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分大”是种什么体验?
有些城市和乡村,始终保持着一些家族礼仪,逢年过节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不过,有些“长辈”却只是辈分大,年纪并不大。结果,就容易闹出笑话来。
11岁外甥给5岁舅舅拜年,外甥祝小舅舅“早生贵子”
一个11岁的男孩,在一群人的围观下,跪了下来。11岁的外甥给5岁的小舅舅磕头,祝福小舅舅“早生贵子”。旁边的人哈哈大笑,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这时候,5岁的小舅舅很麻利,赶紧掏出来一枚5毛钱的硬币,递给了外甥。
这段视频下,网友评论很热闹:“5毛钱已经是小舅舅所有财产了,哪个大人拜年会给你全部家当?”
“你小舅舅还是个孩子呢?这么大的拜年礼,真的容易给孩子吓到了。”
“明知道早生贵子,不适合这里用!外甥是不是心存不满,故意说这句话呢?”
“辈分大,压死人。”
无独有偶,这类事情在过年期间,还真不少。
人小辈分大,成年“侄女”给萌娃“小姑”磕头拜年
如果辈分大的小孩,接受大人磕头拜年,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人,大概就是别人了。
一位成年女士,穿着非常体面,可她却跪在垫子上面,往绿盆子上磕头。对面坐着的“小大人”,却还只是个小萌娃,但她却是辈分较大的“小姑”。
成年女士很有礼貌,问候小姑“我给你磕头拜年了,你可给我钱?”
小姑赶紧答应:“啊,好”。旁边的“小姑”家长,命令孩子把钱拿出来。随后,给了女士“一元钱”压岁钱。
网友评论说:“有这么小的姑姑,也算是一件喜事。”
“现在的小孩也不容易,辈分大,把自己的压岁钱都送出去了。”
“长幼有序,辈分不能乱。”
“人小辈分大”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会“排辈”请看这里
所谓的辈分,就是指着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更高些。
在一些村里面,有的大族人口多,生的孩子多,有些孩子年纪小,但是辈分高。孩子再生孩子,辈分就可能会比一些老人都高,辈分的差距就大了,这导致一些人就是年纪大,辈分却偏小。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家族人数不多的城里人,可能对辈分的划分不太清晰。
这里有个基础排序,不会“排辈”的可以看下面:
辈分最大的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辈分“第二大”的人:爸爸、妈妈、伯父伯母、叔叔婶婶、舅父舅母、姨夫姨妈、姑父姑妈、岳父岳母
辈分“第三大”的人: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
辈分“第四大”的人:儿子女儿、侄儿外甥
辈分“第五大”的人: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女、侄孙
“辈分低”场面有多尴尬?真实声音:影响生活
不仅是过年拜年,年纪小辈分大的人,会觉得有尴尬和不便。平常生活里,还有很多年纪大辈分低的人,也感觉生活受到了影响。
有位网友说:辈分高低不是我乐意的,但感觉很混乱,有时候也很痛苦。
舅舅跟我是同桌,我们是同学。还有,舅舅的妈妈,有个60岁的老同学,竟然跟我是平辈,平时见面“称兄道弟”,真的挺苦恼。
还有网友说:“我跟侄子侄女一起,从小玩到大一起长大,结果成人后,大家都很尴尬。”
这种辈分跟年纪“不匹配”的体验,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了,确实挺尴尬。
不过,辈分高低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只能认了。端正态度,不让孩子多想,不过分在乎这件事,就可以了。
爸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长幼该有序,辈分不能乱
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有着先后尊卑的区别。即便有着年龄差距,也应该以辈分为先,以年龄为后。这是传统习俗,更是传统文化。尊重习俗和文化,就是尊重祖先,尊重自己。
“辈分”不是文化糟粕,而是一种记录人伦、道德、礼仪的历史文化。每个年轻人都该尊重,不该嘲笑。
如果家里有辈分高的孩子,爸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不要借辈分大欺负别的孩子。当然,如果家里的孩子辈分低,爸妈也要告诉孩子,别因为“年纪大辈分小”就自卑,没必要。
帮孩子调整好心态,规范好个人行为,就可以让孩子不被辈分的事情影响,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