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

2019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

提高残疾人的参与度和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领导力:

根据《20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

最近残疾人朋友喜讯特别多。

比如,2020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的24128人中,

中国残联、司法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共定向招录6名残疾人,

这标志着“国考”的大门

不仅为残疾人敞开,

而且越开越大!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3)

中国残联发布“国考”定向招录6名残疾人。中国残联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4)微博截图

招录信息中,

从学历看,

除司法部要求法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外,

其他的5个岗位

均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从专业要求看,

法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社会管理、会计学、经济学

需求量最大。

从残疾招录类别看,

没设过多门槛,

但必须持有残疾人证,

有的岗位限肢体四级、

听力四级残疾人报考。

2018年,

国家统计局首次试水,

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一名。

全国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5)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

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能有平等的机会来参加“国考”,

对残疾朋友来讲意义非凡。

其实,

从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考,

到参加公务员考试,

凝聚了多方的努力和心血。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6)

杨佳。资料图

“融合教育,北京走在全国前列,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7)2013年,北京召开了首届融合教育论坛,

我在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8)上面做了发言,题目是

‘我在联合国推动融合教育’”。

2014年,

杨佳在全国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9)两会期间首次提出

《关于视障人士参加普通高考的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0)建议》,

后被教育部采纳。

她在《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1)建议》中指出,视障人士

参加普通高考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我国视障人士参加各类考试存在障碍,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2)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

因此,她提出三点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3)建议:

一是尽快推动全国普通高考

及国家各类职业考试向视障人士开放,

允许他们通过单独考场、

单独监考、大字试卷、盲文试卷、

计算机答题、延长考试时间等形式参加考试;

二是组织相关机构建立

“视障人士融合教育支持中心”,

为视障考生提供考试手段和相应设备,

为视障大学生免费提供

各种学习和生活类辅助器具;

三是选择部分高校作为视障人士融合

教育试点单位,就入学考试、

可选专业、学业和生活支援、

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达成合作,

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杨佳说,

“当时教育部给我反馈时说,

效果并不理想,

还不知道明年要不要继续。

我当即指出,

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相信明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4)年会有更多的考生参加。”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5)

杨佳。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杨佳说,“我作为

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6)主席,

不仅监督各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

审议各国履约报告,

还直接参与了国际残疾人日主题的制定,

这是我们委员会的工作,

就是给每年国际残疾人日定调。

每次主题都会跟公约

以及联合国总体的目标要一致。”

她表示,《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7)建议》的想法和思路由来已久,

这件事之所以势在必行,是根据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其规定:

“缔约国确认残疾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为了在不受歧视和机会均等的情况下

实现这一权利,缔约国应当确保在各级

教育实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终生学习。”

“2014年递交的那份提案,

是以公约为准绳,

针对我们国家履约时联合国专家

对我们国家提出的一些意见而做出的举措,

也是不断完善咱们的制度。”

杨佳说,自己就是公约24条的践行者

和直接受益者,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8)结合自己“通过哈佛学习,

实现融合教育”的切身经历,

她感到,融合教育、融合就业应该

助力残疾人和健全人站在

同一起跑线上,社会有必要为所有人

提供合理便利。

杨佳还提到,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19)建议正式提出前

要做大量深入调研。

她曾到很多学校调研,

“一切技术条件成熟后,才能实现。”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0)

杨佳在哈佛大学。资料图

如果残疾人在特殊高校上学,

由于学习环境的隔离性,

残疾人未来融入社会的过程中,

可能会产生障碍。

“除了可以学习知识,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

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是残疾人学着

融入社会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

融合教育最终不仅使残疾儿童受益,

而且使全体儿童受益,

它会让所有的人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融合教育有“三促进”:

促进包容,让社会更具凝聚力;

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

促进平等、参与、共享。

另外,融合教育将对促进我国独生子女

良好人格塑造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3月28日,

教育部发文“有盲人参加考试时,

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

或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打开了盲人参加普通高考的大门。

政策开放后,

被湖北中医药大学录取的张耀东,

成为我国首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

被大学录取的盲人。

这一年,

也被称为“盲人高考元年”。

2015年,

中国残联会同教育部出台了

《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

这是我国第一次

从国家层面对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

而专门制定的管理规定

要求为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提供

包括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

延长考试时间等

在内的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

这一年,

全国盲人首次大范围参加普通高考,

有8个省份为盲生提供了盲文试卷。

政策出台后,

网友们纷纷点赞: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1)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2)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3)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4)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5)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6)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完善,

2017年,

中国残联和教育部共同印发了

《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

对2015年发布的《规定》进行修订,

其中就包括

“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

盲文手写板……等辅助器具或设备。”

据统计,

2016到2018年,

每年申请合理便利的

残疾人考生人数逐年增加,

每年被录取的残疾人考生也逐年增加。

2015年到2018年,

全国有约4万名残疾学生

通过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7)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廖轲凡。资料图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廖轲凡说:

我的人生经过各种各样的挫折,

今后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我相信,

在个人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下,

我会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8)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刘义婷。资料图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刘义婷说:

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后,

希望我有余力投身慈善事业,

因为我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可以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学生,

用实力、爱心回馈世界,

做爱心梦想的传递者。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29)

就读于北京联合大学的陈星安。资料图

就读于北京联合大学的陈星安说:

我的专业需要阅读大量五线谱,

我看不见,

我的同学就会帮我报,

有的时候会报两个小时,

我就非常感动,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我要感谢身边接触的健全同学。

以后,

我要用爱和音乐

打开视障人群的领域。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30)

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宁嘉良。资料图

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宁嘉良说:

我是不幸的,

但又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听不到很多声音,

幸运的是遇到很多关爱我的人,

并且从阴影中逐渐走出来,

现在在北京上大学,

选择了我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我会参加志愿活动,

将别人给我的关爱传递下去。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31)

展望未来,

杨佳说,

如今人工智能对残疾人来说,

机遇大于挑战,

还能在稳定残疾人就业、

拓宽残疾人就业范围等方面

发挥更大作用。

生命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为残疾人朋友们奋发图强、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加快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

国家好了,残疾人才会好;

残疾人好了,国家会更好!

定向选调与专业有关吗(为什么他们看不见听不见)(32)

┃记者:杨月 杨维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