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出生的李伯清出身中医世家,原本姓陈。但在他4岁那年,父亲病重,撒手人寰,母亲改嫁李氏,他也随之改名为李伯清。

读完小学,李伯清便退学了。原因很简单,准考证上需要贴一张黑白照片,但他家穷得连照片都拍不起。14岁进了工厂,从拉架子到装卸工,从拉大锯到做小生意,李伯清尝尽人间冷暖。

那时,他中意的三份职业分别如下:一是当货车司机,二是做炊事员,三是蹬人力三轮车。三轮车夫是一个令他尤为心动的工作,“因为蹬三轮车可以收到现金,是个挣钱的活路”,多年后李伯清回忆说。

李伯清经典散打三部曲(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的一生)(1)

1983年,这个三轮车夫守在一家茶馆门口等客人,等得口干舌燥,便走进去要了杯茶喝。邻桌两个人摆龙门阵摆得火热,他也去凑了热闹,没想到那二位竟是说书人。年纪大点的说书人赞叹李伯清:“这张嘴天生就是来说书的啊!”

从此,李伯清开始在说书人的引荐下到成都的小茶馆里说书。他越说,书友们越喜欢,他的名气开始从小茶馆蔓延开来。他说:“出名之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前吃两块一包的烟,现在吃二十块钱一包的烟。”

李伯清经典散打三部曲(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的一生)(2)

90年代,李伯清越来越火。那时成都时尚青年的腰间常撇着一个随身听,耳机里响的通常不是流行音乐,而是李伯清的散打评书。他的语言直接影响了成都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哪怕十多年过去了,一提到李伯清,大家都还能记得当年的金句:“李老师的嘛,随便屙嘛。”

李伯清经典散打三部曲(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的一生)(3)

50岁成名的李伯清明显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工作占用了他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70岁的李贝贝,依然在创业,搞起了足球,希望用足球回馈给喜欢他的朋友们快乐健康的正能量。即使他不在了,皇家贝里斯还在,他感叹道:“以前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命运给我筹备的时间太长了。”

李伯清经典散打三部曲(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的一生)(4)

李伯清还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这里睡着的是一个名人,一个成功者…… 如今,他睡在这里,名也没有了,利也没有了,反之,烦恼也随之消失。朋友,如果你真的爱他,请不要打搅。”


王雅婷 撰文

来源:“更成都”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