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完整版免费阅读(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82章破戒)(1)

第1页 作者简介

《破戒》的作者是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的诗人、小说家。原名岛崎春树。参加了北村透谷等创办的杂志《文学界》,以第一本浪漫诗集《若菜集》,开创了日本近代诗的新境界。之后转向小说发展,发表了《破戒》,开创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另外,他是明治学院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是该大学校歌的作词者。是国际文艺家协会日本分会的创立者,第一任会长。

1906年自费出版经7年时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破戒》,描写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年轻教师为自我实现所做的挣扎,这部作品被称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虽然书中反映出受卢梭和左拉的影响,却受到夏目漱石等人欣赏,成为最受瞩目的自然主义文学掌旗手。成功之时三个女儿却陆续夭折。

1910年妻因难产去世,他后来写了《家》,这是他的代表作,叙写了两个大家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衰亡解体的过程。此后由侄女驹子协助扶育多年,1913年因与侄女的不伦之恋导致驹子怀孕,并被她的父亲发现。藤村为了躲避亲戚家族的谴责而躲避到法国,为了替自己正名,藤村揭露了自己父亲也犯了相同的错误并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诅咒。然而社会大众认为此种行为是可耻并且粗俗下流、败坏风气且不可原谅的。

1916年回国,发表忏悔作品《新生》,忏悔了他和侄女的关系。随后的时间里,一方面在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讲授法国文学,一方面写作小说。

1928年藤村开始搜集资料,以便撰写《黎明之前》,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气势磅礴的,主要通过封建割据的一个藩国来反映19世纪60年代王政复古运动。1935年,藤村成为日本笔俱乐部的初代会长。

1936年他代表日本参加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际会谈,并且参访美国和欧洲。 1943年他开始续写‘东方の门’,‘夜明け前’的续集。1943年8月22日,因脑溢血逝去,终年七十二岁。葬于大矶地福寺,遗发与手骨分葬马笼永昌寺。

世界名著完整版免费阅读(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82章破戒)(2)

第2页 内容概要

《破戒》是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著名长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信州饭山小学教员濑川丑松突然要迁居莲华寺。原来,在他居住的公寓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一个“秽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的部落民)出身的人被赶出公寓,丑松对此十分恼怒。丑松自己也是“秽多”,为防止社会的歧视,他听从父亲的告诫,竭力隐瞒出身。

丑松憎恨不合理的社会,然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只得忍气吞声地过日子,内心郁郁寡欢。同窗好友银之助的友谊和莲华寺养女志保姑娘的悄然恋情也无法慰藉他内心的苦闷。丑松最崇拜猪子莲太郎——一个同是“秽多”出身的新思想家。

莲太郎著书立说,与社会偏见作斗争。丑松从莲太郎的著作中受到鼓舞,但又缺乏“破戒”(暴露身份)的勇气。不久,莲太郎为政敌暗杀一事,促使丑松下了“破戒”的决心。他在学生面前坦露了自己的出身,然后辞去教职,决定去北美开创新生活。

丑松是日本明治时期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典型。他渴慕自由,向往平等和幸福:“我也是社会的一员,和别人一样,我也有生存的权力”。然而,他犹如一棵嫩草,在风刀霜剑之下,尽管向往春天,青春的生命仍然得不到发展。他为失去自由,被剥夺平等权利而悲哀。丑松有一颗怜悯弱小者的善良之心。

他同情风间敬之进一家的不幸遭遇:为敬之进的退休金,丑松替他在郡督学面前说情;敬之进因喝醉酒跌倒在路边,丑松扶他回家;敬之进无力让儿子省吾继续读书,丑松又资助学杂费。丑松憎恨邪恶势力。他对“恶德政治家”高柳利三郎,专制主义思想的吹鼓手饭山小学校长和卑鄙无耻的莲华寺和尚深恶痛绝。

丑松在新思想的启迪和莲太郎之死的刺激下,毅然向人们坦露了自己的身世,破除了精神枷锁和旧势力的束缚,获得了新生。丑松“破戒”的过程,就是觉醒的过程。丑松的觉醒,反映了近代日本民众的觉醒。

