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典故(厘米读国学子曰)(1)

文 / 厘米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这根木头内部原本就腐坏了,在它外面雕刻,即使外面雕刻得非常美丽,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经蚂蚁啊、土狗啊等动物爬松了的泥巴墙,它本身就是不牢固的,会倒的,外面在粉刷得非常漂亮也是没有用的。你们对于宰予,何必要求得太过分呢?就让他睡个觉吧!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一天有个徒弟到孔子面前打宰予的小报告:老师,宰予偷懒呢,他每天背炕不尽心学习,晚上睡不够,白天还要睡。孔子一听,气急了说:宰予啊,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从此宰予成了反面教材,到了败坏学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于是,历朝历代守老规矩的读书人,从来中午不敢睡觉,怕被骂“朽木不可雕也”,被人抓住偷懒的把柄,成为读书人的耻辱。清朝名臣曾国藩,中午就不敢睡觉,尽管每天忙得连轴转,还是不敢午睡,怕各种各样的孔老夫子们跳出来发牢骚——“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但不睡又实在没精神处理国家大事啊,咋办呢?曾国藩把午睡改为晚睡,吃完晚饭后睡一会儿,这样晚上又有精神接着连轴转。

所以看得出这个“宰予昼寝”的教训,对古人而言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啊。

后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又有了新的规矩——提倡午睡、必须午睡。特别是德国和日本人说:中午睡不符合卫生。那咱文化中“宰予昼寝”的脸面往哪里搁呀?这时有人就说了:唉呀是文字弄错了,应该是“画”寝,不是“昼”寝。意思是:宰予在卧室的墙壁上画画,不认真学习才被孔子骂的。

感觉宰予跟小孩一样,没事爱在墙上涂抹乱画,这是为什么呢?

到底是文字上弄错了,还是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呢?还是要把这句话放在整段话和整篇里分析分析。

宰予是谁?宰予在孔子的土地中可不是平平无奇啊,也不是反面教材,他是四科高弟之一。孔子说的言语、文学、德性、政治这四种才学分类,宰予相当于“孔门学府”里后起里“语文系”的系主任呢!宰予最擅长的专业是“利口”。

再来看孔子说的这两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这根木头内部原本就腐坏了,在它外面雕刻,即使外面雕刻得非常美丽,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经蚂蚁啊、土狗啊等动物爬松了的泥巴墙,它本身就是不牢固的,会倒的,外面在粉刷得非常漂亮也是没有用的。

看得出这两句话在强调“原本材质”、“天生素质”,而并非骂人。

在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人与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差别很大的,有人运动会上总是第一名,有些人拼命能拿倒数第一名。有些人学问好、智慧高,但是一天到晚这病那病的不断,没一天消停的,所以他身上的学问和智慧没机会用。这不是说他坏,是他身体底子太差劲了,没办法支撑他的学问,不能长久做事,只能在家与床为伍。

所以孔子说:“于予与何诛?”

这里的“诛”可不是“杀人”的意思啊,而是要求的意思。

孔子是说:你们对于宰予,何必要求的太过分呢?就让他睡个午觉吧!

所以这句话没有责备的意思,而是孔子了解宰予,知道宰予的身体状况,让不了解情况的学生们多体谅宰予。接下来就是验证: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孔子说,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年纪大了,经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

我更相信这样的孔子,他听到宰予的学问,觉得他有思想、才具,于是以为宰予将来一定有成就。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饱满的精神,就不要再谈什么事业了。这是从宰予身上明白的道理,宰予什么都好,但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身体底子太差,精力不足。

所以,曾国藩的相法里有一句“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是非常有道理的!

部分内容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