示,市民游客们如果前往湿地观鸟,请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不要惊扰鸟儿。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