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避免GNSS定位信号不稳定开拍前就看见显示屏APP右上角的GNSS信号足够稳定(图标显示白色表示信号良好否则应考虑是否不拍延时),即没遮挡物和信号干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无人机拍摄画面怎么防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无人机拍摄画面怎么防抖(使用无人机拍摄延时片时的防抖小技巧)

无人机拍摄画面怎么防抖

一、 避免GNSS定位信号不稳定。开拍前就看见显示屏APP右上角的GNSS信号足够稳定(图标显示白色表示信号良好。否则应考虑是否不拍延时),即没遮挡物和信号干扰。

二、 注意风力。这是一个主要因素。需根据姿态球判断无人机所受风力水平。开拍前观察悬停状态下姿态球的状态,姿态球偏转比较大,则表明风很大。

风大时则应注意几点:

1、取景透视效果越弱越好(例如没有同时存在的大前景,然后又是中景和远景),显得抖动越小,可为后期增稳减少难度。

2、加大云台向下得角度(例如90度向下正扣拍或适当向下拍,尽量减少透视感,但也要无其它影响抖动得因素)。少使用平拍和仰拍。

3、远离拍摄主体可弱化透视关系。越高越远拍摄的景别越大,越能起到弱化主题和透视关系的作用。若实在感觉画面太远,后期可以放大画面弥补,总比抖得不能用要好。

三、适当降低延时拍摄间隔时间。相同快门速度得情况下,拍摄间隔越小,每一张画面的变化也就越小,理论上可供后期裁切的空间就大。但是最好保证拍摄间隔时间比快门速度长2秒以上,例如快门1秒,间隔为3秒以上为好,有利于无人机进行位置调整,否则画面很容易糊掉。

四、增加目标框选。大多数情况下,无人机延时摄影的定位由GNSS信号完成。但是两种情况例外:1、定向延时时候的框选目标比没有框选目标更加稳定;2、一定要框选目标才能开始的环绕延时。这两种情况下除了GNSS起作用外,还有视觉定位起作用,二者一起参与到无人机姿态和云台的调整,正常情况下将更加精准。所以1、2这两种情况时应尽量增加框选目标的操作。轨迹延时的轨迹设计时,两个点之间也应避免旋转角度过大。

五、在自由延时和轨迹延时的时候,避免打杆时高速转杆导致快速偏航,应控制好偏航杆量。否则后期不好搞。

六、后期增稳。大部分情况下Pr增稳效果较好,Pr内选择:效果——视频效果——扭曲——变形稳定器。若还不行,则考虑使用达芬奇或AE增稳。

七、加快飞行速度(每秒1.5米以上)。此点有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