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犹豫了很长时间,之前也有不少钓友咨询过钓鲢鳙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人希望我专门写篇如何钓鲢鳙的文章。但是我迟迟没有动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不少钓鱼人太吼,一见到鱼就跟疯狗一样大小通吃,鱼苗都不放过,毫无节制。不像其他鱼种,即使老天爷照顾,也就最多钓个几十斤(长期做重窝的除外),鲢鳙这个鱼种很特殊,只要学会了方法,一天钓上百十斤是很轻松的。

鲢鳙在自然条件下流水可以繁殖,在静水水域是不能自然繁殖的,不管水面面积有多大,在大型水库里鲢鳙同样不能繁殖,所有鱼苗都是人工投放的,因此很多当地养鱼老百姓又把它们叫做家鱼。即使开放钓鱼的大部分水域,鲢鳙也都属于主要养殖经济鱼类,是禁止钓的鱼种。记得安徽一个小水库的老板娘就和我说过,底层鱼你们能钓多少就钓多少,我不心疼,链子你们不能钓,我们年底就靠这个赚钱呢。因此,大部分时间里钓鱼人钓鲢鳙都是偷钓或者锚的。

最终还是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鲢鳙属于大型鱼种,最大个体能达到80斤以上,钓起来确实是很刺激的,不能因噎废食。本文只用以和钓友交流技术,过瘾的同时希望诸位手下留情,禁钓的地方当然不能钓,提心吊胆的为了几条鱼是没什么乐趣的。开放性的钓场也是适可而止,过过手瘾就罢,非要搞到老板把你列上黑名单,那也没什么意思。

要想钓好鲢鳙,首先我们得了解鲢鳙的习性。鲢鳙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较易养殖的优良经济鱼种。鲢鳙是中上层鱼种,偶尔也可见底部觅食。人工养殖鲢鳙投放比重一般都在3:1左右,所以我们经常钓到的白鲢自然会更多一些。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鳙鱼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从它们的习性上来看,鲢鳙吃食的方式都是吸食并过滤。它们的这种进食方式决定了我们钓取鲢鳙的饵料一定要雾化的很好,形成雾化区,以便于鲢鳙吸食。

一、钓鲢鳙的饵料。鲢鳙的食性特别喜欢酸臭饵,但在自然水域中食物来源并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会不仅仅喜欢吃酸臭饵,只要是它们能吸食的饵料都会摄取,岸边植物茂盛的钓点,香甜味型的饵好些;浮游生物多的水域,酸臭饵会更有效。钓鲢鳙的钓饵各饵料厂鲢鳙饵料都可以用,开饵水比很关键通常在1:0.6左右,调制很讲究,要求钓手很好的把握饵的雾化,正常垂钓时一般3米水深1分钟左右雾化完毕为好。总之要用钓饵把把诱鱼的窝子做好,这个度只有在实际垂钓中自己掌握。另外就是鲢鳙饵料不能经常打,一次开好,上饵也和钓鲫鱼鲤鱼不一样,不是搓,而是用手将饵球攥在钩上,要求抛竿不掉入水即化。

手竿浮钓鲢鳙怎么玩(狂拉大鲢鳙手杆浮钓鲢鳙全攻略)(1)

鲢鳙喜欢群游,在有鱼群但又不集中的水域里更要掌握好抛竿的频率,只要确认这里有鱼,就一定要坚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基本要保持一分钟一杆的频率。每次都把钩饵抛到水的上游处,然后抖散,开始的时候要把饵料捏在铅坠上,尽量用大些的饵团,以便快速利用饵的雾化在水中形成一条线的窝子,然后浮钓这一线的窝子。

二、钓鲢鳙钓组配置

1、鱼杆。正常我们选用5.4的至6.3的长度,硬调37为好。一来是因为鲢鳙体型大,需要用长杆,3.6、4.5的控鱼困难。二来因为钓鲢鳙是个体力活,需要不停的抛竿诱鱼,鱼群没来之前必须保持一分钟一杆的频率来诱鱼,鱼群来了之后仍然要不停的抛竿留鱼,这种打杆频率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我们通常最长用到6.3,以5.4为主。鱼杆硬度之所以选用37调而不用过硬的杆子主要因为一是太硬的杆子都太重,比如鲟鱼杆青鱼杆之类的,其次太硬的杆子很容易起杆切线,而37杆起杆很容易弓起来,不易跑鱼。

2、线组。夏天是我们垂钓鲢鳙的主要季节,一般来说针对十斤以内的鲢鳙建议使用3 2的线组,如果你起杆溜鱼技术很一般可以放大至4 3,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钓鲢鳙基本是在钓浮,不管是半水还是底浮。大体型的鲢鳙吸食的力度很大,线软点硬点,粗点细点影响都不大。十斤以上的鲢鳙建议主线6号以上,子线4号以上,我个人喜欢2号大力马起步,这是个倒拉牛的线组,不过不用担心,钓浮是不会挂底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用尼龙子线的话建议双子线60对折,钩距要放大到4个钩距,具体根据鱼的大小来放大钩距。大力马子线的话建议30对折,钩距同样是4个钩距,大力马子线长了易缠线,缠到你想哭!

