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观后感(纪录片镜子观后感)(1)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将他们从梦中唤醒。”

为人父母,虽然不用持证上岗,但也需终生学习。

其实从片名,就大概能知道会讲什么内容。因为我一直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对应有上面样的孩子。

有控制的父母,就一定有叛逆的儿子;有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就有不惜一切证明自己的孩子; 有不会表达爱的父母,就有自卑、没有存在感的孩子。

李品宽老师说,最错的的一句话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这句话让焦虑的家长,强加自己的想法到孩子头上。

我却认为,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首先要清楚,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

这一点上,感触最深的是家明这个案例。三个孩子,家明的父母是关系最好的,沟通比较顺畅,夫妻之间态度也比较温和,父母也都受过高等教育。

家明父亲出生寒门,大学毕业之前,没有喝过牛奶,没有穿过皮鞋。这是一个典型的草根,凭借自己踏实努力(他自己说的永不放弃),在武汉站稳脚跟。所以,假如生命只剩下十分钟,父亲希望家明过得比自己好。什么是好,他自己吱吱唔唔说不上来。观众却大概可以猜到,上更好的大学,去更好的就业岗位,获取更好的物质条件。。。

一切靠自己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感强。家明父亲就是这样:领导交代了任务,不能请假;儿子学业关键期,一刻也不能放松;通过父母课堂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立刻180度大转弯,买哈士奇,开网吧(真够用力过猛的。为什么不能先休学做背包客)。

但问题是,如果方向是错的,停下来就是进步啊。家明父亲本着超强的责任感,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为洪水猛兽,对儿子严加控制。

结果适得其反,儿子连学也不愿上了。从他家住房来看,也只是工薪家庭。大概率来说,这样家庭的孩子,不上学可能真的是“输”了。更可惜的是,在控制中长大的家明,根本没有任何责任感,这与他父亲刚好相反。在他应该努力学习的年纪,劲都用在了为自由挣扎。他真的喜欢做背包客吗?我敢打赌,他只是喜欢背包客自由的一面。

将来没有学历,也没有责任感的家明,确实输在了起跑线。而这一切,竟是他父亲兢兢业业努力的结果。

影片中,最让人心疼的是泽清这个孩子。内向,自卑,没有存在感,少年老成。一开始看到相互抱怨的泽清父母,还有家里破烂的沙发,凌乱的物品摆放,我以为这是一个穷困的家庭。随着影片推进,才知道父母都是高知,连外公外婆都是退休大学教授。然而这一切,依然无法改变,泽清的成长环境在三个孩子中最差的事实。

因为,他的父母长期冷漠相对,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双方显然已经对对方极尽失望,各自都不愿回家。整个影片,没有见他们眼神交流过一次,即使说话,眼睛也望向别处。

这位有海外背景的高知母亲,不仅是一位田园女权主义(这里提醒一下咪蒙粉们,睁开眼睛看看生活吧,毒鸡汤喝多了不好),还脾气暴躁,强势。更糟的是,她甚至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如果说对丈夫的爱已经在争吵中消磨殆尽的话)。在泽清的眼里,“我一说她就不耐烦”,“我要吃东西,她懒得下床”。

不难想象,父母像是比赛看谁回家更晚一样,整天不着家。一在家,不是吵就是打。有这个儿子跟没有似的。年幼的泽清,小学时候就已经问题多多。你以为的问题,却是孩子的解决方案。父母看不到他的想法,他只好写出来贴在墙上;感觉不到爱,为了证明自己,沉迷于网上下军棋。完全找不到存在感,他的解决方案是,你看不见我,我打你一下,你还看不见我,我拼命的打你。

作为一个泪点低的人,影片泪点有很多。教官说泽清在基地慢慢变得像个可爱打小孩,还有泽清自己表示住在基地很好的时候,心疼到忍不住啊。给江普老师点赞,给了泽清那么多鼓励。

影片之后,三个孩子的父母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是培训机构的意义所在,有这样的父母课堂,也是这个时代孩子(虽然是极少数)的幸运。然而,所谓积重难返,培训能解决的是,悬崖勒马,却无法磨灭错误的教育铸下的大错。

痛心。

我时常在想,在这个信息如此便捷,一本书的价钱甚至不够点一盘菜的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的观念如此陈旧。

正如李品宽老师说,父母是人一生中扮演时间最长的角色,却不需要持证上岗。

真希望有一天,给孩子入户的时候,必须列书单,再考试。不通过的,不予办理。每一次孩子的升学大考,父母也有相应的考卷,并计入总成绩。

哎呀,好像不行!那些不愿意终生学习的父母,依然是拖后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