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1)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作者:清风逸事 诵读:杨缘宁

立秋之后,并没有等来凉爽舒适的天气。暑气迟迟未消,烈日依旧高悬当空,大地像着了火。

草木垂头丧气,鸟儿没了踪影,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怕阳光灼伤了翅膀。这几日更是热到绝望,怪不得,有人说,“秋老虎”是夏天告别前的回光返照。

而此时出门,无疑是赴汤蹈火。羡慕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可以躲在阴凉处品茶、听曲、读书。沉浸在书里的故事,或荡气回肠、或气象万千、或百转千回。

在浩瀚的书海,我尤爱诗词。中国诗词,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其中那些描写秋的句子,有的豪情万丈,有的温柔缱绻,有的妩媚风流。他们写的不仅是诗词,更是一段又一段的人生。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诗词里有家国天下、有禅意人生,也有缠绵浓烈的爱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每每听到《月满西楼》甜蜜婉转的歌声,唱尽了李清照别样的深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秋思像那飘零的花,随着流水远去。可心中所爱怎会消失?他才刚刚下眉头,却又默默涌上心头。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3)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好梦留人睡,化作相思泪。都说伤心的人,别听慢歌。一首《苏幕遮》,如治愈心灵的良药,在李健黯然销魂的声音里缓缓流淌。

“何人借我一壶酒,醉到明年秋满楼。人间多少惊天月,几分凉意几分愁。酒入相思情入魂,情由心动不由人。试问人间红尘客,几人能过相思门。”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说秋愁。如今识尽秋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秋天应该很好,倘若有你在场。

李白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美景与美酒面前,人生的烦恼不过是下酒菜。秋天本就不应有恨,只因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自古就难全。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4)

秋天姗姗而来,悲愁终会成为过往,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后却让人回味无穷。与其感叹:世事一梦,人生几秋。

“宇宙山河烂漫,人间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怀念。“愿君常似少年时,初心不忘乐相知。此去经年,历沉浮跌宕事,怀素锦安然心,去路离散,来路悲欢,终有回甘。”

我们相信,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还会以另一种方式与我们重逢。就像在红尘里走散,可以在诗词里得到圆满。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世间的一切都会老去,唯有诗词永在,它可以词清丽句,婉转流连;它可以凄绝淡远,起伏万千。熏染在世纪的风里,每一个字句都溢满温暖,所有的温暖都沁人心脾。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5)

清风逸事,喜欢朗诵,少年时音乐、书画、诗歌、散文,多次获得省市、地区奖项。曾获全国爱情诗赛网络人气一等奖。文字及声音作品散见于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平台。始终相信声音表达内心,文字映照灵魂。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远山如黛(人间忽晚山河已秋)(6)

杨缘宁,女,满族,新疆乌鲁木齐资深外贸人,爱好传统文化,缘宁文化创始人。有趣的灵魂,热爱诵读,爱分享美好,喜欢用声音表达内心。诵读,能提升修养品位和人生价值。希望通过诵读把文字变成我的心声传递出去,愿我的声音植根于您的心中!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季美文(sijimei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