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

作者:田心海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近日,一位名叫唐萍的广西女子,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向《济南时报》揭露了自己被丈夫家暴的惨痛经历。

唐萍的丈夫叫李辉,广西某高校副教授,7年间对她家暴至少1000次,其中打到明显流血、淤青的情况不少于20次。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2)

随便一件小事都能成为李辉家暴的理由,比如菜做咸了点,或者忘记摆筷子等

就连不小心打碎一个碗,唐萍也会被丈夫骂上半个月。

2019年8月3日,就因为顶了一句嘴,唐萍被打到昏厥,进了医院。

扇耳光、戳眼球、用力推……肢体暴力混合着语言暴力,这些都是丈夫对待唐萍的“家常便饭”。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3)

看到唐萍的遭遇,网友们气愤不已。

也有不少人困惑:明明幸福的憧憬都已破灭,本应温暖的家也变成了地狱,为什么还能忍7年都不离开这个男人?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4)

实际上,不只是唐萍,还有很多被家暴的女子都做出过同样的选择——迟迟没有离开。

根据全国妇联合的数据显示:

在我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个女性遭遇家暴,但她们平均要被家暴35次后才会选择报警。报警后,这些女性多半会接受调解,与丈夫重归于好。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一个女人离开家暴男?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5)

错误的怀疑:一定是自己有问题

唐萍的故事要从2014年讲起。

那年她即将大学毕业,实习时,在饭局上认识了李辉,高大俊朗,还是大学老师。

尽管李辉比自己大12岁,唐萍还是心动了,两人很快谈起了恋爱。

交往后,唐萍才知道李辉离过婚,至于为什么离婚,他说是因为前妻和丈母娘的暴力行为。对此,唐萍并没有多想。

婚后,在李辉的要求下,唐萍成了全职主妇,家庭成了她全部的重心。她天真地以为幸福生活开始了,却万万没想到,暴风雨正在席卷而来的路上。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6)

唐萍第一次被家暴,是在女儿出生半年后。那天女儿哭闹不止,李辉觉得烦,就责怪唐萍不会看孩子,开始对她进行辱骂。李辉全然不顾孩子还在哭闹,对唐萍一骂就是一个半小时。

唐萍边哄孩子边忍着,到了崩溃的边缘。她觉得是自己无能,哄不好孩子,不停地道歉,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辱骂。最后,唐萍只好抱起孩子去外面哄。

可是,当她哄好孩子刚踏进家门,就被扇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她想,可能是因为丈夫担心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吧,她觉得婚姻需要体谅对方。

在这之后,唐萍更加尽心地照顾孩子,操持着家里的一切,还在忙碌之余备考研究生、学习插画,努力活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然而她等来的,却是一场又一场噩梦,丈夫总能以各种理由对她进行辱骂和殴打。每一次她都在想,应该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久而久之,她也越来越无力。

唐萍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家暴丈夫的“圈套”:

“我就是要侮辱你,贬低你,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然后被我牢牢地控制!”

家暴的受害者习惯性聚焦于“自我怀疑”,既消磨了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也助长了施暴者进一步施暴的欲望,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习得性无助”,长期处于自我怀疑中的人,到后来,别说逃离了,就连一点反抗的想法都没有。

他们认了命,也服了输,将全部的责任都归因于自己。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7)

被低估的能量:害怕风言风语

除了自我怀疑,还有些女性之所以不离开家暴男,只因“害怕”两字。

2022年4月1日深夜,安徽淮南的黄女士被丈夫家暴致头部重伤,因为伤势过于严重,在ICU抢救5天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在此之前,黄女士是有机会逃离的。

她多次被丈夫家暴,更遭遇过被掐脖子的恐怖经历。她也曾多次想到离婚,但因为害怕风言风语,害怕孩子们被人指指点点,所以一直纠结、犹豫。再加上家人相劝,黄女士只好一直选择了隐忍。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8)

在电影《记忆大师》里,有一个被家暴的女人,在被丈夫拳打脚踢后逃回了娘家。她想要离婚,想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面对满身伤痕的女儿,母亲却说:“这种事儿传出去多丢人呐!”

