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婚》电视剧打开重新看,是因为对金婚两个字有格外的崇敬。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整天面对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半个世纪还恩恩爱爱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部剧从1956年演到2005年,张国立饰演的丈夫佟志和蒋雯丽饰演的妻子文丽,按剧中的角色年龄,现在应该在九十岁左右。

屏幕上密密匝匝飘过的弹幕特别有意思,反应出观众巨大的年龄差:我爸爸还没出生呐,我还有十四年出生,我外婆一岁,我爸妈结婚41年了。

这部老剧为什么如此耐看?猜测观众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就是看看金婚是怎么来的。

01

佟志和文丽是不是起初相互考察缜密、做出厮守终生的决定非常慎重?恰恰相反。

他们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见面就有好感。佟志的师傅给他介绍和文丽见面那天,佟志睡懒觉险些忘了这事,还是师傅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的。

一见面才知道,他们两人曾经交过手,吵过架。因为佟志的好哥们大庄与文丽的表妹有暧昧关系,他们各站一方,为其辩解。后来还是因为这件事,他们俩持同样的观点,才解除了文丽对佟志的误会。

在确定关系的时候,只有文丽的父母见过佟志,而佟志的家人只见到了文丽的照片,亲家之间也没见过面。佟志家乡四川远离北京,他在父亲病重时都拿不起回家的路费,加上信息渠道匮乏,没有条件更深入全面了解。

不问家境怎样,也没有了解对方收入水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普遍收入水平低,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这不够作为一项考察指标。

佟志的那些厂里发的先进工作者奖状,就足以证明他的工作表现。他批评已婚的大庄撩文丽表妹的行为不妥,文丽就认定他是懂感情的人。

金婚文丽和佟志的困难时期(金婚中的佟志和文丽是怎样走到了金婚)(1)

就这样简简单单,凭内心直觉决定终身大事。

文丽和妈妈恳求与佟志结婚的理由是:他特实诚,有上进心,我俩有共同语言,听他说话老想笑。

看佟志的表情,他第一眼见到文丽眼前一亮,应该被她的外表吸引,有什么优点没说。后来自己妈妈气头上说文丽不好,他毫不避讳评价他眼中的文丽:想法简单,说话不加考虑,但心眼好。敢于和妈妈讲文丽的优点,是需要勇气的。

两个人就是纯粹的互相认可,也可以是现在说的有眼缘,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走到一起。

02

那个时代人的观念是结婚生孩子,如果有人说不要孩子,会被人反问:那你结婚干什么?

尽管工资不高,常常不到月末就光,孩子也要生,而且要生男孩。在生儿子的问题上全家观点高度一致。

他们认为有了男孩,才有家族的延续,这是关系到这个家庭传宗接代的大事。尤其佟志是独生子,这个事情更显得重要。

所以文丽接连生了三个闺女后,没有儿子成了她的心结。

她倒不是为佟家着急,是想为自己争口气。因为没生儿子,被街坊邻居看不起,连颜值、文化都不如自己的大庄媳妇,只是因为生了儿子,而在她面前趾高气扬,她咽不下这口气。

文丽妈妈也为文丽着急,她生了三个女儿成为终生遗憾,希望自己的女儿儿女双全,在婆家才有地位。

结婚后第十五年,文丽以42岁高龄生下儿子大宝,她为此拼了十多年,终于完成自己的心愿,两个家庭皆大欢喜。

金婚文丽和佟志的困难时期(金婚中的佟志和文丽是怎样走到了金婚)(2)

生完儿子,文丽又把全部精力放在养儿子上面,忽略了丈夫她全然不知。儿子大了,全家又心系他的考学、他的公司经营、他的婚事、他再生儿子。儿子死后,老两口又把孙子捧在手心上。

所以,尽管文丽任性、口无遮拦,频频与佟志吵架,婆媳冲突,婆婆对文丽看不上眼,都被这件事所忽略,这在婆婆眼里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讨论要儿子的执念对不对,当整个家庭都一致认为某件事应该做,并为此而期待的时候,这个家庭关系一定是稳定的。