《破戒》以丑松破除父亲戒律的思想觉醒变化的过程为主干,广泛触及了日本近代末期的农村乡镇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乡镇的政界、教育界的腐败以及封建等级偏见的危害、封建剥削的残酷。

《破戒》确实反映了日本近代社会的明显特点,即日本近代社会是一个富有浓重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社会。

世界名著完整版免费阅读(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82章破戒)(3)

第3页 写作背景

1904年,岛崎藤村根据在小诸地区的见闻,和经过调查当地部落民生活得到的材料,开始写作《破戒》。小说主人公丑松的形象是以藤村当时的同事大江矶吉为原型的。

藤村亲眼目睹了大江矶吉部落民身份暴露后惨遭迫害的经过,并通过走访部落首领,了解到大江矶吉的生平。基于对这些客观材料的剪辑和加工,《破戒》如实地反映了部落民的生活,大胆揭露了社会丑恶的一面。

这种创作是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的结果。《破戒》创作之时,正值日俄战争爆发。藤村声言“人生是大战场,作者也是从军记者”。他以记者采风实录的精神广泛地报道了社会生活的真谛,写出了这部严肃的社会小说。

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内容,立即引起新闻界的重视,称它为关于部落民解放的“问题作品”。作者早年是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抒情的笔法和对自然景物生动、细致的描绘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使得作品情趣盎然、愁思朦胧,显示出作家既冷静、客观而又富有抒情色彩的艺术风格。

小说还把人物活动的舞台置于风景绮丽、安宁、古朴的乡镇环境里,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趣,也为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表现远离喧嚣的城市的乡镇知识分子的生活。

总之,《破戒》是广角镜,它把一个个富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尽收眼底,使其成为社会视野广阔的现实主义之作,充分揭示了近代日本社会的特点。正如作家所说:“虽说是明治维新,但我们并未能将过去根深蒂固的事物完全更新。从某种意义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不过是封建时代遗物的近代化而已”。

世界名著完整版免费阅读(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82章破戒)(4)

第4页 读者评论

1、就作品主人公丑松是部落民出身这一设定看来,作者让主人公与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构思本身就使作品包含了社会批判的要素,而且批判力度随着丑松在小说中的境遇而起伏变化。丑松内心的矛盾冲突越尖锐,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批判力度就越大。因为丑松内心的苦闷恰恰是社会压迫个体的反映。同时,藤村塑造了校长、郡督学、镇议员等反面形象,对他们的装腔作势和虚伪无耻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嘲弄,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揭露了封建身份制度的荒谬和各种恶势力对人的桎梏。《破戒》具有的社会批判性与取材密不可分。

2、《破戒》的社会批判性不仅来自自然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化取材,也同特殊时代背景下藤村创作思路的转变有关。岛崎藤村早期创作主要是浪漫主义抒情诗。而浪漫主义提倡文学反映超越现实的主题,强调理想和抒情性。但在自由民权运动屈从于专制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家庭伦理尚存的社会背景下,藤村感到抒发非现实理想的苍白无力,他悟出文学创作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才能找到出路的道理。

3、岛崎很聪明,在一个模棱两可的关口停笔了。我想,大多数的读者看到这里一定觉得,这个小说还没有结束,想要从最后的几页当中得到更多的情节和后续。这实际也是岛崎想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在最后,无论是濑川的叔叔婶母,还是濑川自己,他们的未来都是无法想见的。

蕴含其中的是更多的无奈和无能为力。就好比你是狂风中的一根小草,就算你拼尽权利想要从风暴的漩涡当中逃脱,然而风的力量太大,你仍旧只是一株任人摆布的杂草,仅此而已。

在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当中,汤姆作为黑人,他选择的态度是逆来顺受。他在暗无天日的生活当中选择了一个精神解脱,恰巧在西方的社会当中就存在着一种这样的药——宗教。其实对于我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宗教实际上与《破戒》当中,敬之进的酒无异。有了酒,就像是到了另外的世界。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只有饮酒的酣畅淋漓。

(未完待续)

世界名著完整版免费阅读(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82章破戒)(5)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