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青壮年赶着创业,努力工作,这是无可厚非。可是工作忙起来时真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身体健康不管不顾,特别是就拿吃饭这事来说,中午或是晚饭时间到了,也不会在意是否要按时吃饭,非得把手头的事忙完了才想来去吃午餐或是晚餐。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比正常吃饭时间已经晚了整整2~3个小时,可是您的胃肠还在正常时间内分泌胃酸、消化液等,按照机体功能正常工作,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还会出现上腹不适、疼痛、腹胀、呃逆、恶心、呕吐等;还有些人会出现下消化道的症状,如腹部不适、排便不畅、便秘、腹泻、排气增多等症状。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1)

胃肠功能紊乱的痛苦

目前,国内尚缺乏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率的精确统计,但是胃肠疾病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官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还多见于青壮年。由于青壮年已经把胃肠功能损伤殆尽,进入了中老年后,自我的修复也是一个漫长旅程,而且还得是有专业医师指导进行康复。长时间的机体受胃肠功能困扰,一定会影响自身营养的吸收和供应,产生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同时,还更有可能直接损伤大脑皮质,导致下丘脑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医院常见的临床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胃酸,胃动力不足等,都会采用药物治疗干预,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解教授一些中医小手法对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自我康复法。

胃肠功能紊乱、胃酸、腹胀、胃动力不足等自我具体康复方法:中医腧穴按摩康复法;肌肉整复术疗法;足反射疗法;中医泻血疗法。

一、中医腧穴指针(以指代针)康复疗法

㈠、中脘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2)

中脘穴位置图

1、腧穴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施术手法:用拇指指端,定点顺时针按揉30次,逆时针按揉30次。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脏躁,癫狂等。

㈡、足三里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3)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

1、腧穴定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2、施术手法:用拇指指端,定点顺时针按揉30次,逆时针按揉30次。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㈢、胃俞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4)

胃俞穴位置图

1、腧穴定位: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施术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定点顺时针按揉30次,逆时针按揉30次。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㈣、大肠俞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5)

1、腧穴定位: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施术手法:用拇指指端,定点顺时针按揉30次,逆时针按揉30次。

3、治疗范围:肠胃功能紊乱,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二、肌肉整复术疗法(主要是脊柱护理。如图),此康复法需要专业人士操作。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6)

人体脊柱图

㈠、脊柱胸椎段T6~T12

1、重点检查T6~T12椎体间的小关节是否有紊乱;

2、重点检查T6~T12椎体是否有错位;

㈡、施术手法

1、重点检查T6~T12椎体间的小关节是否有紊乱,如果发现某一节关节突关节出现紊乱,即可用肘关节定位,用蜓蜓点水之力即刻就能复位。

2、重点检查T6~T12椎体是否有偏外错位,如果发现某一节椎体出现偏外错位,即可用单指定位,靠患者自身的运动就能立刻复位(当然严重的不是一次完成的,千万不要着急)。

㈢、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胃痛灼热消化低,上腹饱满胁肋痛,胆囊结石和胃炎,胃痛胆石胆囊炎,肝胃疼痛上腹痛,肝胃疼痛胰腺炎。

三、足反射区康复疗法

㈠、胃反射区(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7)

胃反射区位置图

1、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足足底,甲状腺反射的后面,横跨第一跖骨约一横指区域。

2、施术手法:用一手持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由内往外推压30次。

3、治疗范围:肠胃功能紊乱,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胃动力不足,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㈡、小肠反射区(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8)

小肠反射区位置图

1、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足足底中部凹陷处,由三块楔骨,骰骨,舟骨所形成的区域。

2、施术手法:一手持脚,另一只手握拳,用第2~5近节指间关节刮压法,由前向后刮压30次。也可用工具刮压操作。

3、治疗范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胀气,慢性肠炎,肠炎,便秘等。

㈢、大肠反射区(如图)大肠反射区在足部包括了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反射区共7个。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9)

大肠反射区位置图

1、反射区定位:大肠反射区在小肠反射区外面,除了右脚下面外,都包围了小肠反射区,左右脚的反射区不完全一样。

⑴、盲肠(阑尾)、回盲瓣反射区:在右脚跟骨前缘。

⑵、升结肠反射区:在右脚骰骨反射区外侧缘。

⑶、横结肠反射区:左右脚都有,位于双脚跖楔、跖骰关节处,横跨脚掌中部一带状区域。

⑷、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脚骰楔关节及骰骨上外侧区域。

⑸、乙状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脚骰骨下外侧及跟骰关节处。

⑹、直肠肛门反射区:位于跟骰、巨舟关节处。

2、施术手法

⑴、盲肠(阑尾)反射区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30次。

⑵、升结肠反射区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后向前刮压30次。

⑶、横结肠反射区右脚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外向内刮压30次;左脚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内向外刮压30次。

⑷、降结肠反射区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前向后刮压30次。

⑸、乙状结肠反射区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前向后外方刮压30次。

⑹、直肠肛门反射区运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顶点施力,由外向内刮压30次。

3、治疗范围:肠胃功能紊乱,胀气,便秘、便溏等。

三、中医泻血疗法

㈠、中脘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10)

中脘穴穴位图

1、腧穴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操作手法:先拔罐1~2分钟后,取下罐,用消好毒的专用泻血针,根据虚实症分别由内(外)针刺35针或36针,然后在拔罐。至瘀血不出为止,拔下罐子清洗消毒干净后,再次拔罐,直至瘀血出净为止,再次把穴位处及针罐消毒。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

㈡、足三里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11)

足三里穴位图

1、腧穴定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2、操作手法:先拔罐1~2分钟后,取下罐,用消好毒的专用泻血针,根据虚实症分别由内(外)针刺35针或36针,然后在拔罐。至瘀血不出为止,拔下罐子清洗消毒干净后,再次拔罐,直至瘀血出净为止,再次把穴位处及针罐消毒。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㈢、胃俞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12)

胃俞穴位图

1、腧穴定位: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施术手法:先拔罐1~2分钟后,取下罐,用消好毒的专用泻血针,根据虚实症分别由内(外)针刺35针或36针,然后在拔罐。至瘀血不出为止,拔下罐子清洗消毒干净后,再次拔罐,直至瘀血出净为止,再次把穴位处及针罐消毒。

3、治疗范围:胃肠功能紊乱,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㈣、大肠俞穴(如图)

胃功能紊乱怎样调理快好(受胃肠功能紊乱)(13)

大肠俞穴位图

1、腧穴定位: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施术手法:先拔罐1~2分钟后,取下罐,用消好毒的专用泻血针,根据虚实症分别由内(外)针刺35针或36针,然后在拔罐。至瘀血不出为止,拔下罐子清洗消毒干净后,再次拔罐,直至瘀血出净为止,再次把穴位处及针罐消毒。

3、治疗范围:肠胃功能紊乱,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