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会经常用到它。”67岁的刘有元戴上老花眼镜,端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用指尖将布料推到了针口。随着脚下的踏板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刘有元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41年前。

找熟人才拿下这个结婚聘礼

尽管经历了多次搬家,但这台“蝴蝶”牌缝纫机,一直在刘有元家保有一席之地。

“那时,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都很一般,物资也比较紧缺,衣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缝纫机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个既贵重又实用的物品。”回忆过往,旷光荣又甜蜜地笑了。

40年前老式缝纫机(41年前的蝴蝶缝纫机)(1)

▲刘有元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

1977年,经家人介绍,旷光荣认识了刘有元。刘有元勤劳善良,还会缝纫。1978年,两人开始谈婚论嫁。刘有元的要求只有一个——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

计划经济时代,要买一台缝纫机可不是易事,什么都要凭票购买。“当时正好有一个亲戚在供销社任职,于是向他‘求助’,这事还真成了。”旷光荣当年在石峰区杉木塘的原株洲柴油机厂工作,每月工资是31元9角,花了差不多5个月的工资,才买下这台缝纫机。

“意义重大,买下它,一切都是值得的。”旷光荣说。

担着百余斤的缝纫机走街串巷

旷光荣没有想到,这台缝纫机不仅成了夫妻俩的“定情信物”,更成了一家人创造财富的主要工具。

40年前老式缝纫机(41年前的蝴蝶缝纫机)(2)

图片来源网络

“刚开始,我手艺不精,名气也不大,我就降低手工价格,生意慢慢地就好起来了。”能下地种田,也能缝纫绣花,刘有元有湖南人的典型性格——吃得苦、霸得蛮。刘有元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末期,做裁缝的主要是到买方家中按天做工,一开始别的裁缝的工钱是1元钱一天,她就6角钱一天。因为价格有优势,经大家口口相传,她的客户慢慢地遍布城区。

“有一户人家住在徐家桥附近,我就用扁担担着百把斤的缝纫机从杉木塘走路过去,大约5公里的距离,花了差不多3小时。”刘有元说,当时她家附近有公交车,但单程要1角钱,她心里盘算着往返要花掉一天工钱的三分之一,实在不划算,所以决定全程走路。

就在日复一日的四处奔忙中,刘有元一个月也能拿到和丈夫差不多的收入。

改革开放后,她开起了裁缝店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大地。

1981年,国营响石岭百货大楼建成,这一年,旷光荣和刘有元有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40年前老式缝纫机(41年前的蝴蝶缝纫机)(3)

“当时裁缝都是直接把缝纫机摆在路边招揽生意,为了让二女儿少吃点苦头,我决定租个门面。”刘有元说,那时有人找到她说,响石岭百货大楼有一个缝纫门面,因为每月要30元租金,根本没人去。经反复思考,想着二女儿确实太小,露天太阳晒,喂奶也不方便,于是她咬咬牙要下了这个门面,“当时婴儿摇窝就放在缝纫机旁,虽然辛苦,但感觉很幸福。”

有了固定的门面,刘有元也有了更多的老顾客。她还比不少裁缝先行一步,不再只是来料订做,而是培养起了自己的徒弟,开始自己购置衣料批量制衣,“这样就能把空余的时间利用起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而顾客也能直接选购成品,效率更高。”

“妈妈连夜赶制衣服,我们也会帮忙”

刘有元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这台“蝴蝶”牌缝纫机,撑起了这个家庭的大半边天。

40年前老式缝纫机(41年前的蝴蝶缝纫机)(4)

▲ 老缝纫机

刘有元记得,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大家仍旧保持着量体裁衣的习惯,特别是“新年穿新衣”的习俗,让春节前的生意格外火爆。刘有元说,当时,春节前一个月开始,她就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各家各户经济条件再紧张,也会想办法扯点布,给全家人做新衣服。”

“那时,妈妈经常通宵达旦赶制衣服,我们也会帮忙。”刘有元的三女儿旷昆红回忆,三姐妹放寒假了,会帮忙家里做事,有的负责分类,有的帮忙绞边,“从小耳濡目染,基本的缝纫技能,我们三姐妹都会。”

忙归忙,收益也不菲。刘有元说,生意最好时,一年的收入可达万元以上,是普通工人的3倍。

“一件衣为了多穿几年都会做得比较宽大”

“一件衣为了多穿几年,都会做得比较宽大。”刘有元说,那时的衣服款式比较简单,男士就是中山装,女士就是宽大的呢子衣。拿女士呢子大衣来说,可以来年改短、改瘦再穿。

40年前老式缝纫机(41年前的蝴蝶缝纫机)(5)

“大姐3岁时,妈妈给她做了一件大衣,她一直穿到了7岁。妈妈将这件大衣改了改,传给了二姐,到传给我时,已变成了一件上衣。”旷昆红笑着回忆说,那时像这样被反复修改的衣服很多。比如,袖子短了,则会在袖口前加一截,接口处就缝上装饰花纹掩盖,俨然又变成了一件新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衣服款式更多,用的面料也比较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成衣柜台购买衣服了,芦淞服装市场也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此时,刘有元也加入了芦淞服装大市场,成为芦淞服装产业链条上的一环。

对话

“它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记者:家里的这台缝纫机现在还经常用吗?

旷昆红:妈妈没事就会用它缝缝补补。妈妈很节俭,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制作的一些衣服至今保存在老家。去年,妈妈又翻出了一条格子长裙,给我改了改,我又穿上了,有些复古风。

记者:当时,作为裁缝家的孩子,新衣服多吗?

旷昆红:衣服的款式确实会比同龄的孩子丰富,但妈妈大部分时间在给别人做衣服,加之妈妈很节俭,其实我们姐妹也没有很多新衣服。但是,这台缝纫机给我们姐妹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来源 | 株洲晚报

记者 | 戴凛

编辑 | 谭俊杰(见习)

审核 | 匡志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