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石磊磊/文 肖春道/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在福州的闹市区极为罕见。上周五,一只雌白鹇的现身,打破了乌山历史风貌区的白鹇“零记录”。昨日上午,一只雄性白鹇亚成鸟,又出现在福州的道山路上,吸引周边不少市民围观。鸟类专家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乌山已经有了白鹇的小群落,他也特别提醒,白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内已有猎捕白鹇被判刑的案例。

白鹇濒危原因(白鹇一家子落户福州乌山边)(1)

海都记者在道山路看到的白鹇,羽毛偏黑色

小区围墙上 白鹇清晨觅食

5月31日下午3时多,一只雌性白鹇出现在乌山历史风貌区,几名摄影爱好者抓拍到这珍贵的画面。海都记者赶到现场时,它已不见踪影。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白鹇和海都记者在乌山南麓的道山路上偶遇。

“孔雀跑出来啦!”昨日上午7时,海都记者路过道山路一小区时,听到了周边居民的惊呼声。或许是周边居民比较少见到白鹇,不少人误以为它是孔雀。

记者看到这只白鹇时,它站在小区的杂物间顶上,姿态高傲,随后它跳到小区围墙上踱步,数分钟后,它又跑到了附近一处房子的屋顶上。面对周边居民的围观,这只白鹇并不紧张,还时不时地低下头寻找食物。

记者看到,白鹇脸部是赤红色的,头顶有黑色的羽毛,身上的羽毛则是褐色和白色相间,没有什么白色的羽毛。海都记者距离白鹇七八米的距离,静静观察。白鹇似乎没有惧怕记者,它活动了十多分钟后,翻过屋顶,到别处觅食去了。

别称“山中仙子” 榕城多处出现

白鹇别称“山中仙子”,也有人称之为“山凤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金鸡山公园、金牛山公园等地,都有白鹇出没的记录,上周,那只雌白鹇的出现,打破了乌山白鹇的“零记录”。

很多观鸟爱好者都在推测白鹇的来历,此前,在周边的福州第十八中学、白马河公园等地,也有观鸟爱好者发现了白鹇的踪影。

省观鸟会的负责人杨金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判断两只白鹇的关系,但可以确认的是,在乌山周边已经出现了独立的白鹇小群落,因为白鹇跟鸡一样,一窝都有三到六只。

很多读者也在关心,出现在闹市区的白鹇,食物来源是什么。省观鸟会的负责人杨金表示,白鹇是杂食性动物,它可以吃植物的嫩叶、根系、块茎、果实等,也会捕食昆虫,食物有几十种之多,因此市民不必担心它会缺少食物,更不要投放食物,以免影响它的野外生活。

采访的最后,杨金特别提醒,白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闹市区频繁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周边生态环境的好转,另一方面是人类对鸟类保护意识的增强。他特别提醒,市民发现白鹇后,不要去追踪、惊扰,更不能进行猎捕。偷猎白鹇的行为将触犯刑法,此前省内就有偷猎白鹇被判刑的相关案例。

□冷知识长得这么黑为啥却姓白

为什么名叫白鹇,但看起来却显黑?

省观鸟会的负责人杨金表示,记者在道山路看到的白鹇,是雄白鹇的亚成鸟。在这个阶段,确实还看不出它的白色羽毛。白鹇要经过至少一年的生长,才能全身变白。

白鹇变白后,还不是一般的白。李白曾经为白鹇赋诗一首,极写白鹇之白。在他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中,写到“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白到连白雪都自愧不如,美到大诗人想用白璧来换取它们,也就难怪白鹇被称为“山中仙子”了。

编辑:李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