3、鱼钩。建议使用土肥富5H的伊势尼12号鱼钩。很多钓友肯定吓坏了,这么大的钩子还没用过。其实你拿条3斤的鲢鳙来对比下它的嘴和钩子就知道了,12号伊势尼对于鲢鳙来说一点也不大。要是十斤以上的,12号伊势尼都有点嫌小。鲢鳙嘴很大,用钩子大了不容易跑鱼。有不少钓友上鱼后,溜着溜着鱼就没有了,根本原因就是用的钩子嫌小了,溜的时间一长,把钩到的那块肉拉豁口了,鱼自然跑了。

4、漂。鲢鳙通常钓浮,线组饵料关系,浮漂要略大,保证大小水域深浅通吃,经常用吃铅3-6克的,能够载动两大团饵料即可,漂尾粗细以你的眼睛能看到为主,漂型关系也不大,漂尾11目以上均可。钓鲢鳙主要钓定层,我们要的是饵料到位让漂稳稳当当立在水里有一定目数露出方便观察即可,所以11目以上的均可,浮力重要性大于漂型。

三、钓鲢鳙的选位与天气。水库选择陡坎深水要求3米以上,河流钓场则宽度小的钓场选深些的钓点,或是岸边比较陡的地方;河流的宽度大的钓场选离岸边远些的钓点。

好多钓友认为天气越热越好钓,其实钓鲢鳙要看风向,东风东南风可钓全天但要找它的泳层,早晨与傍晚钓底层,然后要逐步往上移,俗称钓半水钓水皮,但钓到小的居多。如是南风西南风只能钓早晨与傍晚,其余时段燥热鱼不太爱开口。同时钓鲢鳙和钓其他鱼不一样的在于钓位要选上风或侧风,下风是不行的,因为在风浪区饵料随风逐浪飘散而去,形不成有效的雾化区,引鱼聚鱼的效果太差!

四、判断鱼情,及时应变。初期抛杆诱鱼的时候经常会有小鱼闹,不要在乎,都是正常现象,保持频率,鲢鳙一旦进窝小鱼立刻没有了,一直在闹小鱼忽然安静了那就要警惕了,大鱼进窝子了。鲢鳙进窝标准情况是水面上出现密密麻麻的鱼星。鱼群是变化的群体,它们会随时变化。我们在垂钓时要根据上鱼的快慢,中钩的频率来及时调整钓棚的深度和饵料的大小及雾化。钓浮一段时间后,钓点下流一段的水底也会形成一定面积的窝子,这时如果上鱼不是很快了,我们可以马上上推浮标钓底,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总有蹭线的动作,那就说明钓的深了。如果总是出现黑标和应该中鱼的动作没有中鱼,就说明窝里的鲢鳙少了,小杂鱼来了,鲢鳙多的时候它是会排斥其它鱼的,这时我们可以把饵捏在坠上,同时缩短子线到10CM左右,在钓窝里剩下的鲢鳙的同时还能很好的续窝诱鱼。鱼聚来很多的时候,可以只在上钩挂上饵料,下钩空钩入水,能很好的节省时间还不耽误上鱼。如果你不是很了解当地的鱼情,那别忘了在出钓时带上丸九的昆布丝或是带些棉絮,在用饵料的雾化引来鱼后发现有鱼,但不吃钩,就可以把昆布丝化开挂在钩上或是直接用棉絮挂在钩上,但要注意在钓饵的粉末里蘸一下,还可以把这两种东西掺到钓饵里来增加钓饵的膨化,使鲢鳙更顺利的吸钩入口。

鲢鳙底浮的概念是离底15-30公分,中鱼信号就是那清晰有力的一顿,这样才能保证是正口,好遛鱼拿鱼,半水或钓30-50公分也是如此标像,因符合它们的生存习性吸饵省力舒服故信号猛。半水钓小信号可忽略,特别是标横移和晃动,那不能提竿,是鱼蹭线,此时提竿往往扎住鱼的身体部位3-5斤的鱼能拉断2-3号线,再大点就是损漂断杆的后果了!

如果能很好的掌握以上我所说的这些因素,并熟练的运用,你就可以过足狂拉大鲢鳙的瘾啦。

更多全面权威的钓鱼经验抢先看,关注钓鱼吧diaoyuba888

如有疑难问题咨询请加台灯老师个人diaoyuzaix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