这个女人听了,想想觉得是有点道理,再加上丈夫也诚恳地“求原谅”,她妥协了。

可是,家暴没有停止。后来,连她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了,竟然亲手杀死了妈妈,理由是“再也不想看到她被父亲家暴了”。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9)

这样的女性,往往低估了自身的能量,她们在脑海中无数次演练过离婚后的场景,把一切都想得很负面。想着想着,人就怕了,自然也就退缩了。

她们不知道,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恰恰会助长男人的家暴气焰。

唐萍在直播中也坦言,那么多年一直没有离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外界的风言风语,担心孩子会被人指指点点,也担心父母会承受街坊邻居异样的眼光。

每次一想到这些,她就怂了。

科学家通过研究得知,女性的大脑内部边缘系统发育较早,海马体也比男性更大,这导致女性天生比男性敏感,也更容易体察别人的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女性不仅会将离婚的后果想象得过于负面,还会幻想着男人改变。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0)

多余的幻想:他也许真的会改变

在《亲密关系如何伤害我们》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谈恋爱的时候两人吵架,当时男的用脑袋撞墙,女人一心疼就说算了。

但没想到,结婚后一吵架丈夫就动手,每次打完就不停地道歉,妻子一次又一次地原谅,幻想着丈夫会改变。

一次被打后,妻子不停地流鼻血,整整一个月才好转。

甚至在妻子坐月子期间,丈夫也曾用力掐她的脖子,还拳打脚踢。

妻子很难过,也很生气,但父母对她说:“他也有好的一面,都会过去的。”

妻子也觉得丈夫的本质不坏,相信他可能真的会改变,一直在纠结犹豫中忍受着家暴。

这简直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现实版。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1)

剧中,一向温尔文雅的安嘉和在第一次打了梅湘南后半跪在地上,情真意切地求原谅,并承诺再也不会动手了。梅湘南很委屈,可也觉得他应该只是一时冲动,信了。

然而,之后的“暴风雨”一次比一次猛烈。安嘉和痛哭流涕求原谅的“戏码”,也一次又一次上演,梅湘南竟然都信了。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2)

事实证明,家暴男所谓的“改变”就是“变本加厉”。最后,梅湘南只好逃走了。

全球家暴咨询先驱者伦迪·班克罗夫特说:

“没有哪个女人是在男人刚开始家暴时就离开他的,通常是过了好几年家暴生活,无数次要求伴侣改正但都没有结果才走到想要分手的地步。”

可见,这不是个别女人“心存幻想”的问题,而是女人心理上的一种“共性”。

但事实是,在一个家暴男心里,他应该得到的被原谅次数是“无限的”。

伦迪·班克罗夫特还在研究中发现:

人类天生讨厌看到别人受苦,家暴者为了深埋起自己的同情心,就会抓住一切理由和借口施暴,努力无视对别人的伤害,同时享受控制别人带来的快感。这种心理结构相当复杂,幻想它像蒸汽一样消失是不可能的。

所以,永远不要幻想一个家暴者会改变,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3)

只有离开,才能重生

在家暴的问题上,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被家暴的女人会因为顾虑太多而迷失自己,但旁人却能一眼看清家暴男的真面目。

如果一个男人先给了女人一拳,紧接着又抛过来一个“甜枣”——道歉、求原谅、发誓一定改,女人要是真信,就中了他的圈套,为下一次家暴埋下了“伏笔”。

有一句话,把这一切揭示得异常经典:

“每个家暴的男人,都有两只随时会挥向你的拳头,和两条随时准备下跪的腿。”

夫妻之间,从来不存在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所有以爱为名的暴力行为,都是赤裸裸的伤害。

暴力的背后,是一个男人的自私、控制欲,甚至畸形的内心。

柴静曾做过一期关于家暴的纪实节目《沉默在尖叫》,当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4)

换而言之,面对暴力,女人一味地忍耐只会助长家暴男骨子里的恶,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伤害。

只有离开,才能重生。

离开并不容易,需要面对许多社会现实:生存的压力、人们的议论、习惯的重建。但与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相比,离开仍是更好的选择。

就像被家暴7年的唐萍,她最终还是逃离了魔掌,勇敢揭露丈夫的恶行,这才换来了自己的新生。

愿每一个女子,都能拥抱真正的温暖,不再卑微,不再心软。多疼自己,才是人间正道。

参考资料:

伦迪·班克罗夫特:《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和自救》

陈亚亚主编:《亲密关系如何伤害我们:性别暴力的94个案例》

极目新闻:《广西一副教授被指家暴,两任妻子均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济南时报:《万字举报信的背后:被大学副教授丈夫家暴7年,语言肢体暴力千次,她决定离婚》

极目新闻:《安徽女子被老公家暴致死,亲属:真后悔劝她不离婚》

济南时报:2022年8月29日在线直播

18年被家暴200次(被副教授丈夫7年家暴1000次)(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