03

文丽是家里的小女儿,从小被父母特殊关照,妈妈知道她任性又不会做家务,担忧她进入婚姻不适应,被婆婆嫌弃而受委屈。

在婆婆来家里生活之前,夫妻两个人共同承担家务,佟志做得很多。婆婆来了以后,她说儿子是做大事的,做家务、管孩子都是女人的事。

婆婆借此把儿子推到外面去谋一官半职,家里交给婆媳两个人。四个孩子、一个老人,文丽还有工作,她的负担和压力可想而知。

那个时代的女人,就是这样被绑在家庭的战车上负重前行。对文丽来讲,每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面对日渐老去的婆婆她心生怜悯,谁都放不下。

除了身体劳累,还有心在流血,婚后19年到33年十几年间,因为李天骄的事,她困扰、愤怒、和佟志冷战、闹离婚到分居,直到两人结束冷战回家团聚,两个人都已年过半百,婚龄已达四十多年。

与李天骄的结识,不能否认佟志是动了心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并没有彻底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因为一直有一种力量在拽着他,那就是对文丽的不舍。

金婚文丽和佟志的困难时期(金婚中的佟志和文丽是怎样走到了金婚)(3)

一次约会,李天骄问佟志是否爱过自己?佟志支支吾吾,说除了自己的媳妇外,爱的女人就是她。这对李天骄来说,并不是她想听到的回答。所以她最后离开佟志,也应该是这个原因,佟志爱自己不够彻底,不值得为他全心付出。

一个有良知的男人,不会无视妻子对自己、对家庭的付出。

佟志明白孰轻孰重,文丽就是他后方的定海神针,自己的孩子、母亲、妻子,他都割舍不下。他对文丽的内疚,对文丽付出的珍视,使他在诱惑面前止步不前。

04

佟志、文丽的一生没有浪漫,不是不想浪漫,也不是不会浪漫。佟志想借出差机会和文丽单独出去玩一圈,没想到拿着结婚证同居一室都不好使,被红卫兵半夜审查,一次出游变成一场噩梦。

文丽本是一个文艺青年,爱看俄罗斯小说,喝咖啡、听交响乐。那天佟志揣回两块凉馒头,两个人你推我让,最后每人咬了一小口,决定还是留给孩子吃吧。肚子饿得咕咕叫,哪里还有钱去喝咖啡,买音乐会的票呢?

而他们又不是没有惊喜,在看到儿子出世那个瞬间,文丽的压抑烟消云散,不亚于像今天中了。

他们不是没有快乐,因为一场大雨,他们吃到了兔子肉,大庄媳妇端过来一盘回锅肉,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他们过得并不枯燥,在那个小屋里,奶奶与孙女孙子互动,妈妈与婆婆动嘴,爸爸妈妈有了矛盾,女儿惹妈妈不高兴,在众目睽睽之下,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有什么坏事也瞒不住,大宝经营不善被人讨债,爸妈想卖房子救儿子,三个姐姐阻止父母,共同倾囊而出,而且不要求弟弟偿还。

两个人不是没有离婚的念头,不止一次说狠话,气到要炸,也去过民政局,因为婆婆藏起户口本,材料不全没离成。

大女儿燕妮跟踪父亲,为妈妈通风报信,去找李天骄理论,保卫父母婚姻的安全。

金婚文丽和佟志的困难时期(金婚中的佟志和文丽是怎样走到了金婚)(4)

婚姻到了一定阶段,两个人想为所欲为都行不通,他们想离,老人不同意,孩子也不答应,全家齐心合力保卫家庭的完整。

那个年代,外面的风景不精彩,人们更多精力放到家庭这个小天地,你为我操心,我为你助力,一家人抱成团。

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年代,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而由此带来的那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简单、朴实的爱,那种子子孙孙、婆婆妈妈的家庭凝聚力,足以熬得过岁月,撑得住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