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师生

改装出超级跑车的消息火了!

5月26日,记者采访了这辆超级跑车的制造者,张育彪老师和他的学生。回顾起这一年半以来,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师生们感到非常自豪。张育彪老师说:“感觉这辈子能‘做出’汽车,值了!”

清华大学生自制超跑(这群师生造出一辆)(1)

师生改装出的超级跑车

除旧发动机、仪表盘和4个轮子外

其余部件由学生制作而成

  

5月26日上午,在学校汽车改装教研室里,一辆“超跑”停在一旁,还未进行喷漆,但它的样子真实且酷。

  

指导老师、云南交运院汽车造型与改装教研室的主任张育彪介绍,这辆“超跑”长5.3米,宽1.8米,除了一个旧发动机、仪表盘和4个轮子以外,其余所有的部件,包括前脸、后盖、底盘、车门以及所有油电线路,全部都是由学生画图、设计、焊接制作而成的。

  

现在的“超跑”只完成了一个1:1的模型,虽然能跑,但还有更长的路试和极限测试还没有完成。如果要完成距离较长的路试,需要安全性能测试达到标准,需要一步步改善和提升,但是同学们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把它做成一辆超级跑车。

利用课后时间完成

每天花费三四个小时

据了解,云南交运院汽车造型与改装专业共有3个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有50多名学生自愿报名张育彪老师的超跑计划,最后只有21名学生坚持下来。学生们每天下课后,就来实训室改装超级跑车。吃完晚饭后,每天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天天如此。

  

张育彪每天和学生们待在一起,他不直接教导学生如何改装,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们提供试错的机会,让学生们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张育彪戏称自己是一个后勤保障,学生们缺什么,他就想办法提供什么。

清华大学生自制超跑(这群师生造出一辆)(2)

学生在校园内试驾超级跑车

组装超跑

发动机的调整、接线是个难点

  

张育彪老师介绍,这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汽车,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他希望通过“白手起家制造超跑”的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级跑车的空气动力学、流线型设计都与普通轿车的不一样,它的发动机是后置后驱,门的设计也不一样。流线型的车身设计显得十分酷炫,能点燃学生们的激情。因为这些孩子正是二十岁的年龄,他们在意的是这件事情有没有趣。

  

张育彪老师说,发动机的调整、接线是改装这辆超跑的最大难点,因为这是一台报废车的六缸发动机,原来是前置的,现在要放到后面,需要不断对发动机进行调整、接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真正完成。另外,现在说起这辆“超跑”,一些人都觉得都不算难,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是很难的,都要费尽心思去拼命试、拼命想。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都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来解决。

清华大学生自制超跑(这群师生造出一辆)(3)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超跑团队  

师生谈收获

秦宇帆:来自曲靖师宗,负责拍摄和剪视频。

感悟:参加超跑计划以后,自己的剪辑技术和拍摄技术都越来越好了,对汽车也更加熟悉了。

  

郭应洪:来自云南昭通。

感悟:以前喜欢打游戏,现在参加超跑计划后,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每天有加不完的班,虽然很累,但也不负这一年多的努力!

  

江才雁:来自云南红河屏边,是汽车改装与造型专业唯一的女生。

感悟:收获很大,来到超跑计划要自己动手去学,去实践。在这些过程中,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幸运遇到这样一帮人,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是我做过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希望我们越做越好,也越来越好。

  

徐滢燊:老家保山昌宁,负责尾翼和车尾的制作。

感悟:在制作这个超跑的过程中,自己的创造能力、协作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杨春:来自普洱市墨江县,负责整个车的外观。

感悟: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动手能力及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自身整体素质和团队意识。

  

李兵祥:老家云南临沧双江,负责车身焊接及车身设计。

感悟:来超跑计划一年多了,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也不断提高了自信心。我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指导,我相信我们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好,不断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张育彪:超跑计划指导老师。云南交运院汽车改装专业负责人、汽车造型与改装专业负责人、宝马集团培训师。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专业为车辆工程。

感悟:超跑计划,我们不仅关注车,更多关注的是人,是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得到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和同学们一起造出这样一辆跑车,我做汽车这件事就值了,哪怕未来我不再做汽车,都值。

来源:都市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