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与东北,是两个不同的地理与历史概念。以山海关或以长城为标志,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东北与中原对峙的标志或界线。东北多个民族一次次聚集整合东北各族的力量,突破这个界线,入主中原,并融入中原,最终消失于中原,被同化为汉族(也可以说,汉族中不断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成份)。这样的现实与观念,不论过去各历史时期,还是现代社会,都有普遍而深刻的认同。汉族对其他民族的同化,被视为汉文化伟大力量的证明。

反过来,东北及其他地理区域的民族,对中原汉族没有同化作用吗?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是被普遍忽视或缺乏认识的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原汉族不论以怎样的方式进入东北并融于东北各族,总体人数并不亚于东北及其他区域民族进入中原融入汉族的比例,对东北的开发与文化影响,始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吉林成氏就是来源于中原的汉族显姓。通过这个家族的存在与现实,我们可以更真切地看到中原汉族对东北深刻的影响与意义。

吉林成氏家族现状

吉林成氏最近一次祭祖续谱是2012年的3月3日,吉林成氏族人以“吉林成氏壬辰修谱庆典暨恳亲大会”聚集其塔木镇。以其塔木镇及乌拉满族镇成氏族人为核心,散居吉长地区及全国各地成氏宗亲500余人,因为共同的血脉族源汇聚在一起,共叙亲情或认祖归宗。壬辰年修谱,是成氏祖先的遗训。2012年壬辰年伊始,成氏族人以成氏故里“成家房瓦”(今成家村)族人为中心,成立了“吉林成氏壬辰新谱修谱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联络其塔木与乌拉和散居在全国各地的400多个成氏家庭,并编辑结集《吉林成氏壬辰新谱》,上谱族人共2439人。此次“吉林成氏壬辰修谱庆典暨恳亲大会”生动显示了一个大家族的繁盛,和根源深厚的气象与风范。其修谱的意义,正如十世成世昌先生在“新谱序”所言:“我成氏家谱,当年‘藏之族长家,每岁清明,俱集于此,循循执子弟礼,听老辈道古今忠孝可歌可泣事,以为法’。摒弃封建意识,着眼承前启后,谱之功用矣!”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1)

“吉林成氏壬辰修谱庆典暨恳亲大会”开始领取名签的成氏族人

吉林成氏从始迁祖三百多年前于关内拨迁吉林乌拉城,至今已历十五世。我市深受爱戴的历史名人成多禄,就出自这个家族。

从始迁祖凤鸣康熙二十四年迁到乌拉城北查里巴屯,至新谱修成之日,吉林其塔木与乌拉大地,以及因成氏而得名的“成家瓦房”(今成家村),已是吉林成氏宗亲的血脉之根。有家谱为据,这个家族无论到会还是没到会,也无论走出多远,都会找到自己生命的故乡,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2)

吉林成氏壬辰新谱修谱委员会成员。

这是一切家族建立宗谱并续谱最根本的意义,但远不是全部意义。随着新世纪以来世界性的人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抢救意识的深化,家谱的功用,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史记,越来越多的家谱,发挥着重要的补充历史缺失的作用,并成为历史真实的宝贵见证——这也应是“吉林成氏修谱庆典暨恳亲大会”需要备加重视的意义。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3)

成氏参加庆典的族人全体起立,向谱单上的祖先及先辈致敬。

庆典上,我市著名书法家、成多禄研究会会长张运成先生,以“光大遗德”四个大字,向这个他无比敬仰的家族表达他的庆祝。追溯“遗德”的含义,不止于令成氏族人也令吉林人骄傲的成多禄先生,也包括成氏更远的发源于中原的祖先。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4)

来自各地的成氏会上认亲论辈的融融场景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5)

大会评出对家族有贡献的家庭代表颁奖后合影

吉林成氏起源

成氏,也是最早繁兴于中原对中国历史发生过深刻影响的家族。追根溯源,吉林成氏应该属于这个家族在东北的一个分枝。其中的源与流的关系,也记载在吉林成氏的谱书里。无疑,这是中原汉民族开发并影响东北的一份值得珍视的档案。

中国“成姓”有多个源流。据成氏谱书记载,吉林成氏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周文王第五子叔武的封地郕(今山东宁阳),叔武在郕建立郕国。郕国后被齐襄公姜诸儿所灭,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后有的化为成氏,史称“成氏正宗”。成氏族人大多尊奉叔武为得姓始祖。吉林成氏始迁祖凤鸣公,世居山西省洪洞县,因做官带家眷迁河南省确山县。清初,先祖调归京师,家眷随之迁往。康熙朝,有八旗实边之举,隶新汉军正黄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先祖凤鸣拨迁打牲乌拉,带家眷初居乌拉查里巴屯,后调其塔木,任五屯纳粮官。树大分枝,五世可功析居成家瓦房,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委官,赠武略骑尉……六世荣泰曾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六品骁骑校,其子多禄,讳恩龄,生于成家瓦房。吉林成氏修谱,对自己出身家族的追根溯源,由成多禄先生的父亲荣泰公倡议,由成多禄完成,并立修谱传统。

吉林成氏的影响与意义

吉林成氏通过修谱与恳亲,让这个家族的后来者,也让同生息于这块大地的人们看到,这个家族始迁祖因公而来在吉林扎根300多年,以世居地其塔木镇和成家村为根基繁衍生息成枝繁叶茂的大家族。这个家族养育了众多优秀儿女,无疑成多禄是最优秀的代表。他不仅是成氏家族的骄傲,也是吉林的骄傲,在东北乃至中国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作为“吉林三杰”之首,他直到今天,仍受到广泛的崇拜与爱戴。成多禄的存在与影响,已是吉林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内涵,他一生的重要事迹与成就,包括书法诗文,已被收入《成多禄集》等多种史集,吉林市“成多禄纪念馆”、“成多禄研究会”等机构与组织,是其精神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

东北民族包括满族入主中原并融入中原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汉族向着东北的迁徙与流动,并融入东北民族的历史生活,发挥的影响与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但是中原汉族对东北可能更深刻的历史作用,长期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所掩盖,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偏见——“流放者的土地”,和中原人的“噩梦之乡”,影响至今。这种偏见,不仅遮掩了中原汉族对东北大地的历史作用,同时使这辽阔的养育东北民族也养育进入这里的汉族的富绕大地,充塞和笼罩了过度浓郁的灰暗与悲哀色彩。使代代历史的后来者包括我们,无论站在中原还是东北大地,向历史深处眺望,看到和感到的都是流放者的凄惨遭遇与叹息,看不到土著东北民族可能有的淳厚、丰富、同样充满天伦之乐的生活真相,更忽视广大来自中原的汉族,在东北故乡可能有的饱满而鲜活的真实人生。

事实上,历朝历代,从中原进入东北的汉人,除了因战乱流入或政治流放或闯关东而来的穷苦人,也从不乏国家因公拔差而来的名门显族,吉林成氏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家族。这个家族在清代隶汉军旗,不仅从旗籍意义上属于满族,从血源上也融入了满族。仅以成多禄为例,他的母亲为满族瓜尔佳氏,他的两位夫人都出自满族大姓——孟苏哩氏与他他拉氏……

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是汉族还是满族)(6)

成多禄的母亲瓜尔佳氏 吉林市档案馆供片

至2012年成氏修谱,这个家族已传至十五世,谱上健在族众达1333人。某种程度上以成多禄为代表的吉林成氏,在吉林繁衍生息与发展,也可以看做是中原汉族融入东北,并对东北的开发与精神影响的典型代表,这个家族也是今天吉林乃至东北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本文为阿桂的故乡原创作品,其他平台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