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公元1994年,巴蜀大地出现了两种文化现象,一是“黄色狂飙”全兴队风靡川渝两地,二是听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成为四川人放松减压的方式,这二者是川人对那个年代美好的回忆。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1)

1994年4月17日,中国足球甲A联赛拉开序幕。首场比赛在成都体育中心举行,由四川全兴队对阵辽宁远东队。上半场进行到12分钟,“小脑壳”刘斌突入禁区被唐尧东放倒,主裁陆俊判了点球。队长魏群主罚命中,打进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首粒入球。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2)

22分钟时孙贤禄打进一球,把比分扳平。虽然全兴队1:1战平了对手,但是却给球队和四川球迷带来了信心,因为辽宁队是当时的劲旅,是十冠王。队内拥有黎兵、徐弢、姜峰等名将。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3)

1994赛季,升班马全兴队获得联赛第六名。球队的球星马明宇、魏群、孙博伟、刘斌等人成为了球迷的偶像。

从1994年开始,四川有了甲A球队,乡坝头的老太婆和玩泥巴的小娃儿都晓得有个全兴队。后来姚夏成名了,四川的小娃儿们几乎每人都有一套18号球衣。

看全兴队的比赛成为了一种时髦,你如果不晓得几个全兴队的球星,人们都会瞧不起你。如果还能跟全兴队那几爷子合个影,要个签名什么的,在学校里女同学都会多看你几眼。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4)

李伯清

1994年,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开始走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李老师最红时,风头盖过了全兴队和后来的超女李宇春、张靓颖、何洁。

那时的四川人,那个不会吼两声雄起?那个又不会讲点诸如“李老师哒嘛,随便屙嘛!”,或者“倒卖飞机转弯灯,火车内外胎”这样的段子。谁家没有一两盘李老师的磁带?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5)

为什么李伯清会走红?因为他接地气,因为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因为他的评书看似粗俗但浅显易懂,常常说到大家的心里去了。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6)

1994年,47岁的李伯清开始给四川人带来了欢声笑语。走在大街小巷,录音机里随时随地都会传来老李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素芬又在转老李偷隔壁子的蜂窝煤……话有说转来,娃儿是自己的乖,婆娘是别个的好……”。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7)

他也像“魏大侠”那样,成为四川的文化标志。魏群是四川女娃儿想嫁的那个男人,李伯清是四川中老年妇女喜欢的男神。

魏群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李伯清风趣幽默。这两个男人如果能合二为一,不知要迷倒多少女人。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8)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9)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10)

姚夏进球后扮演飞机滑翔动作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11)

这是成都保卫战经典的画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全兴队从来没有获得过联赛冠军,影响力为什么如此之大。因为他们经历了95年的“成都保卫战”,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足球最著名的保级大战。当年全兴队的比赛球票一票难求,还受到全国球迷的关注。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12)

李伯清、谭咏麟

李伯清的突然走红,是因为他发现年轻人不喜欢传统评书,他经过摸索才独创散打评书。

李老师是个球迷,更是全兴队的球迷。而全兴队的川籍球员又是李老师的粉丝。

94年全兴队(全兴队和李伯清散打评书在四川走红)(13)

李伯清和马明宇都老了

1994年,全兴队和李伯清都火了。那年李老师47岁,全兴队的球员大多才20出头,现在他们都老了。我们也老了,或者正走在老去的路上,但是全兴队和李伯清却是我们记忆里的不老泉,只要一忆起当年的全兴队,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只要一想起李老师经典的段子,就会马上心情舒畅。

文:青柠檬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