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官方账号(重拾申城之美)(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迎来宾客

“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重逢。”昨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电厂PSA)入口,画家徐清彬向记者概括他的心情。不远处,他的外孙女在台阶上慢悠悠地踱步。“当代艺术我孙女看得似懂非懂。但带小朋友多看些东西,总是好的。”6月29日上海市文旅局发布公告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立即开通限流参观的预约通道,预约人数短时间内满额。112天的等待后,终于以“双展”迎接宾客。

特殊时期的馆与人


线下虽然闭馆,但工作从未停滞。过去3个多月,当代艺术博物馆通过微信订阅号“烟囱PSA”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全新栏目:“家+”“手艺虎online”和“青策计划线上讲座”,以提供当代艺术的灵光。上月回到工作岗位后,工作人员对场馆进行了安全检查,制定相关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官方账号(重拾申城之美)(2)

展厅内景

提及过去几个月的文化生活,受访观众感悟不同。“真的没有那种心思,那个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柴米油盐。”徐清彬坦言。上海交响乐团的钱丽始终期待着艺术展览回归:“非常非常想念!很遗憾之前预订的票被取消了。”居家期间,钱丽看着线上直播音乐会,练习乐器,排遣没有实景艺术的时光。从事编程工作的孟子元则参与博物馆的线上活动,还刷完了一整季《国家宝藏》。

重返公共艺术空间


本次馆方携两大展览回归,分别是延长了展期的“青策计划2021”以及从年初即引起关注的“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展览。馆方工作人员透露,展厅在今年春节后就已经布置完毕,高档展品也入柜陈列。珠宝、腕表等价格不凡的展品,在闭馆期间重新入库收存,经历二度布展后,各方都希望能更好地呈现这个高端艺术特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官方账号(重拾申城之美)(3)

展厅一角

“感觉一切都回来了,生活在步入正轨,这次在展馆里走了一圈,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之后像这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应该会越来越多。”会计师陈晓文说。“一个芭蕾舞演员的挂件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看起来非常小,但是可以转起来,让人觉得很精致、生动。”摄影师郑丹详细地描绘了所见珍品。

医护人员可免票


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党支部副书记王昕介绍,由于是第一天恢复开放,观众数又按照防疫要求有所限制,所以与去年同期相比,客流量减少一半左右。据悉,目前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二楼和五楼,正处于紧张有序的布展状态中,两个原定在春季开幕的大展——艺术家个展“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与建筑师群展“直行与迂回——台湾现代建筑的路径”将在近期与观众见面,在盛夏呈现兼具当代艺术、建筑与设计的精神盛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官方账号(重拾申城之美)(4)

博物馆内景

记者发现,重新开放电厂PSA调整了参观秩序和预约规则,除检测“四码”(场所码、随申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信息),观众需要按照预约时间段入馆参观,如果错过将被谢绝入馆,且所有预约观众将统一从博物馆正门(苗江路)入馆。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可与幼童、长者、残障人士、军人一同享受免票待遇。(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王宇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