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容壬寅虎年的六月,怎会只说一个“热”字了得。

好像整个六月,都被热气腾腾,热浪翻滚,还有热情如火般的炽热席卷着。

那日与朋友们开玩笑说,千万别在我面前提热,你那边一说,我这边感觉汗就往下淌。

而此时在茶群溜达,也成了常态化,一度仿佛那股来自山野田间的清爽,如清泉般滋养了心田。

就是想问一声,在老师那遥远的地方,这个六月还好吗?

一笔丹青入画(好一幅水沫丹青)(1)

一直喜欢,老师对茶具,茶品独特的视角。

就如图中所示,台面上,有序地陈列着小巧可爱的长柄分茶器,一方釉面光洁的瓷杯。

冷色调,渲染了画面。

也想起前些日子追剧《风起陇西》中黑白双帝陈恭与荀翊会面时的场景,在万分危情险境中,两人就那样面对面,两个杯子,一枚分茶器,推杯换盏间,将男人间深厚和豪情写意。

喜欢那种感觉,你就坐在对面,你的眉宇,坦然,嘴角上扬,还有如沐春风的微笑,都入眼帘。

距离拉开了,心都更近了,真好。

也不得不说缔造仪式感,这般风雅感,非老师莫属。

一笔丹青入画(好一幅水沫丹青)(2)

也惊叹茶友,这般娴熟的技艺,视频中她是那样镇定自若,举手间如行云流水,茶筅击拂,那样一盏虚实结合的点茶就出汤了。

书上说,

浅尝一杯,先入口的是满满的泡沫,让人恍若置身于浮云间,茶的回甘也随着泡沫的消失而浮现,口感更为醇厚、香甜。

这般滋味,意会与言传,集于一身了。

一笔丹青入画(好一幅水沫丹青)(3)

而对于茶友的这番操作,老师给予这样的评价,她说:

现磨的茶粉比买现成的要好很多。

这几天追剧《梦华录》,心有触动。

不为什么,只想用一下午时间,静下心来点一盏茶,把自己放空,再想一想要做点什么,还有该怎么做。

所以没有特意的装扮摆拍,也没有全套的现磨茶粉。

多才多能的人儿,总能让原本平淡的安排有了华丽完美的呈现…

一笔丹青入画(好一幅水沫丹青)(4)

小文写到收尾时,忍不住再次将美女茶友的这幅成品绝版水“沫”丹青呈上。

而老师制作了视频一经回放,群内立马有了一眼惊艳的效应。

有茶友惊讶到,只能说一个字“美”。

也有茶友讲,简直太帅了!

原来万千赞美,可以浓缩成这样精华。

而在那一刻,也绞尽脑汁搜刮能与之匹配的词语,

说一枝独秀,好像有点单调;

说仙姿玉貌,有点意思了;

要不就说花容月貌吧,象是又拐远了;

那就惊鸿一瞥吧,仿佛那样纤尘不染,那般轻盈娇艳,还有令人惊叹的美丽,那样的气质,那样的丰姿,均在此间绽放。

此时,不知该赞老师传道授业有方呢?还是学员深领意得领悟力强呢?

皆有吧!

也数次幻想过一个场景:

在一个种满花树的小院中,有三五茶友围在桌前,说茶讲道,谈古论今,一任时光飞逝。

此时,可能有午后阳光洒下,壁炉上柴火照着人的脸红红的,还有壶里咕嘟咕嘟溢出的茶香。

此刻,不必说究竟是满架花儿一院香能沁入心脾,还是茶香四溢更令人温暖入心,都是一种享受。

而此情此景,也是应那幅水“沫”丹青而生,遥遥相望,相得益彰。

偶尔,有小风拂过,片片的花瓣泊在发间,桌上,也有调皮的落入杯中,妥妥的一场茶花宴徐徐落下帷幕。

唯美,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