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天津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血溅津门》,曾是全国最火的电视剧之一。这部剧的小说原著作者、编剧、导演、主要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剧情描写抗战时期发生在天津的故事,拍摄场景除河北省农村几处地方之外,都在天津。可以说是最原汁原味,又是空前绝后的天津戏。

80年代电视剧反派人物(八十年代电视剧血溅津门)(1)

《血溅津门》袁文会、郭运起

电视连续剧《血溅津门》共十二集,改编刘梓华,导演路希(兼饰袁文会),主演王堃、金书贵、王洪涛等。拍摄外景地在天津解放北路、利华大楼、惠中饭店、静海火车站、河北霸县胜芳镇等。

80年代电视剧反派人物(八十年代电视剧血溅津门)(2)

导演路希(兼饰天津大混混儿袁文会)

著名演员路希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曾亲眼目睹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也熟悉袁文会、郭运起这些混混、人渣形形色色的嘴脸。接受扮演袁文会这个角色之后,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挖掘自己多年生活的积累。他对人物的理解是:袁文会的“坏”并不是表现在动不动就横眉立目,怒形于色,因此屏幕上的袁文会,看人的时候,常常眯着双眼,上下打量对方,然后瞬间凝视、停顿,鼻孔里不冷不热地“哼哼”两声,使人难以揣摩他的心计,却可以感觉到他的阴险。

路希演袁文会,还利用了三件小道具:牙签、扇子、手掌上磨擦得嘎嘎作响的核桃,来表现这个人物懒散的无赖相。

80年代电视剧反派人物(八十年代电视剧血溅津门)(3)

金书贵饰演《血溅津门》郭运起

金书贵为演郭运起也是煞费苦心。他自己精心设计了郭运起的行头,脚底下是日本马靴,腰里系着板带,上身是绸布疙瘩袢儿褂子。郭运起额头有一道疤,金书贵用中分发型把疤盖一下,演戏时拿枪管挑一下头发,感觉很神气。

他演的这个角色大获成功,观众恨坏了郭运起。

《血溅津门》播出后,还引发了剧中人物该不该说天津话的讨论。剧中袁文会、郭运起等反面人物说天津话,不少观众对剧中反面人物说天津话有反感,认为天津话出自坏蛋之口,是嘲弄天津人,拿天津人糟改,丑化天津话,看后让人心里别扭,好像天津话更适合表现野蛮、下流似的,天津人到外地都不敢说天津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