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1)

崔沔(miǎn ,673—739年),字善冲,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人,原籍河北安平,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曰孝。崔沔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才华横溢,但是流传于世的,首先是他的大孝。

崔家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唐王朝中先后有23人为相。崔沔的父亲崔暟官居“卫尉少卿”,协助卫尉卿掌供仪仗帷幕,属于正四品上;崔沔的儿子崔佑甫是唐德宗一朝的贤相;崔沔的孙子崔植是唐穆宗一朝的宰相。

这位牛人的后人如此优秀,世所罕见。他自己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孝呢?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2)

一,少年持家,为过路人点一盏长明灯。

崔沔小时候家住成都地区,父亲虽然曾经在朝为官,但是去世的早,那时他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以后的日子,他都是和母亲相依为命,从而度过了孤穷的少年时代。

崔沔十三岁时,他母亲又得了眼疾,他变卖家产为母求医问药,最终还是没能治好母亲的眼病。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此,他以一个少年的年纪,支撑起这个家的一切,并对母亲非常细致体贴。

那时候,崔家门口有个水塘,塘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路,住在这里的人每天都从这里经过。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3)

一天晚上,母子俩正在吃饭,忽然门外喊声嘈杂,原来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到水里去了,幸好乡亲们及时赶到,把孩子救了上来。

瞎眼的母亲得知了这件事,慈悲的对崔沔说:“沔儿,你明天在咱家屋门前的大树上挂一盏灯笼吧!记得天天晚上点亮它,以后就不会有人掉水塘了。”

“妈,这个主意好是好,可咱们家这么穷,也没有多余的灯油呀!”崔沔担心的说。

“不妨事,只要别人没事,咱娘俩可以省着点用,最多就是晚上不用灯呗。”

崔沔本就是个孝子,就依了母亲的意思。乡亲们见了这盏灯笼都很感动,便都自愿拿出一点油送了过来。从此,崔家干净而简陋的院子门前多了一盏“长明灯”,从此再也没有人落水了。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4)

二、为母亲种笋园。

崔沔一边耕种,一边发奋读书,后来考上了进士。家境好了一些,他感念母亲的不易,常常赔着母亲外出。

一天,他们到一家馆子吃饭,崔沔要了几个小炒,习惯性的给母亲碗里夹菜。母亲吃了几口,就问:“沔儿,这个菜叫什么?真是细滑爽口,好吃得很呀!”

崔沔非常高兴,就说:“这是高笋,母亲若是爱吃,孩儿以后设法天天让母亲吃到。”

崔沔说到做到,他马上请人在新家门前挖了一口塘,栽上了高笋,并在周围栽上果树,母亲以后真的天天有笋吃了。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5)

三、母病他辞职,母亡他守门。

后来,崔沔的官越做越大,但始终不忘母亲养育之情。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又有眼疾,生活多有不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句话对崔沔就不好使了。

一次,唐睿宗征召他,要升他的官,并授予他中书舍人一职。他因母亲病于东都,坚决辞让,又上表建议让陆浑县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来代替自己担任这个职务。

母亲离世了,崔沔在房前接受宾客的吊唁,跪在门前迎客。但是无论官职高低,一概不让进到停放棺柩的内室。他说:“我母亲这一生,从来都是只有至亲才让进入厅堂拜见。母亲虽然去世,礼节怎可更改?”大家听了,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深受感动,中书令张说也连连称赞他。等崔沔守孝期满,他就被皇帝升任为中书侍郎。

母亲虽然去世了,崔沔仍然抽出时间,在家门前塘里遍种高笋。每一年的清明和中元等节日,都要给母亲坟前送上一份高笋。后来,人们就把这地方取名高笋塘,以纪念崔沔的大孝之心。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6)

四、关于《陋室铭》及其他事迹。

《新唐书·崔沔传》中,有“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置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言志”的记载,大概意思是说,他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散发救济贫民,而自己却不置宅第,甘愿过着俭朴的生活。还说他“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对崔沔的品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为诗人,崔沔传世的诗文不多,在《全唐诗》中录有诗一首,《全唐文》中有十四篇。

关于《陋室铭》的真正作者,笔者翻阅了许多资料,认为是崔沔写的。当然,就算不是崔沔写的又如何?那些孝道的故事,那些为官的经历,那些做人的品德,足以让人对崔沔赞叹不已了。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7)

崔沔的孝行,不仅在于物质上的赡养母亲,更在于从心里的体贴。崔沔之孝,体现在能帮助母亲实现她的善念,母子一起积德行善。更有后人评价说,崔沔的后人之所以这么有出息,和崔沔的德行作为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新唐书·崔沔传》

《全唐诗》

《全唐文》

《德育古鉴》

子子孙孙做高官(儿子孙子都是宰相)(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