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尽管问卷的来源和目的五花八门,但因为发来这些问卷的是自己信任的老师、同学、亲友,学生们通常愿意帮忙填写。然而,这份信任也存在被有心人利用的可能性。
近日,信阳师范学院一学生干部擅自组织学生填写企业问卷,问卷中需填写学信码,还要求延长学信码有效期三个月。不久,有学生发现自己享有的苹果促销优惠被盗用。目前该学生干部被撤职,公安机关已经立案。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被盗用的事件时有发生,老师和亲友也可能是泄露源。有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部分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知道某些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应做到不轻易交出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地屈从于这种无理的请求”。
问卷中填学信码,苹果教育优惠被盗用
信阳师范学院的学生小明(化名)告诉南都记者,8月28日,他在班群里看到了一份《宿舍满意度调查问卷》。“接学校通知,现需要咱们所有同学填写……”转发问卷的学生干部在群里@了全体成员。
和他曾经填过的多次问卷调查相比,这次似乎有些麻烦:伴随问卷一起转发到群里的还有一份学信码获取流程文件,大家被要求“最后一项不要乱填,看清要求”。
小明扫描二维码,打开了这份《信师宿舍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共8题,前7题都是对宿舍条件、卫生情况的简单调查。然而必填的最后一道题,却直接要求同学们填写16位学信码,还提供了学信网官方登录网址,要求学生延长学信码有效期三个月,“方便后续有足够时间核验学生身份”。
网传问卷分发聊天记录和问卷内题目截图
学信码是学信网上生成的、与学籍学历等唯一对应的在线验证码,可以被用于验证学生身份。尽管心有疑虑,小明还是按照要求完成了问卷。他提到,这一天,信阳师范学院20级和21级许多院系的学生都在班群里看到并填写了自己的学信码。
不久之后,信阳师范学院的微博超话上开始出现“学信码信息泄露”的话题。有填写过问卷的同学发现,他今年的苹果教育优惠资格被人盗用了。所谓苹果教育优惠,是指每年7-9月,高校学生可以在苹果官网上享受返校促销优惠,购买指定产品还能免费获赠苹果耳机,但需要输入学信码以证明学生身份。
小明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前段时间填写过的问卷出了问题。他也尝试在苹果官网输入自己的学信码,果不其然,显示学信码已被使用。据了解,被盗用苹果优惠资格的还有许多填过问卷的学生。
网传截图,部分学生在苹果教育优惠网页上输入学信码后发现已被使用
9月19日,信阳师范学院注意到了这件事,向派出所报案。经学校调查,这份问卷是一位校学生会的学生干部擅自组织填写的,收集者是郑州泽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这位学生干部应公司业务人员要求,在校学生会干部QQ群中发放公司问卷。公司在事前隐瞒了学信码的真实用途,导致学生干部对问卷调查的真实目的并不了解。
20日,信阳师范学院发布了“关于调查问卷引发网络舆情”的情况说明,称已将这位学生干部撤职,责令检讨,等待进一步处理。校团委也召开会议,要求做好学生信息统计、事件解释和情绪安抚工作,并通知填写问卷的学生登录学信网关闭学信码。
涉事企业和学生干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信阳师范学院还在情况说明中表示,已与涉事企业进行严正交涉,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非法侵害行为,最大限度保护学生信息安全。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挽回损失,消除此次事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后续事件进展情况将及时跟踪公布。
天眼查显示,郑州泽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人为王迁迁,地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经营范围包含企业管理咨询、网络技术服务、销售等。南都记者两次拨打公司电话,均无人接听。
在此次事件中,涉事企业要求学生登录学信网并填写学信码,并隐瞒了真实用途,是否涉嫌违法?对于违法收集的数据应如何处理?协助发放问卷的学生干部又该承担什么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此外,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晶晶认为,对于涉事企业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以进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若该企业将该获取的个人信息售卖或提供给他人使用,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还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于已违规收集的数据,涉事企业应当主动删除,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数据泄露。
郑晶晶还提醒,若发现学信码被盗用,学生可以向网信办等相关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司法途径维权。
对于事件中的学生干部,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认为,如果涉事企业没有向其告知收集目的,“板子不应该打在学生或学生干部身上”。他表示,学生干部接受涉事企业委托,在法律关系上属于提供劳务,信息的收集者、处理者和受益者都是企业,责任的承担者也应该是企业即委托方。
郑晶晶也认为,学生干部若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协助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个人信息,主观上并无侵权故意,不属于共同侵权,法律上不承担侵权责任。
学生个人信息被盗用,老师亲友或是泄露源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之前也曾发生过多起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被盗用的事件,而老师和亲友都成了泄露源。
2020年4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收集学生个人信息,后被用于公司逃税。同年,在宁波市税务部门查办的一个案件中,父亲私自拷贝孩子电脑中的学生信息交给公司用于逃税。
清华大学学生干部小张(化名)表示,此次事件中,如果学生干部说清楚是某个企业要收集这个数据,可能风险就会相对更低一些,也许就会有某一个学生当时就提出不合理。一方面,学生对自己信息的使用用途得追问清楚,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只是服务者,必须将具体工作中负责单位、采集用途等全部工作信息做到告知义务,这是学生工作的基本。
她指出,学生干部跟外部的企业或单位对接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加强上级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辨别能力。“我觉得最直接的一个举措,(就是)凡是涉及跟外部企业对接的,绝对要让指导老师批准同意。”她说,“要想杜绝此类事件,某种程度上,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训以及机制的设计,甚至比对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教育还更重要。”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许可认为,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很重要。简单来说,学生一定要明确,未经法律法规允许或是个人同意,不应该轻易地交出个人信息。他举例说,比如纸质版的信息没有办法监控信息的流向,即使是由学校来收集学信网的资料,也有可能会被第三方拍照发出。“不要随意地交出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地屈从于这种无理的请求,或者是明显存在漏洞和风险的活动。”
不过,小张认为,很多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自己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就像网络诈骗一样,大家都自认为在网络诈骗上肯定不会掉坑”,她举例说,可能很多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份证号很重要,但不一定知道学信码的重要性。
郑晶晶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部分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这也跟目前社会大众对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性的整体认知有关”。
她建议学校加强隐私保护方面的普法培训以及信息安全宣讲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让大家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学生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在上网时提高警惕,不随意将个人信息交给他人。
采写:实习生程雨祺 南都记者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