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就只能像爸妈一样成为农民,每天做这些脏活累活不说,更重要是的费力不挣钱。”

“女儿,你看看吧,你伯父就是因为你堂姐考了名牌大学还有体面的工作,所以他说话的声音都要大一点,说话的时候腰都要站得直点。你若是不好好学习,你爸妈这一辈子都要低人一等了。”

“女儿,你真的要好好读书呀,妈妈真没骗你!妈妈当年就是因为外公外婆拿不出学费钱,所以我才没有继续上学。你现在有条件读书,一定要珍惜机会呀,不然像爸妈这样一辈子可就毁了。”

15岁的瑶瑶有一个超级会诉苦的妈妈,很多时候她边说边哭,煽情极了。可在瑶瑶眼里,妈妈更像一个演员,说哭就哭,让人很是厌烦。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种救赎(煽情的诉苦严肃的说教)(1)

和瑶瑶妈妈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瑶瑶的爸爸,他擅长严肃的说教。比如:

“一个女孩子,抽烟、喝酒、打架、逃课!一点都没有羞耻之心,说出去都丢脸!”

“我要怎么跟你说,叫你不要早恋,但你就是不听,你是不是想我狠狠的揍你一顿,你才会长点记性!”

“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早就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了,你以为还像你这样悠哉悠哉的过日子吗!”

妈妈煽情的诉苦,加上爸爸严肃的说教,对正值青春期的瑶瑶没有半分影响,反而助长了瑶瑶更严重的叛逆。因为她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总觉得妈妈诉苦是倾诉自己悲惨的人生,而爸爸说教,不过是表述自己内心的愤怒,好像跟自己没有一丁点关系似的。

有多少家庭,正面临这样的处境?青春期的孩子,最缺的是什么?是妈妈的眼泪还是爸爸的说教?都不是!他们最缺的往往是以下几点: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种救赎(煽情的诉苦严肃的说教)(2)

(1)孩子缺的不是大道理,是来自父母内心细致的爱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很有远见,很伟大,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爱总是很别致。比如:孩子早恋了,他们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孩子不知羞耻,让作为父母的他们蒙羞了,所以自己必须要强行制止孩子的这个错误行为,否者就对不起家长这个身份。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你的出发点就错误了。

孩子为什么会早恋?无非就是在家里得不到关爱,体味不到温暖,所以才会另谋出路去异性那里获得安慰。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父爱母爱包围,孩子又怎会严重缺爱?缺关注?

指责孩子无济于事,你越指责孩子越反感;煽情诉苦一次两次可能管用,但是三次四次,就会让孩子感觉家长很假,很会装。青春期的孩子,其实大道理都懂,但就是内心有点小执拗,如若家长让孩子感觉自己不重要了,那孩子一定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引起家长的愤怒,这样折磨家长的过程,很多孩子内心甚至会有一丝快感。他们总觉得:“早的时候不知道关心我,爱我,现在知道气急败坏了吧!”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种救赎(煽情的诉苦严肃的说教)(3)

(2)孩子缺的不是批评指责,而是来自父母的认可和陪伴

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很多家长选择工作,放弃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们挣足够多的钱,才能为孩子打下经济基础,才不至于让孩子活在穷孩子的自卑下。可事实上呢?心里缺爱的孩子,比缺钱的孩子更值得被同情。

林则徐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子孙如果比我优秀,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给他留钱,贤能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没我优秀能干,那么我留给她钱也没用,愚笨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增加他的过失。

在似懂非懂的年纪,各种各样的诱惑,父母陪伴的缺失等一系列的原因,最终都是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桥梁断裂的根本原因。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很重要,但为了挣钱而忽略孩子的成长,这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______________

青春期,一个极其敏感的时间段。家长别只顾着批评教育和打骂教育,你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学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你才能拥有听话乖巧,不会误入歧途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